查看完整版本: [-- 我爱党给我的岗位——记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01月 -> 我爱党给我的岗位——记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01-27 00:00

我爱党给我的岗位——记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

第4版()
专栏:

我爱党给我的岗位
——记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
这里介绍的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行驶在大连、北京之间的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这些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乘务员,无限热爱党交给他们的岗位,勤奋、豪迈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战斗。他们为工农兵服务的热情火焰般炽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献身的胸怀大海般宽广。他们说:“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千千万,那一件不需要人来干?党把我安排在列车上,我就在这里发热、放光!”(一)
开车前不久,急匆匆地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他手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这位旅客从宁夏来,本来是要经北京到沈阳去,顺便把刚满十一个月的婴儿送到那里抚养;同时受同事之托,带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去沈阳。谁知到了北京,工作需要他留下。那婴儿和托带的男孩怎么办呢?这位旅客向人民列车求助来了。列车员吕连静和赵振梅听完他的叙述,说:“你放心吧,这两个孩子我们包下啦,保证把他们平安地送到沈阳。”吕连静和赵振梅把两个孩子安排在靠近乘务员室的一张座席上,一路上,她们给婴儿喂奶、喂水、换尿布,婴儿在她们怀里安祥地睡着了。第二天车到沈阳,赵振梅把孩子交给了他的亲属,旅客们才恍然大悟,有人说:“看你们一路上照应孩子那种耐烦劲,还以为是你们自己的孩子哩!”
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们常说:工农兵旅客是我们的阶级亲人,从五湖四海来到我们车上,我们要把他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他们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在这次列车上,我们看到下肢瘫痪的旅客上下车有人背,上肢残废的旅客吃饭有人喂,高血压病人背朝列车前进方向坐容易头晕,给他调换座位;孩子要睡觉,有小凉席和小枕头;老年人到终点站没有人接,列车员会一直把他送到家里。
有一天,一位坐在列车前进方向右边的妇女用手指轻轻击着车窗逗孩子玩。突然,“呜”的一声,迎面开来的一趟列车风驰电掣而过,吓得孩子哇哇大哭,一头扎进了妈妈的怀里。这一切被列车员张波看在眼里,他大半天感到不安。他想,孩子是祖国的下一代,保护孩子是我们列车员的职责,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列车会车会惊吓孩子呢?从这次以后,在他工作的车厢里,带孩子的旅客凡是坐在列车前进方向右边座位上的,他就注意给换到左边去,乘车的婴孩再也不会被突然开来的火车的鸣叫惊吓了。
张波是个有十五年工龄的老列车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他就是连续七年的先进生产者。他常说:“没有对工农兵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就做不好为工农兵服务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车队党总支组织乘务员到农村拉练,参加农业劳动,张波亲身体会到贫下中农对他们的一片热忱;后来他们又到大连钢厂和金州纺织厂参观,亲眼看到炼钢工人在一千多度高温的炼钢炉炉前汗如雨下紧张劳动的情景,看到纺织工人在机器旁每天巡回几十里路程的艰辛,他对工农兵的感情更深厚了。
车厢的范围有限,为工农兵服务的天地无限广阔,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们把自己的全副心思都用在工农兵旅客身上了!如果旅客上车忘了带日用必需品,列车的售货点随时可以出售;旅途中有的旅客头疼感冒,肠胃不舒,医疗点备有常用药品;如果想在车上发信,列车的邮政点有小信箱;有的旅客吃一盒饭不够,两盒饭又太多,可以随意添饭加菜。如果一位旅客走到半路,想起家里的钥匙还带在自己身上,这也不用着急,列车员会设法帮他送回家去。从一九七一年到现在,他们已经把几十个照相机、半导体收音机、手表和五千多元人民币归还了失主,因此收到了旅客写给他们的近万件感谢信和书面表扬。
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们就是这样,从冬天到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党的关怀,阶级的情谊,送给了千千万万南来北往的工农兵旅客。(二)
去年夏天,青年列车员吴丽华的车厢里来了一位名叫梁志中的盲人,他是到甘肃酒泉一所解放军医院去治眼病的。一路上,吴丽华殷勤照顾,梁志中感到吴丽华仿佛一直就在自己身旁。到了北京,吴丽华又帮梁志中登记了旅馆,办好了转车的车票。九岁就瞎了眼睛的梁志中,第一次来到伟大祖国的首都,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他对吴丽华说:“多少年来,我做梦都想着天安门——毛主席他老人家检阅游行队伍的地方,你能领我去看看吗?”吴丽华想,列车有终点,为人民服务是没有终点的。她愉快地放弃了休息,一手搀着梁志中,一手帮他提着行李,迎着北京金灿灿的阳光,漫步在宽阔雄伟的长安街上。在天安门前,梁志中伸出双手,抚摸着汉白玉石的华表,深情地说:“天安门啊天安门,虽说我看不见你,可是呼吸呼吸这里的空气,也感到幸福啊!”这时,站在一旁,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的吴丽华心潮翻滚,她又一次感受到: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共青团员吴丽华到列车上工作还不到两年时间。来这里后,她上的第一课是《为人民服务》,学习的第一个英雄人物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党的教育下,她懂得了:作为一个革命青年,只有当好种子的义务,没有挑选土壤的权利;党把我撒到那里,我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常想,如果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比作是一趟列车,铁路运输是这趟列车中的一节车厢,我们乘务员就是这车厢上的一个车轮、一个螺丝钉。我们每天干的扫地、倒水、开车门这些细小、平凡的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都是为祖国社会主义大厦增砖添瓦,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她望着从列车上下来的滚滚人流涌向出站口的时候,想到成千上万名工农兵旅客意气风发地奔赴社会主义建设的岗位,心里就充满着豪迈的激情,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在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当中,象吴丽华这样热爱自己工作的同志多着哩。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锻炼的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们,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看作是自己的神圣职责。他们说:列车员的工作,和今天我们伟大祖国各行各业的工作一样,是党交给我们的光荣岗位,值得我们干一辈子。(三)
一天夜里,列车员王玉华交完班已经脱衣睡下了。她按照惯例,把当班时的情况,前前后后想了一遍,检查自己这一班岗站得怎么样,还有什么事情没交代清楚。猛然,她想起,从云南来的那位少数民族老大娘的情况,虽然已向接班的同志交代了,但忘了把换班的事通知老大娘。她立即披衣起床,关照了老大娘,然后才回来休息。
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们就是这样高度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岗位,忠实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一九七三年七月的一个晚上,北京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开往大连的二十九次列车旅客刚开始上车,雨哗哗地下了起来。雨水从站台和车厢的空隙中浇下来,列车员杨丽华、白淑芝、徐宝珠和梁淑贤等,一个个从头到脚淋得湿漉漉的。本来只要一抬脚,周围就是避雨的地方,可是十几个列车员一动也不动地坚守在车门边。他们说: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下雨车梯滑,旅客容易摔跤,特别是老人和带孩子的妇女更要照顾好,可不能让他们磕着碰着啊!
列车员刘金萍在自己日记里写道:“列车员的工作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业,它不过是革命熔炉中一粒小小的火星。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的,这粒粒火星已经把多少人革命的战斗的热情熊熊地点燃起来了。成千上万坐过这次车的旅客,从这里深深感受到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与温暖,从这里汲取了巨大的力量,精神焕发地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这次列车上,我们从工农兵旅客们大量留言题词的字里行间,从他们洋溢着敬佩之情的言谈之中,看到和听到了成千上万名旅客的一个共同的心意:在我们伟大的祖国,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地前进。我们要象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们那样,忠诚地对待党交给自己的岗位;要象他们那样,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心血,都贡献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我爱党给我的岗位——记二十九、三十次列车的乘务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