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发扬老区办学传统 为革命作出新贡献 陕北延安中学师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罪行,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01月 -> 发扬老区办学传统 为革命作出新贡献 陕北延安中学师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罪行,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01-28 00:00

发扬老区办学传统 为革命作出新贡献 陕北延安中学师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罪行,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第4版()
专栏:

发扬老区办学传统 为革命作出新贡献
陕北延安中学师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罪行,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新华社西安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陕北延安中学在开展教育革命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老区办学传统,努力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使这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不断为革命作出新的贡献。
延安中学的前身是一九三八年创办的陕甘宁边区中学。当时,在毛主席和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全校师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始终与工农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学生毕业后就奔赴革命战争前线,或者到各解放区做群众工作。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十年间,学校共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输送了两万多名革命青年。
今天的延安中学,每当学生入学或毕业前夕,学校都组织学生瞻仰革命旧址。他们来到王家坪,在毛主席当年写作《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房间里,学习毛主席关于青年运动的教导,批判刘少奇、林彪一伙诬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反动谬论。平时,他们经常邀请陕甘宁边区时代的劳动模范杨步浩、郝树才等人,介绍当年边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的动人事迹;请插队知识青年讲述扎根农村干革命的亲身体会。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自觉性。
延安中学现在有一千二百多名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家住城市。他们生在新社会,没有经受过艰苦环境的锻炼。为了培养学生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学校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学生给附近生产大队修梯田、植树造林、送肥和收秋。学校在距南泥湾不远的荒山林区办起了一所“五·七”农场,师生们用一把镢头两只手,开出荒地三百多亩,在三年时间里收获粮食十四万斤,蔬菜瓜豆十三万斤。艰苦的劳动,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除了参加农场劳动外,学生们还主动到一些建设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给学校周围的烈军属担水、劈柴、扫院子。一九四○年边区中学学生曾自己动手打窑洞、盖房子、烧木炭、纺线线,现在学生也发扬这个光荣传统,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
学校发动师生到农村调查,广泛听取贫下中农对教育革命的意见和要求。根据群众的意见,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语文课增加了有关批判刘少奇、林彪腐朽文风的内容和应用文;数学课增加了制图和测量的教材分量;物理、化学课补充了有关机械检修方面的知识。同时,教学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和技术人员结合实际讲课。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们自动组织起无线电、农业基础实验、数学等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搞科学实验,努力把学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几年来,从延安中学毕业的学生,许多人成了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骨干力量。学生杨伯伦,父母都在城市工作,他高中毕业时,主动放弃有关部门让他当教师的安排,第一个报名到杨家岭生产大队插队落户。他在农村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怕苦,不怕累,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不久就被选为一个水利工地的团支部书记。学生周平毕业后,到比较后进的小砭沟大队插队。他密切联系群众,与贫下中农一起研究治理荒山的规划,积极参加劳动,表示一定要同贫下中农一起,彻底改变这个大队的面貌。许多人还担任了民校教师、记工员、女石匠、拖拉机手。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延安青年运动的新篇章。


查看完整版本: [-- 发扬老区办学传统 为革命作出新贡献 陕北延安中学师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罪行,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