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农民画新农村——记江苏省东台县下乡知识青年、业余美术作者王孟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04月 -> 新农民画新农村——记江苏省东台县下乡知识青年、业余美术作者王孟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04-20 00:00

新农民画新农村——记江苏省东台县下乡知识青年、业余美术作者王孟奇

第3版()
专栏:

新农民画新农村
——记江苏省东台县下乡知识青年、业余美术作者王孟奇
在一九七三年《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会》上,《小哨兵》、《京江怒涛》两套连环画,刻画了革命战争年代儿童团小哨兵和码头工人的艺术形象,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这些画的作者之一,就是三年前还不大会画画的下乡知识青年王孟奇。

一九七○年春天,王孟奇高中毕业以后,来到东台县台南公社先烈大队插队落户。他带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强烈愿望,白天和社员们一起劳动,晚上访贫问苦,学习队史、村史,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过了不久,他发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有些被批判过的坏连环画,还在农村流传,毒害群众。一小撮阶级敌人,借着为群众画画的机会,宣扬孔孟之道,丑化劳动人民,制造反革命舆论。王孟奇想:农村的美术阵地,同样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社会主义的艺术如果不去占领,封、资、修的东西就必然泛滥,要是能创作出大批革命连环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那该有多好啊!自己下乡时带来的十多本革命连环画,村里男女老少争相借阅,连环画里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成为鼓舞群众的精神力量,推动了本队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群众多么需要革命的精神食粮啊!想到这里,小王心情万分激动,决心拿起画笔,向孔孟之道宣战,向封、资、修思想开火,在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发挥作用。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热情支持。
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王孟奇利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后的空余时间,刻苦练习素描和速写。开初,他画出的人物形象没有特点。有人看了说:“你画的是谁?怎么都是一张脸谱儿。”小王有些泄气:觉得自己不是画画的料子,想丢掉画笔。
大队党支部书记王爱春看出了王孟奇的心思,便去串门。小王桌上放着许多素描、速写,老王看了一张又一张,高兴地说:“孟奇,你的进步很快呀!这些画虽然还画得不怎么好,却反映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生活。”老王又严肃地指出:“画画也是战斗,你们青年人要握紧画笔,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向地主资产阶级打进攻战。再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画画和其它文艺创作一样,只有深入群众,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画的人物才象劳动人民,反映的生活才符合时代精神。”老王的一席话,对王孟奇很有启发。打这以后,他改变了单纯坐在屋子里“默写”的画法,坚持在田头学画。老贫农树下抽烟,他画上一幅《劳动小憩》;铁姑娘田头比武,他勾勒一幅《飒爽英姿》;知识青年搞“九二○”实验,他速写一幅《大有作为》……。贫下中农赞扬他说:“孟奇学画画可真下苦功了!”

一天,王孟奇带着一幅宣传画到县里,请一些美术工作者给看一看。多数同志认为,这幅画反映了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说什么“味道不浓啦!”“光线不调和啦!”“底子差啦!”还有人劝他不要急于搞创作,先要好好练练基本功。王孟奇听了这些话,心里犯疑。他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心想:自己是个刚学画的青年,艺术底子差,确实应当重视基本功的学习和提高。但是,这种学习和提高,一点也不能离开生活和实践。贫下中农告诉他:是脱离生活闭门提高艺术水平,还是到生活中去熟悉贫下中农,学习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这是美术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线条”,只能在火热的群众斗争中去勾勒。“底子”,只能在不断认识生活、坚持创作实践中来提高。至于说“味道”,这要看符合不符合工农兵的“口味”,符合的就要,不符合的就坚决不要。
在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支持下,王孟奇一面刻苦练习人物速写和“战地”素描,不断提高画画技巧;一面认真去做“了解人熟悉人”这个“第一位的工作”。他远行百余里,到举办民兵斗争传统教育展览的唐洋公社,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他还乘着小船,专程赶到海边的劳动工地,同民工们亲切交谈,听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工地上的歌声、号子声,激起他为革命搞好美术创作的责任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他头脑里构成美术创作的蓝图。经过几个昼夜奋战,他画出一幅炭笔素描《立大寨志,走大寨路》,反映了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东台山河的雄伟气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许多动人事迹,教育了王孟奇,也鼓舞着他去努力表现英雄人物。梁垛公社曙光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宋维兴,为了抢救集体财产,奋不顾身冲进火海,壮烈牺牲。小王读了有关材料,感动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宋队长的英勇行为,不断地在他脑海里闪现。王孟奇拨亮床头的油灯,一字一句地撰写《模范队长宋维兴》的脚本。写好脚本以后,他用了二十几个夜晚,第一次创作了一套连环画。当画到宋队长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画面时,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掉下了成串的热泪。这套连环画在田头、场院展出以后,宋维兴的先进事迹在群众中传诵开来,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和社员们的革命热情。
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支持和教育,县、社文化部门的指导和帮助,王孟奇的画画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近三年来,他创作了彩色连环画《小哨兵》,又和其他同志合作,创作了《京江怒涛》、《铁坝中队》、《虎口夺粮》等连环画,还创作了反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各种形式的画六百多幅。他为县、社举办的阶级教育、农业学大寨等展览,做了大量工作,受到领导的表扬。
王孟奇的作品参加了几次展览以后,有人对他说:“小王,这下出名了,今后可以脱产搞创作啦!”王孟奇想: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全心全意地投身到火热的群众斗争中去,才能不断前进。他下定决心长期扎根农村,努力向贫下中农学习,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磨练自己。
王孟奇把取得的成绩当作继续革命的新起点。他每当听到一些赞语,总是这样说:“距离党和贫下中农对我的要求还很远。”现在,他仍然象以前那样,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经常为贫下中农画家贴画,为生产队画墙报画。群众赞扬他“有请必到,不怕麻烦”。用小王的话说:“占领农村的美术阵地,就是要用一幅幅革命画去战斗!”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犹如滚滚春雷,震撼着广阔农村,贫下中农纷纷投入战斗。
今年春节刚过,王孟奇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重要指示和文件,开展革命大批判,参观阶级教育展览。孔老二的丑恶嘴脸,林彪的反革命罪行,进一步激发了这个青年人极大的无产阶级义愤。一天深夜,屋外飘着鹅毛大雪,王孟奇从床上坐起,披上棉衣,打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认真地阅读起来:“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他情不自禁地说:“对,拿起画笔参加战斗,在批林批孔斗争中经受锻炼!”第二天,他摘录了几十条毛主席语录,搜集了群众斗争的许多生动材料,如老贫农在批林批孔中的血泪控诉,“铁姑娘队”战天斗地的先进事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集体经济的巨大变化,等等,对照林彪和孔老二的反动言论,写成《批判“克己复礼”,反对复辟倒退》、《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漫画脚本,读给贫下中农听,征求意见。接着,他又突击两天,画了三十多幅漫画,张贴在大队文化室,并亲自担任讲解员。贫下中农看了以后夸奖说:“画得真带劲,画出了孔老二和林彪的反动面目!”邻近大队的许多群众也划着小船,越河穿港前来参观,几天时间,参观者达两千多人次,使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
王孟奇还以自己在农村茁壮成长的经历,批判孔孟之道,批判林彪唯心论的“天才论”和“变相劳改”等反革命谬论。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王孟奇还不大会画画,下乡插队才几年时间,就成长为一个比较出色的业余美术工作者。许多同志问他为什么进步这样快,有人还问他有什么“诀窍”?王孟奇回答说:“不是叛徒、卖国贼林彪说的那样:‘我的脑袋长得好,和别人的不一样,特别灵’,更不是一时迸发出了什么‘灵感’,也没有什么‘诀窍’。是农村火热的战斗生活,给了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坚持参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向群众学习,反复实践,才逐渐学到一些画画的本领,取得一些进步。这些成绩,都是党组织和贫下中农教育的结果。离开了党,离开了群众,离开了三大革命运动实践,我还能有什么进步呢!”事实雄辩地说明: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农村天地广,务农作为大。
最近,王孟奇出席了地委、县委召开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参加了批林批孔斗争,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他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王孟奇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新创作的宣传画《狠批“克己复礼”》。
王孟奇创作的彩色连环画《小哨兵》的封面。


查看完整版本: [-- 新农民画新农村——记江苏省东台县下乡知识青年、业余美术作者王孟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