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罗城县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少年儿童教育的领导 “仫佬山乡”少年儿童不断茁壮成长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05月 -> 罗城县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少年儿童教育的领导 “仫佬山乡”少年儿童不断茁壮成长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05-31 00:00

罗城县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少年儿童教育的领导 “仫佬山乡”少年儿童不断茁壮成长

第4版()
专栏:

罗城县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少年儿童教育的领导
“仫佬山乡”少年儿童不断茁壮成长
新华社南宁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日电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各级党组织不断地加强“仫佬山乡”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积极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罗城县地处桂西北山区,是我国仫佬族聚居的地方,素有“仫佬山乡”之称。在旧社会,地主、山霸横行霸道,残酷地压迫、剥削劳动人民,仫佬族人民过着“泪和糠菜充饥肠,天花拉肚疖子疮,讨饭帮工做奴隶,十儿九死丢野荒”的悲惨生活。解放以后,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仫佬山乡,当地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各级党组织多方关心他们健康成长。  解放前,全县只有九所小学、一所初中,广大贫苦的仫佬族儿童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解放后,仫佬山区教育事业逐步发展,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经过重新布局和调整,学校办到了偏僻的山村和社员家门口,大大方便了仫佬族儿童就近入学。四把公社石门大队的马达、石碑两个深山小屯,过去由于路途远、出门就要翻山过坳,孩子们无法上学。现在,石门小学在两个小屯设立了两个巡回教学点,使八个仫佬族适龄儿童全部上了学。全大队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比文化大革命前提高了一倍。全县的中学由一九六五年的一所,发展成十二所,学生由八百多人增加到二千三百五十多人。小学由一九六五年的一百四十一所,发展到二百五十所,学生由七千五百人增加到一万六千人。全县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基本上普及了五年制小学教育。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各学校很注意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建立了小工厂、小农场、小医疗室,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学政治、学文化,积极开展学工、学农活动。许多学校还根据仫佬山乡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乡土教材。东门公社横岸大队小学的仫佬族儿童,同老师一起在学农基地结合教学开展玉米良种试验活动,获得了亩产玉米八百四十多斤的好收成。通过科学实验,学生们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仫佬山区的各级党组织、革委会很重视开展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工作。当地机关、厂矿、社队大都设有由贫下中农(或工人)、教师、家长三结合组成的校外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校外教育计划,安排活动内容。现在,仫佬山区有课外辅导员二百多人,其中大多数是贫下中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热情地给少年儿童讲家史、村史、民族史,对孩子们进行阶级教育,使他们懂得旧社会劳动人民为什么苦,现在为什么这样幸福,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按毛主席教导办事,坚持为革命而学习的自觉性。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东门镇二小五年级仫佬族学生罗国康和其他同学,阅读了黄帅的日记和公开信以后,和老师们一道积极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革命罪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表现和影响,促进教育革命胜利发展。许多仫佬族儿童还以雷锋为榜样,利用课余时间争做好事,参加拥军优属活动,担任义务积肥员、卫生宣传员、读报员等,受到群众的赞扬。


查看完整版本: [-- 罗城县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少年儿童教育的领导 “仫佬山乡”少年儿童不断茁壮成长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