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坚持数年的理论学习小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08月 -> 一个坚持数年的理论学习小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08-31 00:00

一个坚持数年的理论学习小组

第2版()
专栏:

一个坚持数年的理论学习小组
南京部队装甲兵某部七连,有一个理论学习小组。这个小组成员的文化水平都很低,大伙称他们是“大老粗”理论学习小组。四年来,这些“大老粗”以知难而进的精神,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成为连队批林批孔斗争中一支生气勃勃的突击力量。 显 著 的 变 化
一天,七连上儒法斗争史的辅导课。一个青年战士登上了讲台。他讲了法家商鞅提出“更法”,李斯主张“法治”;又讲了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大搞复古倒退,等等。对于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历史,讲得有根有据。他还联系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批判孔孟之道,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他就是这个理论小组的组长郑占仁。可谁能想到,四年前他还是一个没有达到初小文化程度的“大老粗”呢!
批林批孔以来,这个理论小组经常给连队的干部、战士上辅导课。在七连举行的四次专题批判中,他们就写出许多质量较高的大批判文章,在排以上单位进行重点批判发言一百多次,出理论专栏和黑板报六十一期。
参加这个理论学习小组的同志进步很快。新战士张文清,原来只上过四年学。入伍那阵子,他发起言来,讲几句就没词了。后来,他被吸收参加了这个理论学习小组,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一次,排里在批判林彪把孔老二的“仁”、“勇”、“智”说成是“团结”、“斗争”、“唯物论”时,不少同志感到抓不住要害。张文清利用七个晚上的自学时间,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有关道德的论述,写出了辅导提纲,对全排进行了辅导。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林彪妄图给孔老二披上马克思主义外衣的罪恶目的,指出:林彪把“仁”说成是“团结”,就是要革命人民对反动阶级施仁政,搞阶级调和;林彪把孔老二鼓吹的“勇”说成是“斗争”,就是煽动一切牛鬼蛇神起来兴风作浪,与无产阶级作拚死的斗争;林彪把孔老二宣扬的“智”说成是“唯物论”,就是用所谓“天老爷给智慧,娘肚子里带才能”的唯心论来冒充唯物论。总之,林彪是用儒家的反动思想冒充并篡改马克思主义,赤裸裸地继承封建糟粕,作为他反党反人民的思想武器。听了小张的批判发言,全排战士很受启发,并且异口同声地称赞说:小张今天的批判水平好比谷地里的高粱——高出一头啊!
如今,这个“大老粗”理论学习小组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七连的范围。原小组成员周克银,去年年底退伍回到家乡后,就和生产队的贫下中农一道,又组织起一个“大老粗”理论学习小组。他用自己和战友们努力攀登理论山的事例鼓舞大家,他以自己勤奋读书的行动带动大家,使这个小组的贫下中农都成了学习的积极分子。他们还认真辅导社员读书,积极带领社员开展革命大批判。几个月来,这个贫下中农理论学习小组写批判文章四十多篇,协助党支部组织了二十五次批判会,给社员上了二十二次辅导课,成了当地农村批林批孔的一支生力军。 集 体 的 力 量
一九七○年三月的一天,时间已是下半夜了。在七连饭堂里,还有两个战士聚精会神坐在那里学习,准备第二天批判刘少奇“剥削有功”谬论的发言稿。可是,大半夜过去了,在他俩面前摆着的两叠稿纸上,却仍然只有记载家史材料的几行字。这两个人就是刚入伍三个月的新战士郑占仁和周克银。
第二天,指导员解子贤对他俩说:“你们俩阶级的苦水不比别人少,阶级的仇恨不比别人浅,为什么批判起来不如别人有力呢?是因为你们手中缺少理论武器啊!只有能文能武,才能彻底战胜一切敌人。”
“缺少理论武器?”“对!正是这个理。”小郑拉着小周的手说:“我看咱俩从现在起,互帮互学学理论,好不好?”“好倒是好,可就凭咱俩这斗大的字还识不了一筐的文化底子能行吗?”“有啥不行!当年人家王国藩‘三条驴腿’办起‘穷棒子社’闹翻身,靠的是穷则思变的志气,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在经济建设上,‘穷棒子’能靠合作闹翻身;在理论学习上,咱这些文化底子薄的‘大老粗’,为啥就不能通过互帮互学攀登
‘理论山’呢?”他俩就这样合计定了。当晚,两人共同翻开《毛泽东选集》的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学起来。以后,他们一直坚持下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批林整风开始时,他们经过一年多互帮互学,已把《毛泽东选集》细细读了两遍,对路线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比较注意从理论上去进行分析了。在批判林彪的唯心主义的“天才论”时,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著作,并且写出了比较深刻的批判文章。在全连的批判会上,他俩用实践第一的观点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才论”的反动性;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唯心主义的“天才论”的反动阶级实质。他们的发言,受到了大家的称赞。这件事,使小郑和小周初步尝到了学习理论的甜头。党支部积极支持理论学习小组这一新生事物,并派副指导员担任他们的辅导员,同时又吸收了三名高小程度的同志加入理论学习小组。
毛主席、党中央发出开展批林批孔斗争的号召以后,他们认识到:加强理论建设,决不是三五个人的事,要把这场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就必须造就一支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于是,他们协助党支部研究了培养更多的理论骨干的问题。在批林批孔的热潮中,理论小组又一次扩大了,全连四分之一的同志参加了理论学习。在培养新的理论骨干的过程中,原小组的同志积极担任小教员,热情地用自己四年来攻读革命理论的经验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他们进一步发挥集体的力量,一个人遇到难点,全组人人动脑筋,用集体的智慧战胜困难。大家说:“组织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 可 贵 的 精 神
理论学习小组的同志们说,在理论上要攀高峰,必须下苦功夫。
说起郑占仁刻苦读书,七连的同志能讲出许多生动的故事。他无论酷暑严冬都坚持学习。三伏天学习时,他打一盆凉水放在身边,实在热得厉害了,就把脚泡在凉水里降降温。十冬腊月学习时,他把清凉油装在口袋里,困得支持不住了,就在太阳穴上涂一点油醒醒神。有一回,连队到农场突击栽秧,那场战斗可算是够忙够累了,但郑占仁还坚持挤时间学习。为了不影响大伙休息,他每天晚上钻到牛棚里,借着那里的灯光读书。四年来,他就是凭着这股劲头,把《毛泽东选集》通读了四遍,学习了近十本马列著作,比较仔细地阅读过的政治、理论书籍共五十三种,写了九本笔记,有三十一万八千多字。
几年来,这个理论学习小组自觉地坚持每周晚上学习五个小时、交流一次学习体会的集体学习制度。即使在小组成员分散的情况下,他们也都有计划、有布置,自觉地坚持自学,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交流学习情况。去年下半年,部队外出拉练,小组成员蒋庭贵一个人留营。他根据小组的学习计划,坚持自学。在学习碰到困难时,他一面自己钻研,一面把学习难点写信告诉小组。小组对他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集体讨论,并在沿途调查了解劳动人民解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用实际材料说明理论上的问题,并由郑占仁整理出小组的学习记录寄给小蒋。通过这次活动,小组全体同志的认识又有了提高。
这个学习小组的同志还不断给自己提出新课题。老战士张目泉的家乡就是孟轲出生的地方。早先,当地有不少尊儒反法的骗人的传说:什么孔丘办学“有教无类”如何好啦,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如何坏啦……。在批林批孔中,小张觉得这些东西都需要批判,但由于对历史事实不了解,很难下手。这时,他深深感到:要把孔孟之道批深批透,首先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还必须学点历史。到目前为止,他已结合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读了《商鞅变法》、《秦始皇》等小册子,读了柳宗元的《封建论》、韩非的《五蠹》等法家著作,还读了不少关于儒法斗争的历史材料。对儒法斗争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后,他写出了《谈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进步意义》等文章,这对推动连队批林批孔运动的深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坚持数年的理论学习小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