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南京长江大桥的报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10月 -> 南京长江大桥的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10-29 00:00

南京长江大桥的报告

第3版()
专栏:

南京长江大桥的报告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五年多了。
五年前,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刻。人们从报纸上,广播里,影片的画面上,见到和听到过我国工人阶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历尽艰辛,粉碎了帝修反的重重封锁,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了这座宏伟的钢铁长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站在南岸的桥头堡上眺望南来北往的火车和汽车,当年建桥工人并肩奋战扬子江,携手架钢梁,一幕幕团结战斗的情景,如今犹历历在目。
清晨,大桥披上了金色的朝霞。在泛着粼粼波光的壮阔江面上,九个巨大的桥墩矗立江心,从桥身上奔驰而过的列车,如同穿云破雾的钢铁巨龙。
五年来,这座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建成的大桥,经受过飓风、洪水、地震的严峻考验,质量怎么样?建桥工人大搞技术革新,采用的成千上万项新技术,效果怎么样?不久前,由交通部和建筑、科研、教学等十三个单位组成的考察组,把大桥浑身上下来了个大检查,结论是:正桥基础没有位移和沉陷,钢梁受力情况符合设计要求。这是技术鉴定,然而,它的含义远远越过了技术本身。
现在,横卧在大江激浪之上的宏伟长桥,稳如泰山。可是,你可曾想到,当建桥工程刚开始,是自力更生,还是崇洋迷外,斗争就象长江上的风浪,起伏不停。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硬是不相信我国工人阶级的创造能力,说什么:“造这样大的桥,加上长江南京段水阔浪急,不请几个外国专家,大桥就造不起来!”为了取得必要的科学数据,当建桥工人把试验墩的管柱打进了江底,把高大的浮运沉井下到了岩层,这个时候,竟有几个外国的所谓“专家”跑到江边,胡说我们的大桥设计方案“肯定要失败”。直到座座桥墩跃出金浪,钢铁长虹飞跨大江,人们欢庆大桥通车的锣鼓声响过几年之后,帝修反的反华小丑们还在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攻击。那个安东尼奥尼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别有用心地把大桥的钢铁桥身拍摄成歪歪斜斜,有的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妄图给中国工人阶级这一自力更生的成果抹黑。
他们攻击的是我们贯彻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钢铁意志和坚强决心。他们怀疑的是我国工人阶级依靠自己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才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对大桥的技术评语,是来之不易的。通车五年多来,它同大自然经过了一场又一场的激烈搏斗。就拿一九七二年所受的洪水考验来说吧。那年夏季,长江水位猛涨,水面下凶猛的潜流一个劲地撞击着桥墩。汹涌的洪峰在桥墩周围卷起了巨大的漩涡。一下就把墩底四周的泥沙层卷走了好几米。
人们捏着一把汗,担心大桥水下基础能不能经受住洪水的考验!护桥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划着勘测船,艰难地开到每个桥墩边。经过仔细测量,他们笑了,原来扎根在江底岩层上的大桥桥墩,岿然不动。当我们与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谈起这些来的时候,他们豪迈地要我们向全国人民报告:“长江的洪水来得再大,即使涡流把桥墩四周的泥沙全部卷走,对大桥桥墩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说过洪水,下面再报告暴风。今年六月十七日夜,南京长江大桥遇到了一次罕见的飓风袭击。突然而起的十二级风暴,把长江两岸的参天大树连根拔起,江中掀起两丈多高的巨浪,大桥附近的供电线路突然中断,长江上空一片漆黑。
“大桥怎么样?”五十多岁的马文朝,几年来把心整个儿贴到了大桥上的护桥工人,风暴一起,他立即挺身而出,披上雨衣,同其他工人一起冲上了铁路桥面。飓风在空中肆虐,发出可怕的吼叫。马文朝一上桥,立即被扑面大风刮倒。他紧紧抓住冰凉湿滑的桥栏,迅速挺立起来,弯着腰一步一步移动着。暴风中,他扭开手电,抬头仰望大桥钢梁,只见钢铁长廊在飓风中纹丝不动,低头检查线路,四股平行的道轨,一切正常。正桥上八米见方的十个大字: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悬挂在风急浪涌的江空岿然不动。马文朝和工人们同风暴搏斗了整整两个小时,从江南到江北,在三里长的江中正桥上巡回了两遍。飓风过处,长长的列车,照样在飞越天堑!
无论是洪水还是飓风,甚至地震,我们的南京长江大桥,象修建它的中国工人阶级一样,在大自然的急风暴雨和帝修反的咒骂声中,总是那样从容自若,傲岸屹立。
南京长江大桥,是自力更生的产物,通车以后,它又推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战线进一步贯彻执行自力更生方针。
五年多来,南京长江大桥就象一个钢铁巨人,脚踩万顷波涛,铁臂紧联南北。每天有几十对列车,发出均匀沉重的轰响,从江空中驶过;成百上千辆汽车,爬上宽阔的公路桥面,开往四面八方。不管大雾怎样封住了长江,风暴怎样隔断了航程,天堑任我跨,往来得自由!多少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怀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心愿,从它身上通过啊!
南京铁路分局的老模范、火车司机于永升,每次驾驶着机车从大桥的铁路桥面飞驰过大江,心里总是翻滚着激情。他忘不了以往火车从北方开到浦口后,滔滔的江水挡住了社会主义列车的去路。大批建设物资堆积在江口待运,焦急的旅客在江边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每逢这种情况,于永升只能向旅客解释:“多咱等咱们的大桥造起来,那就好了!”现在,理想成了现实,他激动地对我们说:“那么大,那么凶险的长江,在中国工人阶级面前变得服服帖帖。三里多宽的江面,我开着火车,呼隆隆地一下子就过去了!”
是的,“呼隆隆地一下子就过去了”,它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生产建设赢得了时间。大桥通车以后,火车飞渡大江只要十几分钟,比过去靠轮渡缩短近两个小时。此外还减少了过江中转、装卸等环节,这方面节省的人力和时间,那就无法统计了。由于大桥通过列车的能力比轮渡大大增加,目前每天过江的货运车辆,比大桥通车前的最高水平增长很多,如果各方面的措施相应地跟上来,它的通过能力还要大得多。
不仅如此,过去,由于轮渡窄小,运输一些超高、超重的大型设备,到了长江边就卡住了。现在,上海生产的大型电站设备、冶金机械,东北工业基地的巨型锅炉、变压器,载着各地工人阶级互相支援的情谊,从南京长江大桥上畅通无阻地开过去了!
大桥通车以后,长江的风波险阻再也挡不住大江南北的城市农村、工业农业互相支援的洪流。大桥宽广的公路桥面上,载着各种支农物资的汽车、拖拉机,鸣着欢快的笛声在流动。
今年八月上旬,徐淮地区遇到历史上少有的暴雨洪水危害。离南京几百公里外的泗洪县境内,内涝严重,堤坝危急。省汽车大队当晚接到命令,连夜出动五十辆大型卡车,从长江大桥飞奔过江,赶运了两百多台、套的排灌设备向泗洪县急驰。第二天就及时运到灾区,有效地支援了泗洪人民抗灾夺丰收的斗争。司机们说,如果没有大桥,五十辆卡车光排队渡江就得等上一两天。
南京,这个旧社会千疮百孔的消费城市,解放以后迅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城市。大桥通车后,这座工业城市象长上了翅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展翅高飞。南京城和江北岸两浦(浦镇、浦口)一镇(大厂镇)紧紧连成一气,北岸三镇的工业建设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一车车工业装备和原料从大桥运过去,一座座新厂房从江滩拔地而起。江苏省工人阶级自力更生扩建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南京钢铁厂,它需要的一万八千吨设备,有的单体重达三十多吨,二十几米长,百分之五十是用大型平板车通过长江大桥赶运到建筑工地的。
大桥通车前,从首都北京和东北、西北各地到上海和东南沿海各省的直通客车,每天只能开四对。有了长江大桥,客车已增开到十三对。苏南苏北之间的交通距离也大大缩短了。从省会南京市发往全省各地的客运汽车,过去只通十六个县市,今年,已发展到五十一个县市。这就是说,每天有成千上万名出差的、探亲的、进城的旅客,可以免于过去那种下车、渡江、转站的奔波,从长江大桥就直接到达目的地了。人们怎不从心底里欢呼我们自己建造的伟大长桥!
“造桥的不用桥,专拣无桥无路的地方跑!”五年多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桥工人,有的开进了密林深处,有的在深山峡谷摆开了战场。他们在祖国的江河上又架起了几十座彩虹。第二代、第三代的建桥工人,正接过南京长江大桥建桥工人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传统,向新的宏伟的目标迈进! 本报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南京长江大桥的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