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都柳江畔盛开大寨花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10月 -> 都柳江畔盛开大寨花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10-31 00:00

都柳江畔盛开大寨花

第6版()
专栏:

都柳江畔盛开大寨花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都柳江畔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粮食亩产超《纲要》、跨千斤的公社和大队相继涌现。昔日自然灾害频繁的水族人民聚居的山村,如今变得富饶美丽了。
三都水族自治县有十三个公社分布在都柳江两岸。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这里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五百斤左右,没有一个生产队粮食平均亩产上《纲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里的水族干部和社员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农业生产出现了大上快上的新局面。一九七○年,有一个大队粮食平均亩产上了《纲要》,一九七三年,有一个公社、五个大队、六十一个生产队粮食平均亩产上了《纲要》。与此同时,林、牧、副、渔各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都柳江从西北向东南流经三都水族自治县。沿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发展农业条件很好。但是,在解放前,这一带不是旱就是涝。上游河谷平坝地区,常受水灾,泥沙沉积,河床淤塞,两岸不少田坝成了沙滩;下游崇山峻岭,河低田高,庄稼经常受旱。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沿江两岸的水族人民积极治理都柳江。他们一面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塞;一面兴修水利,疏通河道,让江水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但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这里农业生产发展不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促使这里的干部和社员进一步提高了路线觉悟,坚定了走大寨道路的决心,掀起了战天斗地的新高潮。一九六九年,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委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领导。县委领导干部带头到三合公社三郎大队蹲点,解剖“麻雀”。
三郎大队是一个背山面水、紧靠都柳江的水族村寨。过去,这个大队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损害了集体生产,全大队处于“吃粮靠回销、花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的落后状态。县委领导成员到这个大队蹲点,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群众,深入地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干部、社员学大寨,改变落后面貌的自觉性。路线觉悟高了,干劲也就大了。干部、社员们根据地形、土壤、水源等情况,制订出治水造田的规划。他们从一九六九年冬开始,披荆斩棘,顶风沙,战严寒,把十四亩被江水冲刷的沙滩地开成旱涝保收的水田;同时,凿开岩石,修建起电灌站和蓄水工程,全大队二百六十多亩干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这个大队通过改变生产条件,一九七○年成为都柳江畔第一个粮食亩产上《纲要》的大队。
县委抓住三郎大队这个典型,推动全县学大寨运动。县里办起了理论学习班,轮训大队支部书记以上干部,对基层干部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各区、社也办起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学习班,集中生产队干部学习。社队干部提高了路线觉悟,积极带领社员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都柳江两岸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都以三郎大队为样板,积极改变生产条件,改变粗放的耕作习惯,实行科学种田,推广双季稻。上游河谷平坝地区易涝的三合、大河、丰乐、烂土等公社,以治河防涝为主,积极修堤筑坝,围河造田,垦复沙滩,扩大稻田面积;下游山高水低,易旱地区的拉缆、打渔寨、上江、坝街等公社,积极兴修沟渠,引水灌溉。几年来,沿江两岸十三个公社,沙滩变田和旱地变田九百一十九亩,围河造田一百一十八亩,修拦河堤坝三十二处,建成电灌站三十八个,山塘十六口,兴修较大水沟一百一十四条,增加灌溉面积六千七百四十五亩,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加到八千亩。
在批林批孔斗争推动下,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正在都柳江沿岸深入发展。广大干部和社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坚持靠山治山,靠水治水,促进农业大上快上,决心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都柳江畔盛开大寨花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