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搬到农村办学以后——西北农学院陕南教学基地的调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12月 -> 搬到农村办学以后——西北农学院陕南教学基地的调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12-29 00:00

搬到农村办学以后——西北农学院陕南教学基地的调查

第4版()
专栏:

搬到农村办学以后
——西北农学院陕南教学基地的调查
西北农学院在南郑县石拱公社建立陕南教学基地,已经三年了。师生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要革命”的教导,在同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在同几千年来轻视农民、轻视劳动的孔孟之道的斗争中,教育革命不断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冲破旧学校的圈子
西北农学院是个比较老的学校,过去学生被关在高楼里,“黑板上教种田,书本里学丰产”,不参加生产劳动,不接触工农群众,学农不爱农,毕业后不愿意为贫下中农服务,也不受贫下中农欢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师生批判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看到不彻底改革这套旧的教育制度不行。他们决心冲破旧学校的圈子,到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去开门办学。一九七一年底,一批教师在汉江畔的一座旧庙里建立起了这个陕南教学基地。接着,从陕南各县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正当师生们满怀革命豪情地在陕南建设教学基地的时候,一些人吹起冷风,说什么“一座破庙那象个大学的样子!”“放着学校里现成的设备不用,跑到外面来办学,划不来。”师生们对照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指示,认真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这种所谓“不象样”、“不合算”、“不必要”的论调,实质上就是用旧眼光来看新事物,反对把农学院办到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去。师生们顶住了这股冷风,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在基地开始了。
有一段时间,基地的教学任务比较紧张,又出现了重校内教学、轻校外教学的苗头。有人把走出学校普及农业技术教育看成额外负担,说:“基地办在农村,本身就是开门办学,能把校内教学搞好就行了。”“大学只管提高,普及是地方上的事。”就在这时,南郑县委的领导同志也给他们提了意见。师生们认识到,不搞普及,关门“提高”,仍然是一种关门办学的倾向。基地虽然办到了农村,如果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农村的迫切需要,仍有可能回到老路上去。于是,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开门办学,积极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材。三年来,陕南教学基地与县、区、公社结合,举办了短期轮训班七十期,参加学习的有一万四千多人次,还同基地附近的社、队合办了一年制的红专夜校三所。通过这些活动,把校内与校外,当前与长远,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一方面给当地培养大批农业技术人材,推动群众性的科学种田;一方面为师生思想革命化,改革和充实教学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基地的教育革命。 同生产队合办“三田”
陕南教学基地建立之初,就明确提出学校要为陕南地区的农村三大革命运动服务,为农业学大寨服务。采取的具体形式,就是同生产队合办丰产田、试验田、种子田。
一九六九年,西北农学院曾在教育革命试点班里采用过“校内办三田,课堂到田间”的做法,初步解决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到陕南建立教学基地后,他们吸取这个经验,根据基地没有土地等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同生产队合办“三田”的形式。“三田”的计划由学校和生产队协商制订,所需劳力、种子、肥料、农药等主要由生产队提供;师生根据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计划来参加“三田”劳动。由贫下中农、教师和工农兵学员的代表组成“三结合”领导小组,共同管理“三田”。
随着教育革命的深入,“三田”活动也逐步完善。头一年,他们和两个生产队合办了十五亩“三田”,试种双季稻,引进和选育良种。师生和贫下中农共同为寻找增产途径,积极种好“三田”。但“三田”面积太小,活动范围有限,师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后,大田生产中有些什么问题,试验能否适应大田的需要,就不大了解。这种局限性,后来被工农兵学员的实际行动冲破。
去年六月,基地附近的永固九队水稻插秧后,发生大面积坐蔸现象,地下不发根,地上不分蘖。工农兵学员知道了,非常着急。他们中午不休息,晚上提着灯,深入调查水稻坐蔸的原因,商讨抢救办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学员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贫下中农一起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使这个队的水稻比上一年增产了百分之三十四。从这以后,附近生产队纷纷找上门来,学员们也主动地到生产队去,同贫下中农一道研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这样,陕南教学基地“三田”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到周围的大田生产中去。
“三田”扩大后,师生们的眼界开阔了,教学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的思想更加明确了。他们针对基地是建立在陕南地区的,学员是从陕南地区招收的这个特点,联系当地农业学大寨实际,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在教学上,设立一个农作物专业,以学水稻为主,兼学小麦、玉米、油菜、红薯等作物,既适应平川又适应山区和丘陵地;在科学研究上,抓双季稻栽培试验、间作套种丰产试验、放养红萍试验等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项目。过去,陕南地区种的是单季稻,产量较低,师生们决心在“三田”中试种双季稻。他们打破了书本上讲的北纬三十二度以北不能种双季稻的“结论”,连续三年在北纬三十三度四的基地附近试种双季稻成功,试种面积已扩大到一百三十二亩。
贫下中农看到陕南教学基地能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许多关键问题,对合办“三田”十分欢迎,大力支持。师生们通过“三田”活动,既学到了理论,学到了实际本领,又树立了学农、爱农、为农的思想。
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西北农学院的教学一直是按照“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体制进行的。各门功课都强调自己的所谓学科体系,各自为政,互不联系,学生围着教师、课堂、书本转来转去,造成了严重的“三脱离”。在陕南建立教学基地以后,师生们破除了这种“老三段”,开始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新体制。师生们参加生产劳动,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把各个学科组织起来,围绕着典型的生产任务和问题来进行教学。例如,水稻育秧时,农业气象课讲授育秧所需要的气象知识,土壤肥料课讲授各种土壤和肥料同秧苗生长的关系,作物栽培课讲授秧苗栽培方面的有关知识。这样,基础课与专业课穿插进行,互相配合,为育好秧苗服务。学员们学到育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以后,再到生产中去参加育秧劳动,经过一段实践,不但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育秧技术,而且深化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学体制,促进了课程的改革。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参加生产的全过程,了解自己所担任的这门课程和生产实践的关系,懂得怎样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那些内容是应该砍掉或简略的,那些是应该加强的,心中比较有数;改革课程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教学和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基地的科学研究课题。几年来,师生们针对当地生产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变冬水田为两季田,改造冷浸田,选育良种,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防治病虫害,以及改革耕作制度等科学实验,取得显著效果,为指导当地大田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贫下中农管学校
陕南教学基地的教育革命取得成绩,是同当地贫下中农的监督和管理分不开的。
教学基地建立以来,受到当地贫下中农的热情帮助和支持。他们把基地当成自己的学校,把学员看成自己的子弟,遇到困难就帮助解决,取得成绩就热情鼓励。特别是在办学道路问题上,贫下中农的监督和管理起了重大作用。一九七二年,有股否定教育革命成果的冷风吹到了陕南教学基地,基地的一些领导受到影响,觉得在这里办学困难多,想把基地搬到原汉中大学去;想把第一期办完,下期不再招生了。贫下中农知道后,就找基地的领导谈心,指出陕南教学基地的方向是对的,应当坚定信心,带领师生们沿着毛主席的教育路线继续前进,并且说:“看具体困难多时,看教育革命的方向路线就少了,你们可要从方向路线上来考虑问题呀!”这些话,使基地领导受到很大教育。他们重新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指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当地的广大贫下中农,派代表参加陕南教学基地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和“三田”领导小组,十分关心教育革命情况,共同讨论教学计划,研究解决基地的重大问题。“三田”计划的制订,试验项目的安排,试验成果的鉴定,都充分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基地所有师生员工都分下去,和周围的十二个生产队建立固定联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基地就近聘请贫下中农兼职教师或专职教师,参加教育革命和科研活动。
师生们生活在贫下中农之中,经常参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教师促进了世界观改造,加速了同工农相结合的进程,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工农兵学员们也炼红了思想,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贫下中农称赞说:“基地的学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决,阶级斗争抓得紧,种田的道理讲得清,生产活路都能行,我们打心眼里欢迎。”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西北农学院陕南教学基地聘请的贫下中农教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叶贵清(右)在给学员讲水稻栽培技术课。 新华社记者摄


查看完整版本: [-- 搬到农村办学以后——西北农学院陕南教学基地的调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