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封建末世地主阶级管教子弟的黑规——剖析清代反动儒生炮制的《弟子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1月 -> 封建末世地主阶级管教子弟的黑规——剖析清代反动儒生炮制的《弟子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津无线电元件一厂工人理论组 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 1975-01-31 00:00

封建末世地主阶级管教子弟的黑规——剖析清代反动儒生炮制的《弟子规》

第2版()
专栏:

封建末世地主阶级管教子弟的黑规
——剖析清代反动儒生炮制的《弟子规》
天津无线电元件一厂工人理论组 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
《弟子规》是清代反动儒生李子潜编著的一种儿童“启蒙读物”,是没落反动的地主阶级用以培养他们的继承人和奴才的一本黑规。
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清王朝中叶以后,封建制度日趋崩溃。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除对劳动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和屠杀外,还特别重视对儿童灌输反动思想,编写并刊行了大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幼童读物,《弟子规》就是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这种政治需要而炮制出来的。
《弟子规》浸透了孔孟之道的毒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老二讲幼学的这一段话,是《弟子规》全书的总纲。接着,这本反动的小册子分别对“孝弟”、“谨信”、“泛爱”、“学文”四个方面加以铺陈和发挥。它采用三字一句的顺口溜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反动说教,给他们制定了剥削阶级的一条条规矩和守则。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剖析《弟子规》,给以彻底的批判。培养地主阶级的“孝子忠臣”
《弟子规》的炮制者在这本黑书的第一部分就不厌其烦地宣扬孔老二及其徒子徒孙所鼓吹的“孝悌”。什么“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也就是说,不管父母对不对都要顺从;什么“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即干什么都要取得父母的许可,不准有一点独立性和主动性。还讲什么“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等等。
反动没落的地主阶级为什么拚命鼓吹“孝悌”呢?
毛主席指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封建的家族系统——族权,是封建地主政权的支柱之一。族权通于政权,“孝”与“忠”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孔孟之徒的说法,就是“移孝作忠”,“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悌”之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弟子规》向刚刚懂事的少年儿童灌输“孝悌”思想,正是为了把他们从小训练成为“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孝子”,长大了成为“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的效忠于封建统治者的“忠臣”。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狂热地鼓吹“忠孝节义”,声言要“用其内容”。他把“忠君”思想作为维持其反革命队伍内部统治的精神支柱,要他的死党“宣誓尽忠”于林家父子;并且妄图用“孝悌之道”扼杀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以便他“指挥一切,调动一切”,复辟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坚决摈弃“孝悌”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我们的道德完全服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列宁:《青年团的任务》)无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同地主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根本不同。后者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私人利益为转移的;前者是有共同的革命目标和深厚的阶级情谊的。在无产阶级家庭里,父子兄弟关系同时是革命的同志关系。一个革命家长,决不把子女看作自己的私有物,而是把子女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育他们听毛主席的话,把一生交给党来安排,在革命道路上健康成长。训练“奴才”和“巧伪人”
在反动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看来,少年儿童哪怕有一点“越轨”行为都是危险的,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它扼杀掉。在“次谨信”部分,《弟子规》按照孔老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反动说教,从衣食住行到待人接物都规定了一大套清规戒律。要青少年一言一行都蹈孔孟之矩,循礼教之规,使他们成为那种“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鲁迅:《论睁了眼看》)。《弟子规》还讲什么“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俨然一副正人君子面孔。其实,这不过是反动统治阶级玩弄的骗人术。孔老二本人就是个极其巧诈虚伪,言善心险的反动家伙。孟轲更公开扬言“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林彪为了搞复辟,表面上“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背地里却密室策划,包藏祸心,妄图谋害伟大领袖毛主席,颠覆无产阶级专政。他还向同伙传授“秘诀”:“谁不说假话,谁就得垮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历史充分表明,一切反动没落阶级及其代表人物都是只要求劳动人民对他们讲“谨”讲“信”,而他们自己则从来都是既“诈”且“妄”的。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少年儿童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毛主席一再教导我们,培养革命后代,一定要让他们到实际斗争中去锻炼,养成敢想,敢说,敢闯,敢做,敢革命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指引下,富有反潮流革命精神的小闯将,正在成长。这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前途和希望,是我们的革命事业越来越兴旺的表现。美化地主阶级,仇视劳动人民
《弟子规》大讲所谓“泛爱众”,赤裸裸地鼓吹地主阶级的人性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说得好听,其实骗人。一切剥削阶级都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根本不会爱劳动人民。高唱“仁者爱人”的孔老二,就为残杀奴隶的奴隶主叫好,他自己还残杀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林彪标榜什么“以仁爱之心待人”,暗地里却炮制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磨刀霍霍,要陷革命人民于血泊之中。
毛主席指出:“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几千年的阶级斗争史表明,一切反动派讲“仁”说“爱”,目的只是为了掩盖他们刽子手的真面目,欺骗广大劳动人民,麻痹劳动人民的革命意志。
《弟子规》把封建统治阶级说成是“仁者”,把劳动人民诬蔑为“流俗”“小人”,胡说什么“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要少年儿童亲“仁者”,远“小人”。这就十分清楚地说明,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无非是要他们的子弟爱地主阶级,仇视劳动人民,相信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天然合理性”,长大能心安理得地做压榨劳动人民的统治者。
列宁教导说,必须“把学校活动的每一步骤,把教育、训练和学习的每一步骤,同全体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青年团的任务》)对我们无产阶级来说,当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的时候,就要教育他们具有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引导他们爱人民,恨敌人,敢于同一切损害革命利益的坏人坏事作斗争。用腐朽的意识形态维护反动的政权
“孝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都是所谓“力行”课目,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少年儿童在行为上的要求。但只做到这些还不够,还必须“有余力,则学文”,即在躬行事父事君等的基础上,进而学习事父事君的道理,把反动的行为与反动的理论结合起来。面临灭亡的没落地主阶级把反动的孔孟之道看作一根救命的稻草,对孔学以外的“异端”怕得要命。他们在对广大劳动人民加强思想统治的同时,也力图把自己的后代从小禁锢在“四书五经”的故纸堆中,不许呼吸一点新鲜空气,不许接受任何新事物和进步思想。《弟子规》一面威吓少年儿童“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一面又劝诱他们的子弟“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就是说,只要一心苦读孔孟的书,久而久之,就可以成为“圣人”、“贤人”。它妄图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孔孟之道的卫道士,由他们来继续担负维护摇摇欲坠的地主阶级专政的“重任”。林彪教子读“经”,“学习‘韦编三绝’的治学精神”,玩弄的也是这套反革命的把戏,为的是复辟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是按照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培养自己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所说的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无产阶级教育要求把阶级斗争作为一门主课。年轻一代从小就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实践,接触工农兵,逐步学会做工、种田,通过实践获得感性知识。我们十分重视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的学习,要求少年儿童认真读毛主席的书,从小粗知一点马克思主义,敢于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并努力学习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千千万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确保无产阶级专政的江山永不变色。
从奴隶制行将灭亡时孔老二的“办学”,到封建末世李子潜编写《弟子规》,说明了这样一条规律:在阶级社会中,反动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总是要按照本阶级的政治标准去培养他们的后代。孔孟之道是反动没落阶级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培养和约束后代的“规矩”。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弟子规》出笼的时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以及作为他们的统治思想的孔孟之道,早已糟透、烂透了。按照他们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儒林外史》中那种狡伪卑琐的反动儒生。在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面前,封建地主阶级理想中的继承人,最后只能成为封建制度的殉葬品。
任何黑规也阻挡不了社会前进的潮流。这是历史已经作出的结论。


查看完整版本: [-- 封建末世地主阶级管教子弟的黑规——剖析清代反动儒生炮制的《弟子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