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老贫农李贞生培育出“玉米稻”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2月 -> 老贫农李贞生培育出“玉米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02-27 00:00

老贫农李贞生培育出“玉米稻”

第4版()
专栏:

老贫农李贞生培育出“玉米稻”
新华社长春一九七五年二月二十四日电 吉林省朝鲜族老贫农李贞生利用水稻同玉米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出了一种“玉米稻”。
我国农民的这一育种实践,给遗传学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传统遗传学认为,只有发生双受精或精卵结合过程,才能实现有性杂交。从植物分类学上看,水稻和玉米是不同属的作物,要进行远缘杂交本来是十分困难的。
李贞生培育的“玉米稻”,经过八年来的繁殖试种,已经显示出了许多比母本水稻优良的性状,又表现出了耐旱等玉米的特性。
李贞生是吉林省海龙县河洼公社河洼生产大队的社员,解放前,他九岁就跟着父亲租种地主的土地,累死累活,吃不上一顿饱饭。那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曾经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咱们农民如果有自己的土地,种的水稻又能长得象玉米那样穗大、粒大,该有多好!解放后翻了身的李贞生,满怀热爱毛主席、共产党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一心种好田,摸索高产规律,为国家多打粮食,多作贡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李贞生为革命育种的信心更强了,幼年时的念头又浮现到脑海里。一九六六年,他以“长丰”稻为母本,以玉米“英粒子”为父本,进行杂交。为了摸清玉米和水稻的扬花规律,他每天天不亮就蹲在田里细心观察。经过反复试验,他掌握了去雄和授粉的准确时间。这一年,他给二十穗水稻授粉,到秋后,得到了二十一粒谷种,大部分不太饱满。第二年春天,他把这些种子播在地里,出了十七棵苗。秋天,出现分离现象:一株稻谷上长出了长红芒;一株长出了短红芒;十四株还象母本“长丰”稻一样;只有一株显出杂交优势:穗大,粒也比较大,茎秆粗壮。他选准了这最好的一株。为了防止水耗子和麻雀祸害,李贞生不顾蚊咬虻叮和夜风刺骨,五天五夜吃睡在地里,一直守到这株稻子成熟收获之后才回家。一九六八年,李贞生把第二代大粒谷种播上,到秋天,绝大多数和第一代一样显出了穗大、粒大等优良性状。后几年的繁殖试种,“玉米稻”再没有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生长比较整齐,性状稳定,结实率好。一九七○年,当地遇到大旱,一般水稻减产,“玉米稻”却生长良好,李贞生的试验田里亩产稻谷一千二百多斤。一九七二年,当地又遇到低温冷害,一般水稻减产,“玉米稻”又突出地生长良好,几十亩的大块地平均亩产八百多斤。实践表明,在土壤肥力较差,气候不正常的情况下,“玉米稻”表现突出。但是在水大、肥足的情况下,容易早衰,造成秕粒;旱种容易感受细菌性褐斑病。
现在,“玉米稻”在海龙县已经推广两万多亩。全国各地许多农村人民公社、农场和科学研究单位也纷纷前来引种、试验。
“玉米稻”虽然表现了穗大、粒大等许多稳定的优良性状,但也出现了变异的多样性,如不孕穗,节上分枝,有的穗子包在叶子里面,象玉米棒一样等等。
不久前,北京、吉林等地一些科学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人员前往参观了“玉米稻”,同李贞生举行了座谈。大多数专业研究人员认为,“玉米稻”与它的母本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异,这是由于受了玉米花粉的影响,可能是玉米花粉内的某些活性物质进入水稻的胚囊,参加水稻的受精过程,从而影响了水稻的遗传特性。也有的认为,远缘杂交十分困难,还不能肯定“玉米稻”就是玉米和水稻有性杂交的结果。这些不同意见,涉及遗传学上关于
有性杂交的基本概念的认识。现在需要用各种科学仪器设备作大量实验,进一步弄清究竟是玉米花粉中的哪一种物质在水稻受精过程中起了作用?是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的?弄清这些问题,对遗传学理论研究有重大意义。
目前,有关科学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正准备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附图片)
吉林省海龙县河洼公社共产党员、朝鲜族老贫农李贞生,通过八年多的繁殖试验,利用水稻同玉米远缘杂交,成功地培育出了“玉米稻”。
新华社记者 摄


查看完整版本: [-- 老贫农李贞生培育出“玉米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