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建设一支革命化的职工队伍——记淮南大通煤矿学大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5月 -> 建设一支革命化的职工队伍——记淮南大通煤矿学大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05-21 00:00

建设一支革命化的职工队伍——记淮南大通煤矿学大庆

第2版()
专栏:

建设一支革命化的职工队伍
——记淮南大通煤矿学大庆
安徽省的淮南大通煤矿,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开采历史,原来预计到一九六七年就要报废。可是,从一九六八年九月以来,这个矿连续六年多稳产高产:平均年产量比国家计划指标提高百分之十四点七,超过矿井设计能力百分之八十;全员效率比计划提高百分之六点八;坑木消耗量和生产成本年年都降低。这个矿成为安徽省工业学大庆的一面旗帜。
一个要报废的老矿,为什么能为国家做出新贡献?这是由于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矿党委认真总结了过去学大庆的经验教训,端正了路线,学大庆学到了根本,这就是:学习大庆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职工的头脑,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职工,象大庆那样建设一支革命化的职工队伍。
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锻炼
去年第二季度,正当大通煤矿广大职工以更大的革命干劲力争为国家多产煤的时候,淮南市一小撮阶级敌人在暗地里煽风点火,妄图破坏煤炭生产。大通煤矿党委带领全矿工人和干部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运动的一系列指示,宣传坚守生产岗位多产煤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他们以身作则,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并且组织民兵保护工厂、矿山。青年突击组组长程言武等十八名工人坚持抓革命、促生产,阶级敌人对他们恨之入骨,甩石头打伤了程言武。程言武一心想着多产煤多做贡献,不但一直坚持生产,而且还同工人们一起到全矿各采掘队巡回表演操作。在尖锐的阶级斗争面前,大通矿二十四个党支部的一百五十多名支部委员,六十多个队长以上的干部,没有一个离开工作岗位的,全矿没有停过一天产。整个大通煤矿呈现一派热气腾腾地抓革命、促生产的景象。
大通煤矿的广大职工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之所以能够顶得住,不动摇,就是因为矿党委几年来坚持以大庆为榜样,带领职工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对职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中,这个矿的职工比较普遍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今年又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矿党委组织职工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深入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搞“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矿党委还经常对职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请老工人给职工作忆苦思甜报告,组织职工到记载着解放前矿工血泪史的“万人坑”前进行阶级教育,不断加深广大职工对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解,提高广大职工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
一次次的回忆对比,激起了职工们对旧社会的深仇大恨和对新社会的无比热爱;一次次的学习和革命大批判,使越来越多的职工认识到,光有朴素的阶级感情是不够的,必须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自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战士。大家越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就越是高涨。大通矿党委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不断地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才能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觉悟,使矿山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狠抓职工队伍世界观改造
大通煤矿党委通过经常对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作阶级分析看到,资产阶级的香风臭气、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从各个方面对职工队伍进行着包围和侵蚀,因此,矿党委把用马克思主义教育职工,帮助职工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作为培养职工队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例如,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在有些老工人中存在着“三到顶”的思想:政治到顶——入了党;年龄到顶——快退休了;工资到顶——七、八级了;缺乏继续革命的觉悟。在青年工人中,有些人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认为当矿工“苦、累、脏、险”,没干头,不能正确看待革命工作。矿党委针对职工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带领大家积极开展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斗争。他们除了组织职工认真看书学习,经常进行阶级教育外,几年来大力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并把它作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一个有力措施。一九七○年,全矿在学大庆运动中,评选出二十名“铁人”式的标兵,矿党委又从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五人,把他们的事迹在全矿广为宣传,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例如,采煤三队的老工人李元广,今年五十五岁了。解放后二十五年来,他年年出满勤,每年出勤都超过三百二十个班,班班完成生产任务,被誉为“永不疲倦的人”。全矿第一个青年突击组冯友志小组的六名青年工人,平均年龄二十三岁,他们带头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带头批判修正主义,干起活来个个象小老虎,多次创造采煤新纪录,被评为淮南市学大庆的先进集体。当他们听到有人说“采煤工又苦又累”时,冯友志豪迈地说:“苦不苦,比比红军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革命就是要自找苦吃。”他们的先进思想,成为全矿青年工人学习的榜样。
在矿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的发动和组织下,大通煤矿有一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老工人为骨干、大批积极分子参加的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队伍。他们活跃在全矿的各个角落,经常对职工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个工人因公负伤在家休息了一年多,可是身体复原后还不上班,成天在家忙小家务。党支部成员和队里的同志先后几十次到他家里和他谈心,同他一起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他沉痛地回想起在旧社会他一家五口死了四口,父母都被扔进“万人坑”,自己十四岁就下井当了童工,如今却只想小家庭,不想革命了,感到自己忘了本,对不起党,对不起毛主席。从此,他精神焕发,革命、生产处处走在前面,成为淮南矿区和淮南市的先进生产者。
大通矿党委通过大力表扬先进和耐心地帮助后进,进行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矿牢牢地树立起无产阶级的革命正气,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一代工人老当益壮,新一代工人茁壮成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去年以来,全矿又涌现出劳动模范和“铁人”式的标兵二十一名,评选出一百零二个先进集体和六百名先进生产(工作)者。青年突击组由过去的两个发展到二十四个。
迎着困难上
大通煤矿的生产条件是很困难的,但是,矿党委以大庆为榜样,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征服这个老矿的水、火、废墟三大灾害,从“虎口”里掏出大批煤炭,创造了持续六年多稳产高产的奇迹,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解放前,大通煤矿经过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掠夺性的开采,井下百孔千疮。因此,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有人就断言这个矿已经是山穷水尽,只能开采到一九六七年底就要全部报废。但是,大通煤矿工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说:“地下还有残煤,我们一定要为革命挖净地下煤!”矿领导支持工人们的意见,立即发动群众,开展找煤活动。老矿工出身的矿革委会主任方传友,带领“三结合”找煤小组,翻阅了几十年的历史资料,访问了许多退休老矿工,几乎走遍了井下的每一条巷道,勘察了矿山周围的地形,从而摸清了井下老采区的情况,找出了煤炭资源。
要把这些煤炭开采出来,必须征服水、火、废墟三害。大通矿党委向职工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号召全矿职工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向三害进行斗争。原采煤四队遇到了一片老水区,上面淋水如雨,下面积水成渠。一天,工作面突然大量透水,水带着矸石急泻而下,把巷道堵塞了,眼看就要停产。在这紧要关头,老工人、共产党员李志友挺身而出,带头冲进险区,领着大家爬在地上,泡在水里,一铲铲地挖,一车车地装,清除了巷道的矸石,修复了棚子,保证了当班生产任务的完成。工人们在斗争中增长了才干,进一步变水害为水利;他们在水区下面开了好几个小“水仓”,利用水的冲力把煤带进“水仓”,然后再从“水仓”里捞煤,提高了劳动效率。
南八槽是矿上有名的“火焰山”。那里气温高达三、四十度,煤温高达五、六十度,采下的煤摸上去还烫手。过去遇到这种情况,就马上灌浆封闭,等上几个月,温度下降后再开采。这样采采停停,需要三年时间才能采完一槽煤。以善于斗火闻名的采煤一队工人和干部,在通风工人的紧密配合下,在烟雾弥漫的火区采取快速灌浆、高速回采、边灭火边采煤的方法,既保证了安全生产,又做到高产,仅九个月就完成了任务,为火区采煤闯出了一条新路。
这样连续夺得两年多的稳产高产以后,采区逐渐集中到主井的煤柱附近了。这时,出煤主井的井架严重歪斜,必须拆除。一对井变成了“独眼井”,提绞煤炭的任务也全部加在原来只用来上下人和运送材料的副井上了。上级考虑到副井提绞能力有限,决定把全矿的年度生产计划由五十万吨减到三十多万吨。可是,工人们不同意。他们开展了一场改造副井的大会战,没有向国家要设备,先后实现了二十多项技术革新,使副井的提绞能力由每天八百吨提高到二千多吨,使全矿年生产水平又连续三年保持在五十万吨以上。
在困难的生产条件下,大通矿党委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工人一起战“三害”,夺高产。矿级领导干部平均每年参加劳动五十天以上,多的达到一百多天;基层领导干部每年参加劳动都在二百天以上。往往是哪里出现困难,干部就到哪里劳动,在哪里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人们亲切地称矿上的干部是他们的“好带头人”。
《安徽日报》记者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建设一支革命化的职工队伍——记淮南大通煤矿学大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