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四川的乌兰牧骑”——受到群众赞扬的平武县文艺宣传队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5月 -> “四川的乌兰牧骑”——受到群众赞扬的平武县文艺宣传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05-23 00:00

“四川的乌兰牧骑”——受到群众赞扬的平武县文艺宣传队

第2版()
专栏:

“四川的乌兰牧骑”
——受到群众赞扬的平武县文艺宣传队
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四川省平武县文艺宣传队,坚持上山下乡,面向工农,身背背兜,送戏上门,受到广大工农兵群众的热烈赞扬。
平武县文艺宣传队,是一九七二年三月,由下乡知识青年、公社社员和复员军人等二十五名男女青年组成的。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小队伍、小舞台、小节目的原则,长年活跃在这里的高山峻岭,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把革命文艺送到广大山区社队和厂矿企业,送到工农群众的家门口。近三年来,他们每人身背三、四十斤重的背兜,内装道具、乐器和被子,步行巡回下乡五百多天,到过全县所有公社和三分之二的生产大队、近二分之一的生产队演出,观众达数十万人次。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背兜剧团”、“四川的乌兰牧骑”。
平武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的岷山大山区,是汉、藏、回族聚居的一个多民族县,全县十七万人分布在纵横四百多里的雪山和原始森林之中。正如一首民谣说的:“平武大山多,出门就爬坡,隔沟听到喊,见面半天多。”由于交通极端不便,过去这里的工农群众很少看到文艺演出。有的剧团虽然也曾来过这里,但是,他们的道具、乐器太多,进山演一二场戏,当地得派出一个生产队的劳力,为他们搭舞台、背东西和安排生活,要连续忙碌好几天,贫下中农说:“这样的戏,我们看不起。”
平武县文艺宣传队成立后,首先联系山区实际,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批判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工农群众,脱离实际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决心用实际行动,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他们不讲排场,建队时只花三百六十多元买了几样普通的乐器,用县文化馆原有的一些道具、服装,经过半个月的短期训练,就自背行李、道具和乐器,走出县城,深入到广大山区社队。他们按照党的中心任务,沿途收集新人新事,及时编成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边排练,边演出,走到那里,就和那里的群众同吃、同住,并且参加一些集体生产劳动,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作社会调查。他们一反过去旧文艺团体的旧传统、旧习气,做到:一、演出不择地点,坚持把戏送到田边、地头、院坝、工地,送到茶山、林场、牧区、庄寨,有时还直接送到贫下中农家里。二、演出不择时间,坚持以工农群众的要求为标准,白天演、晚上演均可,每场一般为两个半小时,有时则以在场的观众“看够”为止;三、演出不择观众多少,有时一场可多达两、三千人,有时对一个人也要演好。他们尽量做到让观众看戏不误工,少走路,不候台,想尽一切办法方便群众。他们中间虽然没有一个人进过专门艺术学校,但是经过在实践中刻苦学习,全体队员很快都能上台演出,大多数队员还学会了二至三种以上的乐器,做到了“一专多能”。因此,仅有二十五人的文艺宣传队,还经常被分成两个演出队和一个创作组,分别下乡单独活动。人们夸他们是一支在高山峻岭“开得动,下得去,人人能上阵,处处能作战”的文艺轻骑兵。
平武县文艺宣传队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从各方面注意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近几年来,他们自己动手制造了大、小道具六十多件,缝制了一部分演出服装,编织了数十个背兜、粪箕和箩筐。在保证正常演出的情况下,他们还坚持自己煮饭、喂猪、拣柴、种地,下乡演戏时还带上银针、理发工具、幻灯、革命图书、画报、图片等,走到那里就为群众服务到那里。
(据新华社)


查看完整版本: [-- “四川的乌兰牧骑”——受到群众赞扬的平武县文艺宣传队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