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力量在群众之中——记杏儿沟煤矿从年产三万吨到三十万吨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7月 -> 力量在群众之中——记杏儿沟煤矿从年产三万吨到三十万吨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07-30 00:00

力量在群众之中——记杏儿沟煤矿从年产三万吨到三十万吨的事迹

第2版()
专栏:

力量在群众之中
——记杏儿沟煤矿从年产三万吨到三十万吨的事迹
山西省大同市杏儿沟煤矿,原来年产量仅有三万吨。三年前,从这个矿调走百分之五十七的人员和大部分设备去建设一个新煤矿——吴官屯矿。在这种情况下,杏儿沟矿产量不但没有掉下来,而且年产量在三万吨的基础上,增加到三十万吨,三年之内增长九倍。
什么力量推动杏儿沟煤矿高速度发展呢?矿党总支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中,总结出一条基本经验:力量来自群众之中。
一九七一年底,杏儿沟煤矿抽出大部分人力和设备,在靠近市区、交通方便的吴官屯建设一个新煤矿。因为杏儿沟矿离城市较远,生活艰苦,地质条件不好,有的领导同志主张,等新煤矿建成后,就封闭原来的杏儿沟煤矿,把全部人马集中到吴官屯去,全力发展新煤矿。可是,工人不同意。他们说,杏儿沟矿是大同市边远郊区唯一的一个煤矿,它的生产对支援当地地方工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用煤起着很大作用;这里煤的资源还很丰富,只是因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就封闭不采了,这是不顾全局的作法。工人们的批评,使党总支成员很受教育。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否则,就可能使企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他们接受了工人同志们的意见,提出了“吴官屯要发展,杏儿沟也要发展,两副重担一肩挑”的豪迈口号。党总支决定:把杏儿沟矿调出去的人员和设备全部留给吴官屯矿;剩下的人员继续发展杏儿沟矿。工人们高兴地说:“这样做才符合总路线精神。”
吴官屯矿成立后,杏儿沟矿的人员只有三百多人,设备只剩下一台破无极车和几辆破矿车。有的领导看到条件这样差,又皱起了眉头说:“不要说大发展了,能守住原来的生产水平,也就行了。”还有的人说:“杏儿沟矿地下基本采空,专家是有结论的。没有设备可以造,没有巷道可以修,没有煤怎么干?”
面对这种情况,党总支发动工人群众,围绕“专家结论是不是就是定论”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老工人杨伍说:“杏儿沟矿基本采空,不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文化大革命前,是有一些专家来看过,也这么说过。但是,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就那么在井下转了一圈,既不听听工人的意见,也不对周围地质条件做周密的调查,硬说杏儿沟矿是大同煤田的边沿,井下又是个大古塘,就下了这个结论,这能可靠吗?”这位老工人的话,使大家心明眼亮,决心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查杏儿沟矿煤炭资源的储量情况。
一个以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资源考察小组,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滚爬在井下,四处进行探索。过去的结论说,北部是煤田的边沿,是否这样?他们顺着巷道向北进,穿古塘,过险区,趟积水,爬窄巷,突然前面碰到了光溜溜的大石墙。有的同志手一摸上去,心就凉了半截子:“呀,到了尽头啦!”总支书记孟成然冷静地分析这种情况,说:“毛主席教导我们,‘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碰到大石墙就是尽头吗?如果是断层呢,过了断层不就又是煤吗?”几句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他们满怀信心继续考察了附近的每一道山沟和山梁,访问了方圆四十里以内的每个村庄,召开了上百次工人和贫下中农座谈会,还查看了一些地质资料,终于发现杏儿沟煤矿的北部不是煤田的边沿,而是一个大断层。穿过大断层,还有相当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一发现,大长了杏儿沟矿工人们的志气,他们提出一百多条建议,通过反复讨论,确定在改造小煤矿的同时,隔过大断层,再新建一对年产三十万吨的中型矿井的发展规划。
在建设新矿井的主井选点上,又发生了新问题。开始,他们在小井以北两公里的地方选点打主井,以为这里是半山沟,工程量小一些。可是开拓了一百多米,煤层突然不见了,出现的却是坚硬的大石板。意外的情况,使那些迷信专家结论的人又抬起了头,他们说:“不信专家结论白受苦,辛辛苦苦打了个石窝窝。”但是,工人们却不泄气,他们再次全面考察,找寻地质变化的规律。原来小井以北的大断层,是一条长十公里、宽一公里的地层陷落带,新井恰好打在陷落带的边沿上。情况弄明白后,他们重新选点打主井,很快见了大煤层。
随着新井建设的发展,人员、设备和资金越来越感到困难。有的人又缩手缩脚起来,畏难情绪很大。广大工人和干部批判了这种无所作为的观点,发扬大庆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抓住主要矛盾,大搞技术革新。运输工具不够,他们自己动手造,修旧利废,翻修出四十多辆矿车和几部绞车、无极车。人员不够,家属纷纷参加建井队。建井需要大量的砖和石灰,向外购买要花很多钱,运输也困难。工人们说:“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花。”职工和家属同心协力,自己动手上山采石头,烧砖、烧石灰。
就这样,全矿上下团结奋斗,大大加快了矿山建设的步伐。他们第一年改造了小土窑,第二年生产就突破年产十五万吨的设计水平。接着用了八个月时间,打通了新矿井的副井,开始回收工程煤。到一九七四年底,新矿井的主副井已经胜利贯通,并开拓掘进巷道两千多米,生产煤炭三十多万吨。今年上半年生产原煤十五万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十。
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力量在群众之中——记杏儿沟煤矿从年产三万吨到三十万吨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