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人带头插队 两家落户山村——记下乡知识青年董敬芳的先进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7月 -> 一人带头插队 两家落户山村——记下乡知识青年董敬芳的先进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07-30 00:00

一人带头插队 两家落户山村——记下乡知识青年董敬芳的先进事迹

第3版()
专栏:

一人带头插队 两家落户山村
——记下乡知识青年董敬芳的先进事迹
在坚持乡村干革命的道路上,能不能自觉地同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决裂,立志当一辈子新农民,这对每个下乡知识青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湖南省浏阳县下乡知识青年、共产党员董敬芳,不但自己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走上山下乡的金光大道,而且还动员自己的父母、弟弟、妹妹和爱人一家,由城镇来到农村安家落户。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董敬芳作出了榜样。
(一)
一九六四年,董敬芳从湘潭县第十中学初中毕业了。她和其他学校的九名同学一起,来到老革命根据地——浏阳县中岳公社毛田大队插队落户。
经过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董敬芳进步很快。一九六六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蓬勃兴起的时候,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她又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妇代会主任。贫下中农看到插队青年的进步,心里十分高兴。
然而,阶级敌人对于知识青年的茁壮成长,却十分仇恨,千方百计进行破坏。一九六七年,他们煽动下乡知识青年倒流城市,致使一些青年不安心在山区扎根。董敬芳和伙伴们坚守岗位,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就在这时候,有人劝她说:“小董,你下乡已经好几年,又入了党,各方面条件都好,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回城呢?”董敬芳听了,严肃地回答:把上山下乡作为回城的阶梯,那不是刘少奇鼓吹的“下乡镀金”论吗?晚上,董敬芳坐在油灯下,学习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回顾几年来的战斗历程。她深切地感到,自己从一个幼稚的孩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城市姑娘,变成一名能挑百多斤担子的新农民,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她越想越觉得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很有必要;越想越觉得扎根农村,大有作为。
有个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坏家伙,把董敬芳看成眼中钉,指使一帮人对她进行威胁,并恶意中伤。董敬芳毫不惧怕,坚定地说:“走毛主席指引的路,十二级狂风吹不动,九牛二虎拉不回!”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都夸董敬芳做得对,鼓励她坚持斗争。
在那斗争最激烈的时刻,董敬芳重温了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教导,毅然写信给家里,把在街道工厂当临时工的妹妹董敬兰,也动员到农村插队落户,同自己并肩战斗。
这件事,引起了某些人的议论。有人说:“人家向往在城里过舒适生活,董敬芳却把妹妹拉到乡下来,和泥巴打交道,到底图个啥?”董敬芳说:我把妹妹接到农村来,既不图名,又不图利,为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董敬芳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教育了大家。许多知识青年以董敬芳为榜样,揭露阶级敌人妄图把知识青年引向邪路的罪行,艰苦奋斗,忘我劳动。他们用坚持乡村的胜利成果,粉碎了阶级敌人的可耻阴谋,批判了轻视农村、轻视农民的剥削阶级陈腐观念。
(二)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甘肃省会宁县《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报道,并在编者按中传达了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会宁县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的革命行动,给董敬芳以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她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自己一家都是城镇居民,爸爸是个闲散劳动力,母亲呆在家里吃闲饭,应该怎么办?她想:自己和妹妹插队的大围山区,田地多劳力少,应该动员他们到农村安家落户。于是,她提笔给父母亲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争取为社会主义事业多作贡献。您们在城镇吃闲饭,给国家带来不少负担。欢迎您们来大围山区安家落户,用实际行动支持山区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一连好多天过去了,董敬芳却没有见到家里的回信。后来她了解到,父母亲的思想不大通,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此,她特地请假赶回家里。
董敬芳刚进家门,母亲就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上山下乡,妈同意。你把敬兰带去,妈支持。现在,你又要把全家带走,妈有些想不通。我们在城里生活得挺好,干嘛要搬到农村去落户呢?”她的父亲也说:“全家在镇上住了十七、八年,要是把家搬进山区,人生地不熟,多不方便啊!”
听了这番话,董敬芳感到父母亲还没有摆脱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她想:要动员父母亲愉快地去大围山区落户,就必须帮助他们与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决裂。晚上,她开了家庭会议,引导父母亲忆苦思甜。
解放前,董敬芳的父亲是个挑脚工,干的牛马活,吃的野菜汤,盖的破蓑衣。母亲结婚以后不几天,就出门讨米,被地主家的恶狗咬得鲜血淋淋,腿上那个伤疤至今还在。提起这些苦难家史,母亲忍不住流下一串串泪珠。董敬芳因势利导,帮助父母亲提高认识。她说:“我们既不能忘记过去,又要看到现在,更要想到将来。”接着,她从大围山区解放前后的变化,谈到建设山区的宏伟远景;从党和群众对自己的教育培养,谈到同贫下中农心心相连的关系。董敬芳耐心地做工作,打通了父母亲的思想。他们表示,愿到女儿插队落户的山区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一九六九年一月,董敬芳的父母亲带着敬芳的弟弟和妹妹,高高兴兴地来到毛田大队安家落户。
(三)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敬芳也面临着一个恋爱、婚姻问题。有人说,在哪儿找对象是个人的事。董敬芳认为,用什么思想指导恋爱,在乡村还是在城里选择对象,同样存在着两种思想、两种世界观的斗争。
董敬芳还记得:早在父母亲到农村安家落户之前,家里曾经来信说,为她找了一个对象,在城里工作,生活条件好,催她赶快回去订婚。董敬芳想:为什么要把“在城里工作”作为恋爱的先决条件?为什么要以“生活条件好”作为选择对象的条件呢?这分明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董敬芳认为,父母亲这样做是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于是,她立即给家里写了一封回信,批评父母亲的错误想法和做法。
后来,董敬芳和下乡知识青年周启福在共同的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消息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广大社员赞扬董敬芳做得对,但也有人对她表示惋惜,说她丢了在城里工作的人,却找个滚泥巴的下乡知识青年。对这种错误论调,董敬芳进行了批驳。她清楚地知道:周启福是和自己一块下乡的战友,安心农村,热爱劳动,立志扎根农村干革命。她自豪地说:“我们之间的感情,建立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上。我们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肩战斗一辈子!”
董敬芳和周启福订婚以后,又遇到了一场新的考验。一天,周启福接到家里一封信,说他姐姐去世,要他回城照顾母亲;有关部门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同意让他回城。周启福一时拿不定主意,去征求董敬芳的意见。董敬芳仔细考虑之后回答:“咱们来山区插队,不是干一阵子,而是要干一辈子。情况纵有千变万化,咱们扎根山区的决心不能变。你母亲眼下没有人照顾,咱们可以把她接到乡下来嘛!”周启福同意董敬芳的意见。一九七○年三月,他把母亲也接到大围山区。不久,董敬芳和周启福结了婚。在农村安家以后,董敬芳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各项政治活动,带领全家人为农业学大寨贡献力量,受到当地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董敬芳坚持乡村已经十一年了。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董敬芳光荣地出席了湖南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她回顾十一年走过的道路,更加豪情满怀。她说:“革命没有完,斗争在继续。只要阶级还存在,只要资产阶级法权思想还存在,只要旧的传统观念还存在,斗争将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长期的战斗。过去的十一年,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要刻苦地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不断提高坚持乡村的自觉性,为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而斗争!”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一人带头插队 两家落户山村——记下乡知识青年董敬芳的先进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