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07-30 00:00 |
共同战斗增友情——记中国手扶拖拉机技术服务小组在马达加斯加七月,在马达加斯加正是干旱少雨的季节,也是这里所谓的
第5版() 专栏:塔那那利佛通讯
共同战斗增友情 ——记中国手扶拖拉机技术服务小组在马达加斯加七月,在马达加斯加正是干旱少雨的季节,也是这里所谓的 “冬季”。湿润的印度洋暖风,晨曦中的浓雾,使首都塔那那利佛这座山城仍然是满山苍翠,繁花盛开。就在这气候宜人的时节,到马尔加什共和国的中国手扶拖拉机技术服务小组,在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就要回国了。离别前,在马方为中国客人举行的欢送宴会上,在中国技术服务小组举行的告别酒会中,中、马两国农机技术人员亲切地共叙他们近三个月来相互学习、共同劳动的情景。一位和中国技术服务小组一直在一起相处的马尔加什工程师说: “马中两国是兄弟,都属第三世界。我们要象你们一样,努力进行建设。”酒会结束了,许多马尔加什朋友和中国技术人员依依惜别。有些人热泪盈眶地表示: “感谢你们给我们传授了技术。请你们回去,转达马尔加什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早在今年四月中旬,中国手扶拖拉机技术服务小组人员怀着中国人民对马尔加什人民的友好感情,来到了这个南半球的印度洋岛国。他们一踏上这个美丽富饶国家的土地,就受到马尔加什政府和人民的亲切接待和热情帮助。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马达加斯加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开垦出大量农田。但是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直到今天,这里一些地区的农民还不得不用铁铣一铣一铣地翻地,进行着繁重的劳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迫切需要改进耕作方法和掌握农业机械技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农机技术人员来到了马达加斯加,为推广农业机械技术,与马尔加什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民一起,进行了共同的战斗。近三个月来,他们在训练班上,在试耕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六月的一天,当中马两国技术人员来到塔马塔夫省的瓦托芒德里县进行试耕的时候,附近村子里的农民都拿着自己种的甘蔗、桔子、香蕉等招待中国朋友。许多农民还走到手扶拖拉机旁,要中国朋友传授操作技术。当农民们亲眼看到这架灵便、简易的机器在地里耕犁并出现一片片深翻的沃土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有的举起双手欢呼:“好!好!” 东部沿印度洋的塔马塔夫省,是马达加斯加炎热多雨的地区。尽管在旱季六月,仍是如此。中国农机技术人员在这个省省会郊区一个点上试耕时,经常遇到暴雨的袭击。一天之中,参加试耕的中马两国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衣服不知要被淋湿几次,晒干、吹干过几次。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试耕的进行。马尔加什朋友说:为了发展民族农业,淋点雨、吃点苦怕什么。马尔加什农民和技术人员这种勤劳朴实、不怕苦和累的品质使中国农机技术人员深受教育。 在马任加省马赫瓦依的一个试耕点上,自然条件更是困难。田野里长满了荆棘,一些稻田里还有血吸虫。中、马两国技术人员为了促进马尔加什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毫不犹豫地脱了鞋下田耕作。一位名叫桑巴的马尔加什朋友发现一位中国技术人员的腿被荆棘扎破,就马上代替他上拖拉机操作,直到试耕完毕。桑巴的双脚也被扎破了,鲜血直向外淌,但他却微笑着说:“中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向我们传授技术,我的脚扎破点算不了什么!”中国技术人员对马尔加什朋友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深表敬佩。 一期期训练班结束了,一批批学员兴奋地奔赴农村。他们准备用在训练班上掌握的技术来为发展国家的农业生产服务。一位名叫勒米的青年学员在训练班学习结束后,临到农村去之前对中国朋友说:“现在我要到农村去了,我一定要用在这里学到的技术去建设我们的农村。” 中国手扶拖拉机技术服务小组在马达加斯加的工作虽然结束了,然而,他们和马尔加什朋友共同用手扶拖拉机在这个美丽岛国的沃野上开垦出来的良田,必将长出越来越茂盛的庄稼,中、马两国朋友在莽原上斩荆除棘、共同踩出来的田间小道必将鲜花开遍,象征着两国人民友谊发展的美好途程。 新华社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