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殖民主义的“典范”——剖视苏修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8月 -> 新殖民主义的“典范”——剖视苏修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何东华 1975-08-30 00:00

新殖民主义的“典范”——剖视苏修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第6版()
专栏:

新殖民主义的“典范”
——剖视苏修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何东华
苏修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援助”,印度占了首位。在一九五四至一九七二年苏联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援助”累计中,印度一国即占将近百分之二十。可以说印度是苏修在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援助”中精心经营的一个重点。苏修头目和报刊也大吹特吹,说什么苏联和印度的“卓有成效的互利合作”,是它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友好平等关系的典范”。好吧,让我们看看苏修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和所谓“合作”到底是什么货色。吸 血 的 恶 债 主
列宁在论帝国主义对外缔结贷款条约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就是“资本输出”,“这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基础,这就是极少数最富国家的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坚实基础!”今天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正是以贷款的形式向印度输出资本,对印度人民进行掠夺和剥削。
自从苏修对印度贷款以来,印度就被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借新债还不足以还旧债,以致出现了人们称为印度向苏修“倒援款”的现象。根据印度财政部资料,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度,苏修对印度“援”款总额一亿三千九百万卢比,而当年印度偿还苏修旧债本息则达五亿六千七百万卢比之巨。一本印度人出版的小册子指出:“现在每个印度人,不分男女老少,平均每人欠了苏联高利贷者三十到四十卢比”。
苏修放给印度每一笔“贷款”,除了捞取利息之外,还规定贷款只能用于购买苏联出口的货物。同时印度还必须用输出原料来偿还债务。这就是说,印度要成为苏修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来源。一九七四年苏联向印度出口机器装备、运输器材共达八千二百九十五万卢布,其中用于苏修“援建”的项目为五千四百万卢布,即占去三分之二左右。而苏修的出口商品中,很多又是质量低劣的工业产品。据印度官方发表的材料透露,苏修“援”建的比莱钢厂,一九六四年积压的苏制零件,价值达一千五百七十万卢比。另一方面,苏联利用债权,从印度搜刮了大量廉价的矿砂、黄麻、皮革和香料。这一切都使印度蒙受了严重的损失。
苏修对印度的盘剥和搜刮,早已引起印度舆论的不满。一九七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印度《经济时报》作了如下的估计:由于苏修通过各种方式的盘剥,到印度还清贷款的时候,苏联将收回对印贷款本金的百分之五百六十五点七。就是说,苏修每给印度一个卢比,最后将收回五个半卢比。这种残酷剥削,比起其他帝国主义者之所为,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应该指出,由于印度接受了大批苏联贷款,印度在货币金融方面的主权也受到苏修的损害。苏修蛮横地单方面地改变印度卢比和苏联卢布的比价,从中巧取豪夺。今年三月,苏修违背协议,以印度卢比贬值为借口,要求印度在归还对苏债务时重新计算苏方贷款的本息。这一来,印度要多还的债款竟多达四十亿卢比,印度官员们对此“感到惊讶”,“目瞪口呆”。印度报纸气愤地写道,这简直是“卢布帝国主义勒索卢比”!
“友 谊” 是 假 控 制 是 真
苏修把它对印度的“援助”吹嘘成是为了“帮助印度建立独立的民族工业”,“帮助印度建立起自力更生的经济”,“帮助印度发展国民经济和加强它的独立”等等。事实怎样呢?
苏联对印度经济“援助”的重点是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如炼钢厂、重型机械厂、炼油厂、水力和火力发电站等,这些企业是印度的所谓“公营经济”。很显然,控制这些“重工业和基础工业”部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印度的经济命脉。目前,由苏修控制的苏“援”企业的产量在印度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重型机器制造业占百分之八十五;重型电气设备占百分之六十;石油占百分之三十五;钢占百分之四十;电力占百分之二十。
据印度报刊揭露,凡是由苏联“援助”建设的企业,从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器材供应,直到经营管理,都完全置于苏联的直接控制之下。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波卡罗钢铁厂。苏修吹嘘说,这个钢铁厂是苏印“友谊的象征”。那么,让我们看看它是怎样的“友谊的象征”:
为了建设这项工程,印度从苏联借到了将近十七亿卢比贷款。工程建设中必须事事听苏联摆布。首先,苏联把原先担任这个钢铁厂工程设计的印度达斯图尔公司一脚踢开,独揽工程设计大权。
开工以后,苏修施展种种手法,来拖延工程进度,拉长建设时日。波卡罗钢铁厂第一期工程原定在一九七一年完工,到现在已延期八次。据印度议员揭露,苏联提交的设备远远没有达到合同的规定。这个钢铁厂原来计划到一九七七年生产七百万吨,可是,现在估计到了那时,也只能生产四百万吨。事实如此,苏修反把延误工程的责任推到印度人身上,指责印度人不好好干,“不称职”等等。这真是蛮不讲理到了何等惊人的程度!
这就难怪印度的钢铁工业经苏修“援助”这么多年,钢产量仍然没有增加多少。据统计,一九七四年印度全国钢产量只有六百八十万吨,同一九六三年钢产量水平差不多。人们不禁要问莫斯科的老爷们:你们口口声声说,要“帮助印度建立独立的民族工业”和“自力更生的经济”,可是照你们这样“援助”下去,到什么时候,印度的经济才能够“独立”和“自力更生”呢?
苏修控制印度重工业的手段之一,是派遣大批苏联专家。这些人在印度享受着惊人的特权,成了印度企业的太上皇。仅仅在波卡罗钢铁厂,苏联专家、顾问就达五百名之多。这些专家“住在单独的地方,生活豪华,所拿的工资同给印度工人的工资多得无法相比”。此外,印度还要付给专家回国的来回飞机票、生命保险费、家眷的来回旅费和搬家的补贴、医疗费、交通费等等。在通常情况下仅仅这种“劳务报酬”方面的开支,就占去苏联“援”建工程贷款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一家印度刊物上有一篇题为《苏联殖民主义在波卡罗》的文章愤慨地写道:“苏联人建立他们独有的殖民地的方式。这些‘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战士’今天在波卡罗肆意地搞排他性活动,甚至独立日前的殖民统治者也望尘莫及”。“在波卡罗的苏联专家有着专用的俱乐部和游泳池,禁止‘肮脏的棕黑色土人’进去”。“波卡罗这个巨大的钢铁城市——它不久将成为印度的钢铁工业的神经中枢——现在已变成苏联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殖民地了”!
在波卡罗是如此,在其他的企业中也没有什么两样。苏联“援助”的比莱钢厂已建成多年,厂里仍然有一个“平行的苏联机构”,这个“苏联影子内阁至今控制着比莱钢厂的生产”。
道 地 的 国 际 奸 商
随着苏修资本的入侵印度,二十年来,苏印贸易的总额增长了几十倍。苏修仗恃债权国的地位,在苏印贸易中施用种种敲诈勒索手段,掠夺印度的财富。
苏修的惯用手段之一,是贱买贵卖。自从印度接受苏联大量贷款以后,它在对外贸易上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选择的自由,许多重要产品必须大量供应苏联,抵偿债务,其价格通常要比国际市场同类商品低百分之十到十五,甚至低百分之三十。而苏修以贷款的名义向印度提供的机器设备,则质量差而价格高,有些要比国际市场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这样一来一往,苏修就从印度人民身上搜刮到惊人的超额利润。
手段之二,是乘人之危,敲诈勒索。根据苏印双方的协议,一九七四——一九七五年度中,苏联须向印度出口四万五千吨白报纸。但在履行协议时,苏修看到印度纸张供应十分紧张,便立即提高价格,要印度为每吨白报纸付出比市场价格高出百分之五十的钱。这次“白报纸讹诈”事件在印度曾引起轩然大波。最后,苏修还是获得了比世界市场价格高三成的收入。又如一九七四年底苏联向印度提供了肥料,事后向印度索取了超过当时价格百分之六十——七十的钱。印度一家周刊评论说,苏修这种行为比任何西方“资本主义贸易国”“还要恶劣”。
手段之三,是转手买卖,牟取暴利。苏修以“分工合作”为名,要印度高价买它的原料,向它低价出卖成品。一九七二年,印度为苏修加工一批纺织品,从苏修进口的每包棉花价格比当时印度市场价格高出三成,而制成纺织品以后,苏修又以低于印度市场的价格收购,然后再高价转售给其他国家。据报道,在这笔纺织品加工生意中,印度损失达二百五十万美元。苏修说什么它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是“一贯按照国际价格”进行的。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印度地广人多,资源丰富,又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征服印度、夺得印度洋上的不冻港,曾是老沙皇梦寐以求的事。苏修继承了老沙皇的扩张政策,竭力以各种手段把印度纳入它的轨道,并企图通过控制印度,进一步肢解印度的邻国,以便从陆上打开一条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实现其同美帝争夺霸权的野心。
大量的事实证明,苏修在印度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殖民主义者的那一套。苏印关系,不是象苏修所吹嘘的什么“友好平等关系的典范”,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殖民主义的“典范”。
恩格斯曾经指出:“谁也不能奴役一个民族而不受惩罚。”苏修在印度大肆推行新殖民主义,对印度进行掠夺、剥削和控制,使印度人民群众和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楚地认识了它的真面目。伟大的印度人民决不会永远忍受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他们的奴役和欺侮。终有一天,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者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查看完整版本: [-- 新殖民主义的“典范”——剖视苏修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