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上海市郊区大办农业机械化成绩显著 他们的经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在国家和城市工业部门的支持下,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9月 -> 上海市郊区大办农业机械化成绩显著 他们的经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在国家和城市工业部门的支持下,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09-18 00:00

上海市郊区大办农业机械化成绩显著 他们的经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在国家和城市工业部门的支持下,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

第1版()
专栏:

上海市郊区大办农业机械化成绩显著
他们的经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在国家和城市工业部门的支持下,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
据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七日电 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上海市郊区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在国家和城市工业部门的支持下,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办农业机械化,大大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
现在,上海市郊区展现了一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壮丽图景:在大片大片平坦整齐的方格化农田上,电力网四通八达,排灌站星罗棋布,机耕路上拖拉机在奔驰,河流、渠道纵横交错。整个郊区的机电排灌和机械耕作面积已分别达到百分之九十七和百分之八十八左右。在植保、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都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郊区小化肥产量,一九七四年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两倍。在这个基础上,上海市郊区人民正在向水田地区主要作物从种到收的机械化这个更高的目标迈进。目前,机动插秧机已定型并成批生产;今年晚稻机插面积占插秧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四点五;收割机在去年“三秋”大忙季节发挥了威力;今年一开春,新型的拔秧机和耘耥机又开始了多点试验;开沟犁、盖麦机和代替人工罱泥的吸泥船、泥浆泵等也普遍进行推广。这些新式农机具的出现,受到广大社员热烈欢迎。
现代化农业机械代替了手工操作,大大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使广大社员能够腾出手来,向改革耕作制度和发展多种经营等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就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全面发展。一九七四年上海市全郊区一年三熟制的粮田面积,已经从一九六五年占粮田总面积的不到百分之二猛增到近百分之九十。粮食平均亩产量以每年四十八斤的幅度递增,去年已达到一千四百四十三斤。全郊区林、牧、副、渔业的产值九年间增加了约一倍,社队工业产值增加了十二倍。目前,上海市全郊区一百九十八个人民公社已经拥有大小工业企业四千七百四十九个,平均每个公社有二十多个,开始走上了以农为主、兼办工业的道路。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社队工业的发展,人民公社三级经济的比重起了很大变化。一九七四年,公社、生产大队两级的收入已占三级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七点七,其中固定资产占百分之四十九点三,积累占百分之六十四点九。各社、队运用集体经济的雄厚力量,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更大规模地兴修农田基本建设,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
上海郊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面貌的迅速变化,对改造小生产的旧传统和旧习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机械化的大生产必然引起劳动组合的变化。过去是“有把铁鎝能种地,快点慢点由自己”;现在不同了,出动一台插秧机,就要一个驾驶员,两个装秧手,三个人通力协作才能插好秧。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性,促进了社员之间的互助团结。在机械面前,劳动力强弱的差别和男女劳动力的差别也大大缩小,为社员们实现“各尽所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社队工业的兴办,也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差距。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农业机械化是继农业集体化之后又一场伟大的革命。上海市郊区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依靠什么力量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上,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刘少奇大肆推行“国家出钱,农民种田”的修正主义黑货,扼杀了农机具研究试制的群众运动,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群众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激发了大干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对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还有一些人思想没有跳出旧框框。他们说:“地少人多不用机械化”、“精耕细作不能机械化”。同时,有的县社工业也没肃清“利润挂帅”的流毒,只想搞加工赚钱,不愿意搞农机具修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共上海市委和市革委会从一九六九年下半年起,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在报纸上广泛发动群众讨论“如何办好县社工业”的问题。通过讨论,提高了各级领导对“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认识。他们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从端正县社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方向着手,大造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的舆论。接着,在上海市第四次党代会的决议中,提出了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不断发动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在市委和市革委会的大力引导下,才出现了全党动手大办农业机械化的大好局面。
上海市委在领导群众大办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地把解决水田地区插秧、拔秧、耘耥、收割等“四弯腰”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由于它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发展生产的迫切要求,受到广大社员的热烈拥护,于是,一个大搞农机科学研究的群众运动很快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来自贫下中农的能工巧匠到处涌现,显示出了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上海I型”机动插秧机,是在南汇县的能工巧匠研究的基础上,汲取了上海、宝山、川沙等县多种型号插秧机的特点,在一九七三年定型的。为了加快农机具研制工作的步伐,上海市委和市革委会在群众创造发明的基础上,在主要农机具研究试制的关键时刻,组织全市范围的科研、制造、使用部门三结合和工人、干部、科研人员三结合,分项进行“会战攻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组织这样的“会战攻关”,既是巩固发展群众运动成果的有效方法,又是工业支援农业的一种具体形式,对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了良好作用。
上海市郊区从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农业机械的制造和修理任务,面广量大,绝不是一些大工厂所能全部担负起来的。一九七○年上海市委发动市区工业部门清查仓库挖潜力,为郊区一百九十八个公社各提供了“四床一机”(车床两台,刨床、钻床各一台,电焊机一架),为二千八百多个生产大队各提供了“三大件”(砂轮机、台虎钳、手摇钻),由社、队自筹资金购买,创办起县、社、大队三级农机修造网。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过去“没有农机想农机,有了农机愁修理”的状况,不仅改变了任何农机配件都伸手向上要的局面,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培训出大批的操作和维修人员。现在,上海市郊区需要的农业机械,除了拖拉机、机动喷雾机等几个大型品种外,其余的依靠县、社、队工业的力量就能把生产任务承担起来。一些工艺要求较高的农机,采取全郊区协作,关键部件定点生产的办法,也能由县社工厂分别装配。插秧机就是在大搞协作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一九七一年试制时年产不到一千台,去年就提高到五千三百台。为了巩固发展郊区三级农机修造网,各社队还因地制宜地办了一些为生活、为大工业和为出口服务的工业,以盈补亏,并为社队积累资金,从而也使农机的购买基本上做到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仅据川沙县统计,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四年六月,这个县的全县农业机械化投资共二千五百零五万元,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点五是人民公社自筹的,其余的百分之十一是贷款,百分之一点五是国家支援。


查看完整版本: [-- 上海市郊区大办农业机械化成绩显著 他们的经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在国家和城市工业部门的支持下,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