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坚持用大寨精神办好农场——记宁夏国营灵武农场转亏为盈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09月 -> 坚持用大寨精神办好农场——记宁夏国营灵武农场转亏为盈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09-20 00:00

坚持用大寨精神办好农场——记宁夏国营灵武农场转亏为盈的事迹

第3版()
专栏:

坚持用大寨精神办好农场
——记宁夏国营灵武农场转亏为盈的事迹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营灵武农场,是一九五○年冬开始筹建的老场。过去长期处于低产亏损的后进状态。但一九七三年以来,他们奋起学大寨,一举改变了这种后进面貌,全场出现了连年增产、转亏为盈的新局面。去年粮食总产量在一九七三年增产的基础上又增长了二成半,达到三千万斤,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平均亩产跨过“黄河”,达到六百二十五斤,平均每个职工生产粮食八千五百多斤。这一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一千五百多万斤,比一九六五年全场总产量还多二百万斤。林、牧、副业生产也蓬勃发展。全年盈利一百二十四万九千多元,比盈利四十多万元的一九七三年增加两倍多。今年上半年盈利又多于去年同期。同时,在改革耕作制度、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等方面,还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作出榜样和贡献,发挥了国营农场的示范作用。
国营灵武农场这几年之所以发生深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端正了办场方向。过去,在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有的同志认为,农场是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搞的是社会主义,所以不存在方向道路问题。因而,他们一年到头忙的是抓春夏秋冬,想的是五谷丰登,干的是催耕催种,丢的是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了把生产搞上去,他们用奖金挂帅、物质刺激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结果,“刺激”不起来,生产搞不上去,他们又认为是劳动力太紧张,于是又出来了国家出钱,雇工种田。每年仅请来农场种田的民工工日就达二十多万个,支付临时工资达四十多万元。由于生产搞不上去,开支又多,成本高,年年亏损,长期扭转不了农场的被动局面。
一九七三年,农场新党委成立后,他们反复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联系农场实际,对国营农场究竟怎样学大寨,国营农场应该坚持什么方向、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展开了讨论。
他们还多次实行开门整风,充分发动群众,针对农场的方向道路问题,揭矛盾,找差距,挖根源。群众批评说:“大寨是搞政治挂帅,咱们是搞奖金挂帅,亏了国家,害了职工;大寨依靠自力更生,咱们靠雇工种田,人越靠越懒,志越靠越短,粮食越靠越减产。方向不明,路线不对,怎能办好社会主义国营农场呢?”群众的尖锐批评,对农场党委教育很大。他们认为抓住了农场的要害问题。农场办得不好,不能怨天怨地,怨上怨下,而主要是领导班子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没有认真学大寨的结果。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他们又分头深入基层调查了农场现实斗争情况。他们既看到了职工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也看到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严重情况。这就是:一、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影响尚未肃清;二、少数职工的资本主义倾向还不断出现;三、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并没有停止。通过调查,农场党委认清了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同样存在着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在国营农场内部,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仍然是激烈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还存在着资本主义能够存在和再产生的条件,如果不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搞得不好,社会主义企业就有变质的危险。
明确了前进方向以后,农场党委立即行动起来,带领全场职工认真看书学习,开展对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批判。他们先后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建立起五十多个理论学习小组,培训了一支拥有六百多人的理论骨干队伍。从学习革命理论入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国家出钱,雇工种田”、“物质刺激”、“奖金挂帅”等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揭露和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迅速提高,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农场党委趁热打铁,带领职工在全场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高潮,许多过去难以办到的事情,现在都办到了。
西干沟是一条横贯农场全境的大沟,长达五十多里。由于淤塞严重,排水不畅,使近两万亩耕地的粮食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过去总认为劳动力少,没有力量搞治水改土工程,因此,西干沟一直未得到治理。一九七三年冬天,农场党委领导成员亲自带领场部机关四十多名干部和一千五百多名工人,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打响了治理西干沟的战斗。只用了一冬一春的时间,动土十一万方,就使这条长期影响农业增产的大沟基本上得到了治理,还利用沟土垫低洼地六百七十亩。近两年来,全场还依靠自己的力量,新开和整修沟渠六百多条,改造低洼地四千多亩,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灵武农场每年播种粮食作物四万八千亩,平均每个农业工人要负担几十亩,任务的确很艰巨,不请民工能不能完成呢?灵武农场的实践证明,不仅完全可能,而且能完成得很好。他们除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外,就是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向机械化要劳动力。农场党委加强对农机工作的领导,根据农副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大搞技术革新,不断改良农机具,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起了很大作用。
去年,这个农场在每个农工平均负担四十亩耕地的繁重任务下,没有请用民工,不但胜利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粮食产量和经济盈利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且还搞了六十八万土方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工人们高兴地说:“只要路线对了头,生产建设就能更上一层楼。”
国营农场是否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这也是办农场的一个路线问题。否则,即使粮食增产,也不一定能达到盈利的目的。灵武农场一方面千方百计广辟增产门路,另一方面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对转亏为盈起了重要作用。
这个农场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除了认真经营好粮食作物外,还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扩大增产门路。在畜牧业方面,全场发展了养猪、养牛、养羊、养骡马等,仅生猪饲养量平均每人就达到二点三头,每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肥料。去年,畜牧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的肥料,就解决了全场三分之一农田的基肥问题。在园林方面,近几年来也有很大发展,既为一部分老弱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又生产了大量木材、果品。现在,全场建筑用材和职工烧柴基本自给,近两年水果收入达六十五万多元。农、林、牧业的发展,又为工副业生产开辟了广阔途径。这个场利用农副产品原料加工,发展了碾米、磨面、榨油、酿酒、制酱醋、制糕点等生产项目。去年,工副业为国家上交利润达四十二万多元。
生产发展了,家业扩大了,还要不要坚持勤俭办场的方针。这对社会主义国营农场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考验。一九七三年,灵武农场盈利后,就有人提出该为农场办公室盖几间象样的楼房了。农场党委认为,农场之所以转亏为盈,是靠大寨精神艰苦奋斗得来的。如果局面刚刚好转就大手大脚,那就有可能走回头路。因此,他们坚持生产发展了,收入增多了,但艰苦奋斗的本色不变,他们处处讲经济核算,事事讲节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堵塞浪费漏洞,节省开支。有些简陋房屋,能继续使用,就决不盖新房屋,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并且建立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核算、统计核算、资金管理等一整套必要的规章制度,具体制订了农、林、牧、机械等项生产的定额管理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开支有计划,消耗有定额,领发有手续,工作有记载,事后有核算,层层把关,人人负责。同时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增产节约活动,为社会主义节约一两粮、一两煤、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油,已在全场蔚然成风。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大寨大队的地头批判会。《山西日报》供稿


查看完整版本: [-- 坚持用大寨精神办好农场——记宁夏国营灵武农场转亏为盈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