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鸡冠峰上两代人——辉县纪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5年11月 -> 鸡冠峰上两代人——辉县纪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5-11-30 00:00

鸡冠峰上两代人——辉县纪事

第1版()
专栏:

  鸡冠峰上两代人
  ——辉县纪事
河南辉县山区一个陡峭的石崖上,长着一棵茁壮挺拔的黄楝树,树冠直指蓝天,树根在石缝里盘来绕去,把岩石都撑裂了。有一天,辉县县委第一书记郑永和带领青年们上太行山拉练,“学习当年老八路,艰苦奋斗不停步”,看到了这棵枝叶繁茂、生气勃勃的树。郑永和指着它对青年们说:“多么坚强有力啊!为什么这棵树长在石崖上,再大的山风吹不倒,再大的雷雨冲不垮,不就因为它根子长得牢、扎得深吗!”他要求青年们学习这种精神,把自己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在艰苦的环境里经受各种考验。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辉县普遍建立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各级领导班子,一批青年走上了领导岗位。县委热情地培养他们,积极地支持他们工作,组织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安排下,他们有的到农村基层,有的到水库工地,长期深入群众,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炼红了思想,增长了才干。
县革委会委员史国义,是位出身贫农家庭的青年教师。由于文化大革命前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他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县革委会派他到老大难单位百泉公社西王庄大队东王庄生产队去磨练摔打,协助队干部改变那里的后进面貌。史国义在农村四个月,学会了一些农活。有一天,他头戴草帽、淌着热汗回机关,郑永和笑着对大家说:“瞧我们的大学生,脸晒得多黑,有点农民味儿了!”史国义却一把拉他进另外一间屋,焦急地问他:“我还得在农村锻炼多久啊?”郑永和笑着说:“现在不是刚刚开始吗?”接着,郑永和又亲切地对他说:“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一个贫农出身的大学生,竟要急着离开农村火热的斗争生活?这说明你的思想感情跟劳动人民还没有溶合在一起,你不能走!”
这几句语重心长的话使史国义受到很大震动。他又毅然返回农村,回到了火热的斗争中。以后,郑永和又写信鼓励他,关心他的成长,并亲自来到东王庄看望他,同他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村里阶级斗争的动向。慢慢地,史国义在贫下中农中有了知心朋友。经过艰苦的调查研究,他终于弄清了东王庄后进的原因,并且和那里的干部、群众一起,经过细致的工作,解决了这个老大难单位的问题。随着东王庄的革命和生产由后进变先进,史国义的精神面貌也变了。他热情地向组织上申请长期在东王庄安家落户。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郑永和通知他马上收拾行李回县,对他说:“现在有一副重担要你挑,你虽然离开了东王庄,但仍将长期在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上走下去。”
原来,县委决心开展教育革命,新成立一个以抗大为榜样的师资训练班,进行“红生先红师”的训练。县党委让史国义带领一百多名教师深入到贫下中农中去,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深入进行传统教育,经受艰苦奋斗的锻炼。既搞战备演习,又进行山区调查,以进一步改造教师的世界观。后来,县委又在这个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起一所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抗大中学。史国义向旧的教育制度大杀回马枪,成了积极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一员闯将。由他负责的这所学校,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师生们一起造田、种地、盖房,一起学习政治和文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心红志坚扎根农村干革命的青年。
几年来,辉县县委从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选拔干部,在艰苦的环境、激烈的斗争中磨练干部,造就出了一批年轻的革命事业接班人。这些新干部,敢于承担也能够承担重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青年干部张明信担任了县委副书记。几年前,县委让他带领七百名青年干部和学生,进驻乱石滚滚的郊东沟,拦河打坝造良田,为全县树立榜样。张明信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带领青年们放炮炸石,挖坑平基,翻山越岭从崖缝中掏取“鸡窝土”垫地,他的鞋磨穿了底,手挖出了血。这时,林彪反党集团刮起一股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妖风,张明信仍然坚持参加劳动。在修建一座石灰窑时,他一趟又一趟地去背一百多斤重的大石头,每天要背上万斤,走许多路,一连干了三十天。吕巷大队一位老贫农摸着他手上厚厚的老茧感慨地说:“培养这样的接班人,我们信得过。现在有人连毛主席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指示都攻击了,这算啥路线呢?”老贫农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力量,他带领干部和群众开展革命大批判,顶住了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妖风,继续大战郊东沟,终于使四十里长的干河滩全部变成了良田。
青年干部张建清被选拔到张村公社担任党委书记。这是一个新建的公社,条件艰苦。张建清把公社党委搬进村头一个连门也没有的破庙里。县革委会要给他们拨款盖房,有的大队主动要给公社送木料盖办公室。张建清谢绝说:“先治坡,后治窝。”他带领公社干部自己动手,没有大门就用枣圪针编起一道栈门;没有围墙就到河滩拉乱石砌起来;房子少大家就挤在一起打地铺睡觉……。全社干部、群众就用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团结一致大干社会主义,使这个历来贫困落后的地方一跃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辉县的农田基本建设工地是大干社会主义的战场,也是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课堂。几年来,通过学习革命理论,进行实际锻炼,各工地指挥部先后选拔出八百多名一心为革命的“铁疙瘩”,输送到各机关、厂矿和其它基层单位,担任干部、技术员和工人。现在,这批新生力量已遍布辉县各个岗位,他们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生龙活虎般的干劲,推动着全县的革命和生产不断出现新的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不间断的努力。辉县的老干部们,深知党交给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常说:看变化,算时间,越算心里越不安。因此,他们总是自觉地利用各种机会,对青年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希望青年一代接好继续革命的班。有一次,郑永和冒着风雪严寒,带领县直机关的三十多个共青团支部书记,攀登艰险的鸡冠峰,来到石硬、水少、土薄的方山顶上植树,向青年们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附近的解放军官兵要给他们送野营设备和水,郑永和婉言谢绝了。他拿起镢头刨个坑,垒起石头绷上草,对青年们说:“当年,我们在这里就这样盖‘房’”。饭后他拔起一把白草,把饭碗抹得溜光,说:“当年,我们在这里就这样‘洗’碗。”夜晚,大家坐在他周围,听他讲战斗故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为了保卫太行山的一石一草,这里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有多少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一次激烈战斗中,郑永和的战友徐文明和阎玉臣,倒在他的身边;另一个战友姬保吉,为了掩护部队撤退,不幸落在敌人手里,给活埋在县城西关的一眼枯井里……。在石门口,四位革命战士被敌人围在峰顶,他们粮尽弹绝,宁死不屈,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鸡冠峰上,寒风呼啸。青年们含着热泪,等待他说下去。郑永和说:“先烈们不惜流血牺牲,把太行山完整地交到我们手里,要我们把它建设好。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山区面貌虽说有了点变化,但远远比不上大寨和昔阳。想想革命烈士,我感到惭愧……。”说到这里,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停了片刻,他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的斗争,你们要牢记党的光荣传统,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们这一辈完不成的任务,你们就接着干下去,世世代代干下去!”
他的话象一把烈火,在青年们的心中燃烧起来了。
晨曦染红了太行山的群峰。鸡冠峰上的两代人,放眼山上山下,豪情满怀:远望辉县大地,连接着祖国无际的锦绣河山;近看山谷间红旗飘扬,硝烟弥漫,到处是开山炸石的炮声和锤钎敲击声,农田基本建设鏖战方酣。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战争年代革命事业的继续。那一仗就是为了这一仗,那个战争就是为了这个战争。这个战争更艰苦,时间更长,更需要人们前赴后继地战斗。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查看完整版本: [-- 鸡冠峰上两代人——辉县纪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