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他们具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胸怀——记河北省深县县委的老干部爱护和培养青年干部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1月 -> 他们具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胸怀——记河北省深县县委的老干部爱护和培养青年干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1-25 00:00

他们具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胸怀——记河北省深县县委的老干部爱护和培养青年干部

第2版()
专栏:党的生活

他们具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胸怀
——记河北省深县县委的老干部爱护和培养青年干部
老、中、青三结合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在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里,革命的老干部应该具有怎样的胸怀,肩负什么责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共河北省深县县委的老干部们,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打开场子,戏让青年人唱”
文化大革命运动以来,深县各级领导班子普遍实行了老、中、青三结合,县、社、队三级领导班子中的青年干部将近二千名,县委十五名常委中,有八名是青年干部。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革命老干部的责任是什么?这是深县县委老同志经常议论的课题。他们说:“我们这些老同志,要打开场子,戏让青年人唱。”
县委副书记李国强,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一九七三年,原来的县委书记调离深县,李国强和另一个县委副书记、老干部王彦文,主动向上级党委建议,让从基层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干部杨占恒担任了县委第一把手。
杨占恒担任县委书记以后,李国强、王彦文等老干部就从各个方面给他打场子。有一天,县委办公室送来一份文件,请李国强签发。这是一份涉及到全县全局工作的重要文件,本应该由第一把手签发,为什么送到自己这里来?李国强看后心里很不安。他想:事情虽然不算大,但反映出有的同志不重视青年干部的苗头。要给青年干部打开场子,我们这些老同志必须克服那种论资排辈,看不起“儿童团”的错误思想,树立起立党为公的思想,首先做出一个好样子来。
第二天,李国强和县委的老同志一起,来到城东的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两千多位革命烈士,其中,就有他们当年患难与共的战友。李国强同大家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伟大教导,回顾和讨论了党和老一辈革命者对自己培育的过程。县委副书记王彦文向大家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三十多年前,王彦文十四岁就参加了革命,培养他的是一位老区长。后来,老区长不幸牺牲了,二十岁的王彦文当了区长,党组织又派一个老同志给他当副手。在老同志的帮助下,王彦文从领导一个区,到领导一个县,逐渐成长起来。他说:“我们今天的老干部,就是昨天的‘儿童团’。没有当年许多老同志的关怀和帮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长和进步。我们要象过去的老同志对待我们那样,关心今天的‘儿童团’,支持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敢于‘进深山打虎’,‘登大台唱戏’。”王彦文的话在许多老干部的思想上引起了共鸣。大家表示,决心继承先烈的遗志,要满腔热忱地培养革命接班人,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
这件事使全县的老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关心新干部的成长,支持新干部的工作,逐渐在全县形成了风气。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李树林,是个老干部,不久前,他的老下级、新干部宋万春被选拔为县委常委,主管农田水利部门的工作。老李说:“过去他给我当助手,现在我给他当助手,都是革命的需要。我们老同志要希望后来者居上,欢迎青年人超过自己。”
“当的‘车马炮’,想的是全局”
青年干部担任了第一把手,老干部当第二把手,第三把手,甚至当一名普通委员,在这个变换了位置的棋盘上,老干部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深县老干部们遇到的另一个问题。
原来,有人担心,青年人当了“主帅”,老干部成了“车马炮”,起不了多大作用,觉得这个角色不好当。深县县委的老干部们却不这样看。他们“为青年人搭台不晾台,让青年人唱戏不看戏”,既把本职工作干好,又满腔热忱地主动当参谋,帮助年轻的第一把手把担子挑起来。
一九七四年八月,深县一连几天遭到特大暴雨袭击,几十万亩即将成熟的庄稼泡在尺把深的水中。正在衡水地区开会的县委书记杨占恒十分着急。开完会,杨占恒急急忙忙赶回县里。没想到他刚一到家,县委的老干部就把全县受灾的详细情况,以及当前如何排除沥涝,战胜灾害,将来如何整修渠道,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一套完整方案,送到他的手上。原来,当滂沱大雨倾盆而泻的时候,县委副书记王彦文等四位老同志考虑到,这场暴雨会给年青的县委书记增加新的压力。于是他们主动带领机关干部,冒着大雨,深入基层,奔赴田间,查看灾情,追寻水流,勘查涝洼,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具体研究抗涝保丰收的办法,讨论根除沥涝的规划。老干部当的“车马炮”,想的是全局,使杨占恒及时掌握了抗灾斗争的主动权。这一年,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人民,大干苦干,不仅夺得了当年农业生产的好收成,而且开挖整修了一百二十多条排水渠,大大增强了全县防涝抗灾能力。
老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青年干部,使青年干部感到了老一辈的关怀和温暖。他们说:“老干部放手让我们工作,工作遇到困难时,他们‘雪中送炭’,工作得手时,他们‘锦上添花’;有了成绩,他们把红花戴在我们胸前,出了问题,他们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跨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老一辈革命者的心血。”
“树 老 花 新 永 不 谢”
深县县委实行老、中、青三结合以后,县委的一些老干部从实践中看到,文化大革命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这些青年干部身上的许多长处,往往是自己的短处,应该虚心向青年干部学习。他们注意从青年干部身上吸取新的营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永葆革命青春。人们称赞他们是“树老花新永不谢”。
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杜福兴,参加革命三十多年,在深县工作了三十多年,人们称他是深县的“活地理”。他自己也以为对深县很了解,认为深县农业要上去,首先要治服旱、涝、碱。去年春天,县委书记杨占恒深入社队,跑了大半个深县,进行调查研究。回到县委,他拿出许多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材料,指出障碍深县农业大变快上的关键,是有些社队的领导班子,没有很好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能自觉地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因此,要想打赢农业翻身仗,首先就要把各级领导班子的路线搞端正。青年书记的深刻分析,对杜福兴很有启发。他想,原来自己这个“老深县”,对深县的根本问题,并不真正了解,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象青年干部那样,认真学习革命理论,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从此,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注意学习大寨和昔阳的根本经验,提高了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青年干部、县委副书记阎巽卿,到领导岗位后,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农村蹲点包队,调查研究,坚持跟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人劝他:当了县委主要领导,指点指点就行了,劳动多点少点不要紧。他说:“干部离开了群众,离开了劳动,就象鱼离开了水,就会变质变修,这可是一件大事。”县委的老干部从这件事上,联系到自己过去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执行了错误路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群众的批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劳动,思想上沾染了资产阶级的灰尘,在不少问题上,违背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愿。这样,他们就从青年干部身上,受到了新的启示。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他们具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胸怀——记河北省深县县委的老干部爱护和培养青年干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