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花万朵——喜看全国舞蹈调演部分节目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3月 ->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花万朵——喜看全国舞蹈调演部分节目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朝华 1976-03-30 00:00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花万朵——喜看全国舞蹈调演部分节目中

第3版()
专栏: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花万朵
——喜看全国舞蹈调演部分节目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 朝华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共产主义的幼芽”,是亿万劳动人民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如烂漫的山花开遍祖国大地。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应该运用一切艺术手段,去尽情地讴歌它。在这次全国舞蹈调演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了许多演出代表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满怀激情地创作和表演了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许多新节目。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教育革命、卫生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现实斗争生活,为今后创作这方面的文艺节目,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热情歌颂无产阶级占领教育阵地、工农兵登上大学讲台的舞蹈节目,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教育战线出现的新生事物和深刻变化。根据安徽优秀民歌手殷光兰同志的同名诗歌改编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讲台》,描绘了旧社会被踩在脚下的童养媳,解放后虽然进了大学,但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迫害下,又被赶出校门;文化大革命后,在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指引下,“大学聘请民歌手”,她不但重返大学,并且登上了社会主义大学的讲台。舞蹈采用这一典型事例,深刻揭示了路线决定一切的伟大真理,热情歌颂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这个节目的舞蹈艺术,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批判地吸收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凤阳花鼓”和“花鼓灯”的舞蹈素材,并同芭蕾舞的某些技巧结合,创作出了崭新的、典型化的舞蹈语汇。如表现贫下中农登上大学讲台的革命自豪感时,舞蹈吸收了男性舞蹈动作中的快速旋转、微侧后扬身、“双拐弯”等比较开朗豪迈的动作,表现了“毛主席送我上讲台,叫我怎么不歌唱”,“无产阶级占阵地,看我工农创未来”的无比自豪的感情。由于舞蹈语汇来自民间,经过改造和出新,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有较浓厚的地方风格。伴奏音乐,以“凤阳花鼓”的曲调为基础,充分发挥了“花鼓灯”打击乐的作用,加强了欢庆解放的热烈气氛,和忆苦的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紧密地配合情节的开展,起到了深化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
用舞蹈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歌颂新生事物,编导者必须全心全意地“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做好“了解人熟悉人”这个“第一位的工作”,才能抓住新生事物的本质,探索出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好地起到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苗族双人舞《聋哑妹上学了》的创作人员,在贵州铜仁地区长期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耳闻目睹了许多聋哑儿童在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下,缺医少药,得不到治疗,过着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的痛苦生活。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后,解放军医疗队开进了苗族山寨,赤脚医生不断成长,许多聋哑人象“千年铁树开了花”,获得了新生。他们第一句话喊出了“毛主席万岁!”这个节目的作者摒弃了一般化的表现手法,在舞台上既不表现扎针喝药,也不出现医生,用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艺术手法,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它选取阿妹病愈后爷爷送她上学这一片段,通过对阿妹迅跑、欢快地载歌载舞、满怀激情去上学的生动描绘,谱写了一曲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的热情赞歌。令人难忘的是舞蹈的结尾:当阿妹进入课堂后,爷爷在窗外侧耳聆听阿妹和同学们高声朗读“毛主席万岁”的声音。爷爷激动得热泪盈眶,阿妹双手捧着显出有毛主席画像的课本,递给爷爷看,顿时舞台上灯光通亮,响起了嘹亮的
《东方红》音乐,使舞蹈在充满革命激情的高潮中,意味深长地揭示出:有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聋哑人才能获得新生,放声歌唱。这一细节的描绘,富于艺术感染力,是深化舞蹈主题思想的有力一笔。阿妹的舞蹈,作者力求做到形体动作和内心世界的统一。一方面打破地区风格的局限,吸收了节奏欢快有力的黔东南的“踩鼓舞”素材和铜仁地区的松桃花鼓动作加以揉合,创作了比较清新、挺拔的舞蹈动作。另一方面,则从生活中提炼创造新的舞蹈动作,如听歌、吹叶、打鼓动作等。此外,也吸收了芭蕾舞的托举等技巧并加以民族化。因此,舞蹈动作突破了过去芦笙舞“踩歌堂”和“古瓢舞”等动作幅度小、气质旧的缺点,带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较好地表现出了阿妹上学时兴高采烈的情绪和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阿妹的主调音乐,是用贵州黄平苗族民歌为基调创作的,音调起伏跌宕,体现了阿妹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和病愈后能去上学的激动感情。在阿妹回忆往事的一段舞蹈中,从情节需要出发,用了苗鼓独奏,节奏由慢而快,富于变化,表现出了阿妹完全恢复听觉之后欣喜若狂的欢乐心情。
藏族三人舞《边疆把根扎》,是从又一侧面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新作品,是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战歌。它描写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后,江南某部复员战士,为了缩小三大差别,决心和旧传统观念决裂。他不留恋大城市和条件优越的江南鱼米之乡,自觉要求奔赴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西藏农村安家落户,受到了翻身农牧民热烈的欢迎和爱戴,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复员战士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和远大革命理想。这个舞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在表现藏族人民欢迎复员战士时,舞蹈淳朴多姿,热烈欢快。翻身农奴和复员战士手挽手、肩并肩共同欢跳的“踢踏舞”,豪迈奔放,粗犷健美。这个题材新、思想新、风格新的短小舞蹈,体现了“民族不同阶级亲,语言不同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和各民族共同建设边疆的坚强决心。
此外,如《老矿工上讲台》、《毕业归来》、《育苗》、《贴心人》、《养猪姑娘》、《送女务农》和《草原红鹰》等节目,也都是一曲曲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热情赞歌。
这次全国舞蹈调演,涌现了一批新的作品,出现了一批新生力量,呈现出一派“旧貌变新颜”的大好景象。也有些节目还存在没有充分发挥舞蹈艺术表现力、过多地借助于音乐伴唱和舞台美术等手段的缺点,有的舞蹈语汇不够丰富。但这都是前进中的缺点,不难克服。我们相信,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革命文艺工作者必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新舞蹈来。(附图片)
安徽省演出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讲台》,反映教育战线上出现的新生事物。
苗地 速写


查看完整版本: [--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花万朵——喜看全国舞蹈调演部分节目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