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反映教育革命的舞蹈欢呼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3月 -> 为反映教育革命的舞蹈欢呼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华山 1976-03-30 00:00

为反映教育革命的舞蹈欢呼

第3版()
专栏:

为反映教育革命的舞蹈欢呼
北京大学中文系工农兵学员 张华山
在教育战线深入开展革命大辩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我们有机会看了全国舞蹈调演的部分节目。对其中一些以教育革命为题材的舞蹈,我们特别感到亲切、兴奋。
山东省演出的独舞《老矿工上讲台》,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这个新生事物,展现了工人阶级登上讲台的雄姿。它通过老工人用一盏小煤油矿灯——这个在解放前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见证,在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讲台上抚今追昔、教育青年的情节,向观众表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才使被压在地底下的“煤黑子”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才使工人阶级登上了上层建筑领域,占领了学校这个资产阶级的“世袭领地”。这一切,文艺工作者运用了独舞这种最擅长抒发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当老工人诉说小煤油矿灯的故事时,采用了大弓箭步的舞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解放前煤矿工人“口衔油灯爬陡坡,千斤煤炭用背驮,工头背后甩皮鞭,矿工心中燃怒火”的情景。当表现文化大革命中工人阶级登上了上层建筑领域时,老工人的舞蹈吸收了山东民间鼓子秧歌舞的精华,加上灯光变幻、音乐烘托,与前段舞蹈形成强烈对比:前者一步一颤,艰难困苦,悲痛愤怒;后者热烈粗犷,矫健挺拔,英姿焕发。两个时代,两种形象,展示了工人阶级登上上层建筑领域、领导学校的历史必然性,有力地驳斥了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攻击教育革命的奇谈怪论。
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出的独舞《备课》,安徽省演出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讲台》,也都是从这个角度来反映和歌颂教育革命的好节目。但是,它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大不相同,在舞蹈语汇、立意、布局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而天津市歌舞团演出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大学》,吉林省演出的双人舞《小鹰又飞回来了》,江西省演出的独舞《共大学生回乡来》,四川省演出的独舞《新教师》,浙江省演出的三人舞《大学毕业回山村》,贵州省演出的双人舞《毕业归来》等节目,则是从工农兵上大学、大学毕业当农民等侧面来反映和歌颂教育革命的成果的。它们用各自特有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法,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工农兵学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同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崭新的思想风貌。这些舞蹈,都较注意发挥各自地方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各自的主题,塑造了工农兵学员的生动形象。
还有一个使我们难忘的节目,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歌舞团演出的双人舞《山村巡教》:一位青年女教师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瑶山巡回教学,在为森林了望台的瑶族女学生结合生产教算术课时,远处冒起了浓烟。女教师误认为是山火,要去报告火情。瑶族女学生拦住老师,说明浓烟是烧火地产生的,不是山火。这时舞台上出现了位置对换:老师坐在学生原来听课的地方,虚心听取学生讲解防止山火的常识。这一生动的细节,立意新,构思巧,歌颂了“官教兵,兵教官”的新型师生关系,反映了教育革命深入发展的另一个可喜的侧面。
看了以上这些节目,我们工农兵大学生深受感动和鼓舞,感谢各地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用舞蹈这种艺术样式,从不同侧面歌颂了教育革命这个新生事物。你们反映的正是我们的斗争生活,你们表达的正是我们的心愿和理想。文化大革命前,在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统治下,舞蹈表现的总是才子佳人、谈情说爱、花鸟鱼虫之类的轻歌曼舞。今天,你们以阶级斗争为纲,歌颂文化大革命,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使舞蹈艺术“旧貌变新颜”。我们期望你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教育革命的作品来,鼓舞广大革命师生坚决回击右倾翻案风,将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查看完整版本: [-- 为反映教育革命的舞蹈欢呼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