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教育革命的一朵新花——记清华业余大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5月 -> 教育革命的一朵新花——记清华业余大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5-30 00:00

教育革命的一朵新花——记清华业余大学

第3版()
专栏:

  教育革命的一朵新花
  ——记清华业余大学
在清华园,有一所深受广大工农兵欢迎的业余大学。这是一所冲破党内资产阶级重重阻力而产生的新型大学,是教育革命百花园中开出的又一朵新花。它对于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宏大队伍,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对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重要的意义。五月二十二日,在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高潮中,业余大学的第一届学员胜利毕业了。毕业前夕,他们怀着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胜利喜悦,带着教育革命的累累硕果,向党表示:我们来自工农,永做工农,永远和普通劳动者划等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清华业余大学是在去年三月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朝阳农学院的先进经验中诞生的。它是清华大学贯彻执行毛主席“七·二一”指示,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工厂和农村的实际需要,设有普通机械、电工、自动化、汽车、焊接、热处理、铸工、锻压、化工、环境保护等十个专业。一千四百多名学员,来自北京市的一百七十多个工厂和人民公社,绝大多数是工人、贫下中农,其中不少是十年以上工龄的老工人。他们不脱离生产劳动,每周利用两个晚上和一个下午学习;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听辅导课,搞调查研究,讨论问题等等;学校教员,除一部分本校专职教师外,还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当兼职教师。
毛主席指出:“不斗争就不能进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业余大学创办的一年,就是同走资派斗争的一年。一年来,这所大学顶着邓小平刮起的右倾翻案风前进,迎着阶级斗争的风浪成长。走资派和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对清华办业余大学,他们说什么“业大是办不好的,坚持不下去的”,“办业大没有必要”,妄图把业余大学这个新事物扼杀在摇篮中。清华大学党委认为,要不要办业余大学的斗争,其实质是要不要缩小三大差别,要不要打破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的垄断,要不要在上层建筑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重大原则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这场斗争,党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工厂、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广大工农兵非常欢迎这种既能学习,又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班组群众的办学形式。就在创办业余大学的消息传开后的短短三四天内,便有一百二十多个工厂的两千多名工人报名上学。直到开学半年后,有些单位还不断要求增加学员,不少学员自带马扎来听课。学校附近的工厂,反应更是强烈,他们说:“清华大学和我们是近邻,但是,文化大革命前,一条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把我们隔开。现在,清华大学的大门真正向工农兵敞开了,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业大开办不久,一个老工人在学习情况调查表上写下了七个大字:“业余大学就是好!!!”广大工农兵的热情支持,使清华大学党委更加坚定了办好业余大学的决心。他们坚定地说:“历史是奴隶们创造的。过去,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劳动人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利,这是历史的颠倒。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使文化知识回到劳动人民的手中。”
业余大学应当办成什么样子?用什么思想指导办业余大学?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也充满了斗争。业余大学开学后,邓小平刮起了右倾翻案风,清华大学个别走资派提出“业余大学还是要从基础课讲起”,“不能结合政治和生产任务进行教学”,社会上也有人煽风说:
“上业余大学一不能提工资,二不能算资历,三不能摆脱体力劳动,上这个大学,有什么好处?”他们的险恶用心,就是想把业余大学引上修正主义邪路。但是,广大师生识破了走资派的阴谋,愤怒地说:“按照他们这一套办业余大学,和过去修正主义路线下办的旧‘夜大’有什么区别?”旧清华办的旧“夜大”,招收的都是中技和高中水平的学生,用“智育第一”、“读书做官”等修正主义黑货毒害学生,用资产阶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资产阶级奴化教育。它是资产阶级专无产阶级政的一部分。
以旧“夜大”作为反面教材,广大师生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坚持把业余大学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把学员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业余大学学员、第三建筑公司的老工人杨金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批判了旧教育制度。文化大革命前,杨金龙为建设大学盖了十几年房子,清华大学盖主楼就有他参加。可是别说上大学,有些学生碰见他,竟捂着鼻子绕道走。更使杨金龙气愤的是,旧大学培养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工厂企业搞技术垄断。有一次,杨金龙拾到一份计算电动机电流的公式草稿,一个旧大学培养的技术人员为了不让他看,抢过来就撕掉,还把另一份草稿放在嘴里嚼碎。当时,杨金龙并不明白,为什么解放十几年了,还会出现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情?经过文化大革命,他才明白了:这是因为刘少奇、邓小平推行的一条修正主义路线,在教育阵地上,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旧大学成为培养资产阶级精神贵族的场所。现在,杨金龙已经成为清华业余大学的主人,他听到修正主义的奇谈怪论时,愤怒地反驳说:“我们上业余大学,不是为了领文凭,不是为了长工资,而是为了劳动人民知识化,为了掌握更多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广大师生自觉地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他们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把转变学员的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阶级斗争当作主课。业余大学紧密结合现实斗争,组织学员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并且要求学员积极参加厂校的政治斗争,定期向本单位党组织和工人群众汇报思想,做到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始终在广大工人群众的帮助和监督之下,迎着斗争的风雨锻炼成长。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广大学员积极投入这场斗争,深入批判邓小平及其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
业余大学坚持“教育要革命”的方向,坚持开门办学,根据学员一面生产,一面学习的特点,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热处理专业组成小分队,到学员所在工厂,结合生产任务进行教学,边学习,边解决生产问题。铸工专业让学员带着本厂的生产问题来上课,引导学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机械专业根据工厂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组织教师下厂“会诊”,下厂备课,送学上门。这样,业余大学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机动灵活,既有“官教兵”,又有“兵教官,兵教兵”。他们把业余大学办成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阵地,工业学大庆经验的推广站,先进技术的交流站。广大学员深有感触地说:“这种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法,学的东西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用得上,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为工厂解决了实际问题。”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坚持“教育要革命”的方向,保证了业余大学学员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他们拆掉了“读书做官”的梯子,破除“知识私有”的旧传统观念,毫无保留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抓革命,促生产。一年来,听了政治课,在厂里进行理论辅导的学员有三百七十多人,听讲人数达两万一千五百多人次。在厂里讲业务课的学员有三百四十多人,听讲人数达七千三百七十多人次。去年,当邓小平抛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时,业余大学正在上“鞍钢宪法”课。机械班青工学员李宁,同老工人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把“三项指示为纲”和“鞍钢宪法”加以对照,明确地向所在单位的领导提出:“应当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贯彻执行‘鞍钢宪法’。”在党支部的支持下,他们勇敢地抵制了右倾翻案风。李宁所在的单位是一个只有二十多名职工的物资经理部仓库。为了改变这个单位的繁重体力劳动,他带头搞技术革新,先后搞成了土吊车、皮带运输机、土汽车,为改变本单位面貌做出了贡献。铸工班一位学员,发现有人以技术问题不好解决为借口,想私自压缩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去生产利润高的产品。他敏锐地感到,这是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表现,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同时,他和其他工人一道改革了旧的生产工艺,保证了国家生产任务的完成,坚持了社会主义企业的正确方向。一年来,业余大学的学员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搞了三百一十八项技术革新,其中一百七十九项已用于生产。为什么他们能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学员们说得好:“业余大学从生产第一线招收学员,学习时不脱离三大革命运动的斗争实践,毕业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来,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毕业后不做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精神贵族,永远做一个普通劳动者。”
业余大学的发展,促进了清华大学的教育革命。它不仅完全打破了旧大学的那一套修正主义的招生和分配制度,而且从教材到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清华大学普通班的开门办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业余大学的创办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思想改造,教师们深入工厂,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思想面貌变化很大。有一位教师在文化大革命前,曾参加过旧“夜大”的教学,那时,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下,进城上课,要有车接车送,教了几年书,从来没有到过工厂。这次,他通过不断的下厂实践,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自觉地在斗争中改造世界观,和工人一起研究生产新课题,搞技术革新。广大工人说:“有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才有这样的教师。”
目前,清华大学正在总结教育革命的经验,包括业余大学提供的宝贵经验,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将全校教育革命推向新的高潮。 本报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教育革命的一朵新花——记清华业余大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