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坚如磐石的”背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6月 -> 在“坚如磐石的”背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6-29 00:00

在“坚如磐石的”背后

第6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在“坚如磐石的”背后
苏修头目们有个口头禅,叫做“坚如磐石的”。他们经常用这个形容词来装饰苏修内部的“团结”。据他们说,他们的党、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军队以及他们那里的民族关系等,不但都是“团结的”,而且还是“坚如磐石的团结”哩!其实,这完全是掩盖苏联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廉价宣传。
尽管苏修对苏联劳动人民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消息加以严密封锁,“家丑不许外扬”,但西方报刊还是不时透露出一些真情。就在大讲“坚如磐石的团结”的二十五大开场的当天,据报道,列宁格勒某工厂的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后来受到军警的野蛮镇压,“罢工的领导者们统统被逮捕”;列宁格勒有的青年学生散发传单,号召进行一场“新的革命”;莫斯科附近一个监狱里的政治犯们发表绝食声明,抗议对他们的迫害和“非人道待遇”;格鲁吉亚首府的政府大楼被炸,当地一些官员的别墅被烧……这对苏修的“坚如磐石的”统治实可谓绝妙的注释。
苏修总头目勃列日涅夫在二十五大的报告中,特意举出二十五大前举行的地方党代会为例,来说明他那个党的“队伍坚如磐石的团结”。实际上,他自己心里最明白,这些会议上的矛盾和分化是何等剧烈。仅就苏修报刊透露的情况统计,在除俄罗斯联邦外其它十四个加盟共和国中,本届党代会选举结果与五年前的上届党代会相比,各共和国党中央委员平均撤换了百分之四十八点六,其中在五个共和国分别撤换了百分之五十一至七十八;十三个加盟共和国的中央局委员平均撤换了百分之四十二,其中在三个共和国分别撤换了百分之六十七、八十二、八十九。这样大规模的清洗,在苏修党内并不是新鲜事,而是连续不断的。这些在一次又一次的大清洗中被排挤掉的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中,绝大多数都被指责为“民族主义分子”。苏修前政治局委员、乌克兰党中央前第一书记谢列斯特就是因此被废黜的。这就是苏修党和国家的“坚如磐石的团结”的背后所呈现出的一副鲜明的图景。
勃列日涅夫还举出“劳动人民来信的数量越来越多”,来证明劳动人民“对党的政策的支持”。但苏修统治集团中的另一个头目却揭穿了勃列日涅夫的谎言,他透露说:“使我们感到不安的是,最近,领导机关收到的诽谤信越来越多了。”尽管此人把苏联人民对苏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控诉、不满和抗议硬说成是“诽谤”,但他却部分地暴露了在“坚如磐石的团结”的背后隐藏着的实况。
苏联的军队,是全靠法西斯强制措施维持的武装集团,但广大官兵同苏修统治集团的关系也远不是什么“坚如磐石的”。人们记得,工兵中尉伊林在红场向勃列日涅夫等人的车队开枪射击,“争取政治自由战士联盟”等军中造反组织的出现,里加核潜艇水兵为反对出兵侵捷举行哗变等,近几年连续不断。最近,一次新的军人哗变事件又传遍了世界:去年十一月,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装备有核导弹的大型驱逐舰”上的水兵“把舰长等军官锁进房间里”,把军舰“驶向公海”,准备逃脱苏修的统治。苏修当局闻讯调动海、空军力量进行截击、轰炸,击毙五十多名水兵,其余哗变者被投入了监牢。
至于新沙皇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所引起的苏联各民族的强烈反抗斗争,事实就更多了。据报道,被苏修关进集中营的一百多万“犯人”中约有一半是所谓“民族主义分子”。仅此一项,就足以说明苏修统治集团与各民族之间的“坚如磐石的”关系了。
为了进一步展示在“坚如磐石的”背后那副西洋景,就用得着苏修头目们的另一个口头禅,就是“格格不入的”。它与“坚如磐石的”含意完全相反,但却经常在同一篇讲话或文章中被运用,前头讲一通“坚如磐石的”,后头则攻击一通“敌对意识形态”、“民族主义”、“破坏法纪”、“反社会行为”、“消极情绪和漠不关心态度”等这些同他们的社会“格格不入的”现象,有时还说这些现象“大肆泛滥”。是的,坚持马列主义的革命者同社会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意识形态确实是“格格不入的”;要求维护民族利益同大俄罗斯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是“格格不入的”;苏联劳动人民的反抗和勃列日涅夫集团的法西斯统治更是“格格不入的”。这些同苏修的统治“格格不入的”现象既然早已“大肆泛滥”,足见勃列日涅夫之流所说的“坚如磐石的团结”同他们自己承认的这些客观事实也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之间是没有什么“团结”可言的,有的只是各种形式的阶级对抗和斗争,超阶级的所谓“团结”是不存在的。在已经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苏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与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之间存在着的只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苏修的反动统治只能靠法西斯专政来维持。如果没有不断扩充和强化的军队、警察和特务机关、监狱、集中营、“精神病院”和大批的所谓非专业性质的专政机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一天也保不住的。即使在克里姆林宫统治集团内部,也是充满着派系和个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互相利用又互相排斥的明争暗斗。所谓“坚如磐石的团结”云云,只能是列宁早已戳穿了的修正主义的市侩们的“唯心主义的或骗人的空话”(《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选集》第3卷第668页)。


查看完整版本: [-- 在“坚如磐石的”背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