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迎着风雨扎根 浴着阳光成长——记归国华侨下乡知识青年林淑娘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7月 -> 迎着风雨扎根 浴着阳光成长——记归国华侨下乡知识青年林淑娘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7-29 00:00

迎着风雨扎根 浴着阳光成长——记归国华侨下乡知识青年林淑娘的事迹

第3版()
专栏:

迎着风雨扎根 浴着阳光成长
——记归国华侨下乡知识青年林淑娘的事迹
在山东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一位意气风发的女青年登台发言,用自己扎根农村八年来成长的事实,批判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反动罪行,表示决心走一辈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她就是归国华侨、下乡知识青年林淑娘。
林淑娘出生在贫苦的华侨家庭。一九六六年,在祖国的关怀下,她从印度尼西亚回到了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党组织把她安排在山东烟台市第一中学读书。
一九六八年夏天,林淑娘高中毕业时,党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学校领导为了照顾华侨,决定让她留在城市工作。是下乡还是留城?一连几天,她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光辉著作,心胸豁亮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反修防修、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自己是在国外长大的,能到祖国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学习锻炼,能为祖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力量,这是多么幸福啊!经过林淑娘再三申请,领导批准了她上山下乡的要求。
一九六八年秋天,林淑娘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来到山东省文登县宋村公社西海庄大队插队落户,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这年冬天,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林淑娘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反复领会着“很有必要”的深刻含意,更加自觉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她请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讲家史,不断增强对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贫农社员于文明,旧社会被逼到国外卖苦力,还养不活一家。他妻子月子里没有吃的,连同婴儿活活饿死。贫下中农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使林淑娘更加痛恨万恶的旧社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更加热爱贫下中农。
林淑娘干得更欢了。她自觉在艰苦劳动中改造思想,磨练意志。插秧累,她争着插秧,拉耧苦,她抢着拉耧。小麦下种前,社员们起早贪晚往地里运肥。林淑娘推起小车跑在前,五尺车袢不下肩。队长见淑娘汗水一个劲地往外冒,怕累坏了她,要她去休息。淑娘回答说:“劳动那能不流汗。我也不是潮头浪花,摔打摔打会更硬棒。”林淑娘就是凭着这样一股革命热情,这样一种拚命精神,炼就了粗壮的双手,火红的心。
共同的战斗生活,使林淑娘与贫下中农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她深深地爱上了祖国的农村,爱上了西海庄的贫下中农。贫农于大爷看场没有蚊帐,林淑娘把自己的蚊帐送给了于大爷;曲希莲大嫂因病住院,撇下三个孩子,林淑娘日夜为她料理家务;林淑娘还把自己的钱放在上级发下的救济款里边,一起分给五保户。贫下中农都说:“淑娘真是和贫下中农的心贴在一起了。”
林淑娘虚心学习、刻苦磨练,在广阔天地里健康成长。一九七○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的阳光沐浴着她天天向上,茁壮成长。
林淑娘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扎根还是“拔根”的严峻考验。
一九七○年底,林淑娘从外县开会回来,一进村贫下中农就告诉她:“上级调你去当工人了。”林淑娘想:在上山下乡的道路上,自己刚刚迈出了第一步,怎么能就离开贫下中农呢?她找到大队党支部书记要求留在农村,得到大队党支部的支持。林淑娘又给地委、县委领导写信,表示坚决扎根农村干革命。一九七一年春天,贫下中农推荐淑娘上大学。有的“好心人”对淑娘说:“当工人你没走,这回你可别错过机会。将来大学毕业,找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林淑娘说:“我现在的工作就很称心如意。把上大学看成是脱离农村和当干部的门路,是孔老二‘学而优则仕’的老路,俺不走。”她认为自己虽然经过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有一些提高,学会了一些生产技术和劳动本领;但是,还很不够,自己应当留在农村,继续接受再教育,让有实践经验的贫下中农子女去上大学。她决定不上大学。可是不久,林淑娘还是接到了入学通知书,大学的老师也要来领她走。林淑娘恳切地对领导说:“对于我这个在国外生长的青年,农村是一所更重要的大学。让我留下继续学习锻炼吧。”党组织再次批准了她的要求。林淑娘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在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培养下,她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积极带领广大群众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度,队里有的干部把大队的拖拉机派出去搞运输赚现钱,影响农田建设。林淑娘知道后,在支委会上尖锐地指出:“开车要看路,干社会主义可不能盯钱不看线,拖拉机要沿着社会主义的正道走。”打那以后,拖拉机又奔驰在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林淑娘批资本主义是先锋,干社会主义是闯将。西海庄的村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海滩。林淑娘和支委们冒着风雪制定围海造田的规划。工程开始后,她日夜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使西海庄的山河换了新颜。一条拦海大坝巍然屹立,五百亩亘古海滩,如今稻谷飘香;凹凸不平的盐碱地,变成了平展展的大寨田;人工开挖的池塘里,鱼蹦虾跳;全大队粮食产量翻了一番,跨过了千斤关。每当谈起这些变化,贫下中农都赞扬说:“俺西海庄能有现在这个样,淑娘不知流了多少汗。”
一九七三年,林淑娘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大,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那难忘的时刻,林淑娘热泪盈眶。她想起了自己在国外的苦难生活和回国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迅速成长的鲜明对比,力量倍增,决心不辜负毛主席他老人家对革命青年的无限希望,用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革命青年的“理想之歌”。
第二年春天,中共山东省委公布了林淑娘担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职务的决定。职务高了,地位变了,林淑娘坚持不脱离劳动,不脱离贫下中农,不拿工资记工分,立志做一名普通劳动者。一次,林淑娘从省城开会回来,刚进村口正遇到青年割草积肥。她袖子一捋,裤角一挽,二话没说,就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和青年们一起挥镰割草。林淑娘常说:“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我们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放松劳动。”几年来,她坚持把生产大队当作她的“根据地”。林淑娘除了开会,一有时间就回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大队的工作,她安排在晚上做,从不影响干活。贫下中农看她身体弱,安排她干轻活,林淑娘却总是脏活累活争着干。
林淑娘在婚姻问题上,也为广大知识青年作了榜样。一九七四年,她与邻近公社的一位贫农社员订了婚。贫下中农夸她说:“省里干部爱上了庄稼汉,真是把根扎在农村了。”
去年秋天,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的时候,一股“拔根”邪风也吹到了这里,有些知识青年又重新回城了。这时,在林淑娘的婚姻问题上,也展开了一场斗争。有人忽儿在西海庄大队制造谣言,说林淑娘的未婚夫感到“门不当,户不对,要散伙了”;忽而又跑到淑娘未婚夫的村里散布什么:“淑娘经常东跑西颠在外面开会,结婚后那能料理家务”,企图破坏她的婚事,迫使林淑娘离开农村。林淑娘敏锐地觉察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她从眼前有些地方出现的“拔根”现象,围绕自己婚事出现的风波,想到刘少奇、林彪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罪行,认识到这场斗争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在知识青年问题上的反映。林淑娘迎着风浪把根扎,立志务农不动摇。今年春节,她在农村结了婚,安了家。结婚那天,贫下中农象给自己的亲生儿女办喜事那样高兴。林淑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击了右倾翻案风。
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林淑娘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
“就在共产党内”的重要指示,使她懂得了,在扎根与“拔根”问题上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还要长期继续下去。她决心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同走资派斗到底,用扎根农村的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本报工农兵通讯员(附图片)
陕西省咸阳地区下乡知识青年周荣光和王元成决心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干一辈子革命。 本报通讯员摄


查看完整版本: [-- 迎着风雨扎根 浴着阳光成长——记归国华侨下乡知识青年林淑娘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