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革命现代京剧在日本——记中国上海京剧团访日演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7月 -> 革命现代京剧在日本——记中国上海京剧团访日演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7-30 00:00

革命现代京剧在日本——记中国上海京剧团访日演出

第5版()
专栏:东京通讯

革命现代京剧在日本
——记中国上海京剧团访日演出
白浪滔天的东海是千百年来中日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悠久的两国文化交流传颂着许多友谊佳话。今年五月中旬至六月底,中国的革命现代京剧首次在日本演出,受到日本人民热烈欢迎,为中日文化友好往来增添了崭新的篇章。
(一)
不少日本朋友熟悉中国传统的艺术,但有更多的日本人民渴望了解以革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文艺革命取得的光辉成就,亲眼看看中国革命现代京剧的演出。因此,上海京剧团在日本东京等八个城市演出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全剧、《审椅子》、《津江渡》短剧和《磐石湾》选场,在日本观众中引起了亲切的共鸣、热烈的反应。在剧场里,通过演员表演和同声翻译,台上台下感情交融,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伏。演出结束时,演员谢幕往往达七、八次之多。演出不仅场场满座,而且常常加座。有的观众冒雨前来观看,有的远道而来。在北九州,一位住在宫崎县的日本朋友开了六个小时的汽车,翻山越岭赶到剧场。一位两腿瘫痪的老人,由他的亲属背到剧场看演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村冈久平,深为这种盛况所感动。他对上海京剧团的成员说:“你们国家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胡说什么革命样板戏没有人看。你们在日本的演出非常成功,这证明革命样板戏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智取威虎山》剧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杨子荣,以其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对敌斗争的英勇机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赞赏。当杨子荣从野狼嗥手中缴获惯匪座山雕垂涎已久的“秘密联络图”,返回驻地与参谋长商议袭敌之计时,场内一片肃静。而当杨子荣斗志昂扬地高唱“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时,全场发出热烈的掌声。一位从事工会工作的日本朋友被杨子荣光彩照人的形象所感染,发表了这样一段感想:“《智取威虎山》象一部瑰丽的革命诗篇,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从杨子荣、小常宝等英雄人物的英勇斗争及全剧的情节,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气魄、军民团结一致的力量和中国人民矫健的前进步伐。”广岛一位十七岁的学生万东隆弘曾看过《智取威虎山》影片五次,这次又亲眼看了这个革命现代京剧。他在给上海京剧团的信中,欢呼“革命京剧万岁!”日本朋友这些充满对中国人民友好感情的话,是对中国人民的有力支持。
许多日本朋友通过观看演出,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和文艺革命的了解。日本戏剧评论家石泽秀二在二十年前看过旧京剧,这次他又看了革命样板戏。他把两者作了对比后评论说:“你们现在的京剧的确不是京剧的改良,而是京剧的革命……它以革命思想为基础。”日本著名的歌舞伎演员河原崎长十郎赞扬京剧革命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赶下舞台,使工农兵成为舞台的主人。他说:“旧京剧是反映旧时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腐朽没落生活的。而经过文化大革命锤炼的革命京剧样板戏,则是根据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塑造了新时代的英雄人物。”
革命现代京剧受到日本人民热情支持的盛况,除了在剧场中处处可见之外,一些日本朋友学唱革命样板戏也是生动的说明。大阪古琴演奏家吉冈,听过唱片《智取威虎山》中的选曲《共产党员》,非常喜爱这段唱腔。在大阪的欢迎集会上,她在古琴的伴奏下,演唱了这个选段,博得了与会者七百多人的赞赏。东京中国语研修学校的一年级学员、工人大友泰一和他的同学植松信晴,在上海京剧团到达东京前一个月就相约学唱革命样板戏。大友白天学习中文,练习演唱,夜里还要到一家公司去做工。六月十日下午,上海京剧团的演员同学习中国语的五百多位朋友联欢时,大友和植松上场演唱,另有十二名同学伴唱。演出结束时,上海京剧团同志同他们热烈握手,合影留念。
(二)
在近五十天的访问演出期间,上海京剧团同日本艺术界的朋友们广泛地进行了交谈、联欢。他们有的是新朋,有的是故知,人民的友谊把他们团结在一起。
京剧团访问大阪时,正值大阪—上海结为友好城市的两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上海京剧团乐队全体成员,同日本关西地区的艺术家举行座谈会。七十一岁的山崎旭萃是位弹奏琵琶的老艺人。她用中国唐朝传入日本的五弦琵琶,演奏了日本传统的歌曲。双目失明的筝演奏家须山知行,演奏了根据唐朝古典乐曲改编的日本乐曲《春之海》。这些演奏,使人们缅怀古代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深感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最后,日本朋友把日本艺术界最高的礼品——舞扇,赠送给中国朋友。在日中友好协会(正统)京都府本部举行的欢迎会上,齿轮座剧团的朋友们远道从山口赶来,同上海京剧团的成员促膝谈心,畅叙友谊。杉村春子等曾经访问过中国的日本话剧界老朋友们,在演出的百忙中抽出时间,同中国演员们欢聚。河原崎长十郎等日本歌舞伎界的朋友们,同上海京剧团的同行们联欢,显得格外亲热。
在名古屋,上海京剧团访问了为日中友好作出贡献的已故后藤钾二先生创办的名古屋电气学园,受到后藤夫人和儿子后藤淳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校师生职工的热烈欢迎。在联欢会上,曾经访问过中国的名古屋电气高中学生吹奏乐团,为中国客人演奏了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乐曲。从名古屋回到东京的当天下午,京剧团又同中国人民早已熟知的松山芭蕾舞团联欢。这个团的著名演员山崎敬子扮演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喜儿,在上海京剧团演员唱着《北风吹》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这个动人的场面,充分表现了中日两国艺术界朋友的深情厚谊。日本归还北方领土促进会的坂本德松,代表松山芭蕾舞团赞助会前来欢迎上海京剧团。他表示,今后要坚决高举反霸的旗帜,为早日归还北方领土而斗争,同时要为日中友好而斗争。
上海京剧团六月七日到东京都八王子市访问新创作剧团时,受到剧团男女老少的热烈欢迎。这个剧团正在北海道演出的演员们,也赶回来同中国朋友相见,并为中国朋友们表演了北海地区广为流传的《拉网小调》。幕启后,只见“北海丸”渔船从根室港出发,行驶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渔民载歌载舞,捕捞鱼蟹。但是“北海丸”却不能驶近清晰可见的齿舞、国后、色丹和择捉等岛屿附近的海域。因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霸占着这些岛屿。浩瀚的海面上顿时狂风四起,波浪翻滚。“北海丸”的渔民们,紧紧拉着渔网,凝望那渗透着日本人民劳动血汗的北方四岛。这时,舞台上出现了“誓将归还北方领土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巨幅标语。充满激情的歌舞,表达了日本人民收回日本固有领土的坚强决心。
上海京剧团还访问了日本制铁公司八幡制铁所等工厂、农村、学校,为日本的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们表演节目,并观摩了日本朋友们的演出。当京剧团前往广岛北部的千代田镇时,正遇到滂沱大雨。但是,数百名农民、妇女、青年和少年儿童,从十几里以外的偏僻山村,冒雨赶来与中国朋友联欢。镇上的三十名男女农民,头戴斗笠,身穿民族服装,为中国客人热情地表演了日本农民传统舞蹈《插秧舞》。农民老妈妈们唱着歌,打着拍子,感情真挚,气氛热烈。
(三)
上海京剧团在日本成功地演出了二十四场,参观访问了许多地方,这中间,凝结着日本朋友多少辛勤的劳动和珍贵的友谊啊!负责舞台工作的村松、山本、樱庭满等人,经常带病坚持工作。在福冈演出时,剧场临海,海风很大。从化装室到舞台有一条长达二十米的走廊,上半截是透风的。这些日本朋友发现这种情况后,深怕中国演员着凉生病,在深夜里用木板和布把它钉好。为京剧团运输布景、道具的汽车司机,经常是演出一结束,就连夜运布景、道具,通宵达旦。他们不仅管运输,而且还从事搬运、清点物品和保证安全。接待单位的负责人姉小路、清水正夫等不但主持京剧团的接待,而且还同中国演员们一起参加舞台劳动。
尤其是为上海京剧团作同声翻译的四位日本演员,为把剧中演员的道白、唱词传达给日本观众,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令人感佩。他们是津田乔、水泽摩耳、小笠原和野见山。杨子荣的配音演员津田乔在接受任务之后,试译了几次,总感到对剧中人物还不熟悉。于是,他就从《智取威虎山》的电影中,努力去体会杨子荣的英雄性格,又专心致志地聆听日方舞台总导演片山镇熊讲述他在访问中国期间亲眼见到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事迹,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斗争史实。上海京剧团到日本后,他又和扮演杨子荣的演员交朋友,从舞台的演出中一遍又一遍地体会杨子荣的英雄品格,努力突出英雄人物,使同声翻译充分表达舞台上的英雄形象。经过一番努力,津田终于胜利地完成了配音任务。水泽虽然已经是四十开外的人,但她既为苦大仇深、有觉悟的猎户女儿常宝配好音,又生动地为一个十三、四岁的红小兵红菱配好音,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六月二十九日,在上海京剧团即将离开日本的时候,欢送的人群同京剧团同志洒泪握别,依依难舍。他们在近五十天的共同战斗中结下了真挚的友谊。这密切的友谊,这动人的告别场面,正是中日人民友好的生动写照。
中日友好,这是历史的潮流。它象永远奔腾向前的东海波涛一样,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革命现代京剧在日本——记中国上海京剧团访日演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