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所崭新的农村学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7月 -> 一所崭新的农村学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7-31 00:00

一所崭新的农村学校

第2版()
专栏:

一所崭新的农村学校
大同的北郊是塞外山区。解放前,这里地瘠民穷,文化教育落后。解放后,广大贫下中农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但是,由于刘少奇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一万余农业人口的得胜公社没有一所中学。广大贫下中农迫切要求在文化教育上也来个彻底翻身。一九七○年春,得胜公社党委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决定创办得胜五·七农村中学。
学校应当怎么办?有的人主张按老规矩,先盖几排房,置上几十套桌凳,然后再招生;资金由各大队分摊,学生自备费用。广大贫下中农摇头说:“庄户人办不起洋学校;办起来,庄户家的孩子也上不起。要办,咱们得土打土闹。”公社党委认为贫下中农的意见是正确的,决定“先上马,后备鞍”,在一无房舍、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先招了三十三名学生。师生们来了,学校的校址还是一片荒滩。公社党委号召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七·三○指示》,走共大的路,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广大师生风里来,雨里去,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不要国家一分钱,第一年就自力更生地盖起了九间房,开出了五十亩荒地,打了五千多斤粮食和一万多斤山药蛋,做到经费自给,不收学生伙食费和书籍费。
这所农村中学,把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作为办学的方针。学生实行“队来队去”。招生的时候,让贫下中农把关,选拔安心农村、铁心务农的贫下中农子女进学校。到学校后,把向学生进行读书不离劳动,心不离贫下中农,扎根农村的思想教育贯穿始终。学生不但在校办工厂、农场参加劳动,而且经常回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使学员学农爱农,更好地务农。七四届毕业生、二道沟大队的赵占会同学回队后,那里需要那里去,一心扑在集体上。队里缺羊倌,他去放羊;缺牛倌,他去放牛;没有拖拉机手,他去学开拖拉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这所学校十分重视上好阶级斗争主课,培养学生敢于同资本主义斗,敢于同修正主义路线斗的革命精神。每年都要组织学生深入附近几个大队进行社会调查,听贫下中农忆苦思甜,写村史、家史。学校很注意组织学生参加农村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去年,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中,党支部组织师生,以附近生产队一个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理解。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党支部组织师生深入附近四个生产大队,一面支援春耕生产,一面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的英明指示,提高了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的认识。
这所学校对旧的教学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们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业的方向,办起了农学、农机和农医三个专业,农村需要什么人材,就培养什么人材。他们向朝农学习,实行了“几上几下”的教学制度。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新体制,以生产、科研带动教学,推广科学种田,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几年来,他们与公社农科站一起,对本地农作物春小麦、土豆、谷子、莜麦、胡麻进行了种植试验,摸索增产的途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校办农场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六百多斤,为高寒山区小麦低产变高产闯出了一条新路。
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一所崭新的农村学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