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访三姓合作农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8月 -> 访三姓合作农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8-25 00:00

访三姓合作农场

第5版()
专栏:朝鲜通讯

访三姓合作农场
在八月阴雨连绵的一天,我们访问了平壤市中和郡千里马三姓合作农场。一出城区,就看到市郊的广大农场场员冒雨在田间坚持劳动,这种为夺取农业丰收而战天斗地的革命干劲,使我们深受感动。
到达三姓合作农场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整洁崭新的农舍和一片片翠绿的稻田。田里的玉米,棒大粒饱,长势喜人。果树枝头低垂,青果累累。这一切都显示出丰收在望的景象。
在合作农场的一块田头上,竖立着一幅农场作物分布的示意图。合作农场女管理委员长柳官路指着图牌向我们介绍了农场的生产情况和今昔变迁。这个农场地处丘陵地带。解放前,这里是乱石秃岗、杂草丛生的穷地方,仅有的少量旱地,由于土地贫瘠、严重缺水,最好的年景,平均每町步(约合十五市亩)打粮也不过六百公斤。如果逢上旱年,庄稼常常颗粒无收,农民被迫四处讨饭或逃荒,生活极其悲惨。解放后,特别是一九五四年建立三姓合作农场以后,广大农场场员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辛勤劳动,终于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起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个有三百多户的农场,今天已拥有五百町步水旱田、一百町步果园和三十七台拖拉机、五辆汽车以及其他许多农业机具。由三个扬水站引进的大同江水,通过总长达四十公里的水渠和以三千米自来水管组成的喷水设施,形成了一个周密的灌溉网,使全部耕地都得到了充分灌溉。我们来到嫩缨初放的萝卜地旁,观看了喷水式人工降雨灌溉设施。农场总农艺师张贤甲告诉我们说,这里的喷水设施是一九七○年安装的,现在已可浇灌二十町步旱地作物。
农场贯彻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每町步玉米、稻谷的产量分别为七吨和六吨,比合作化初期增长了七倍,比解放前增长了十一倍。今年夏季,这个农场的麦类又取得了好收成。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畜牧、家禽业很快发展。目前全农场集体养猪达到六百多头,个人养猪平均每户一头以上。从五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果园,如今每年也可生产三、四十吨苹果、梨等水果。
三姓合作农场的巨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农场的干部和群众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朝鲜劳动党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从三姓合作农场建立以来,金日成主席曾经三次来到这里进行现场指导。每一次他都详细地了解农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并给予许多具体的指示,有力地鼓舞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这个农场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同这里的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分不开的。共和国英雄柳官路从建场到今天,一直在此任委员长。多年来,她坚持不懈地率领农场场员进行了改天换地的斗争。今天,她虽然已年近半百,但是革命干劲不减当年。她认真做政治思想工作,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处处以身作则,因而博得广大场员的爱戴和赞扬,大家称赞她是农场的“带头人”、“好管家”。
老拖拉机手李纯林是全农场人所共知的“千里马骑手”。多年来,他工作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改良土壤的战斗中,他经常顶风冒雪、不分昼夜地在田野里劳动。他担任了机械作业班班长后,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在工作中更加兢兢业业。他还培养了九十多名业余拖拉机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
在三姓合作农场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千里马骑手”,学先进、赶先进蔚然成风。去年十二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发出开展“争取三大革命红旗运动”的战斗号召后,这个农场的干部和群众立即响应,积极投入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斗争中去,使农场不断出现新的面貌。今年,朝鲜早春气温寒冷,入夏又逢干旱,但是,三姓合作农场的干部和群众以顽强的革命斗志克服了不利的气候条件,并乘胜前进,准备战胜最近可能出现的风雨灾害。农场场员禹龙洙等人对我们说:“在党和领袖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今年农业更大的丰收。”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访三姓合作农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