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6年08月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6-08-29 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6版()
专栏: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企图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而发动的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打破了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暂时的“均势”,后起的德帝国主义赶上和超过了英、法、俄等国家,它嫌自己的殖民地太少,强烈要求按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德国的图谋,首先危及占殖民地最多的英国,而英国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就力图挫败德国,因此英德矛盾成为大战前的主要矛盾。由于当时德国在扩张的势头上,显得特别贪婪,它同法、俄、日之间也因瓜分殖民地和争夺势力范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勾结和争夺,到大战前夕,终于形成了两个互相敌对的军事集团——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和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双方疯狂地扩军备战。到一九一三年,即大战爆发的前一年,德国已拥有配备新式武器的现役兵员七十六万。英、法也实行增兵,至同年年底,法国常备军兵力已达八十万人;英国则达四十一万人。沙皇俄国更是野心勃勃,它想把一九一三年已拥有的现役军一百三十万扩充到二百三十万人,并增加炮位,修建战略铁路。与此同时,各国竞相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和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
尽管战争已迫在眉睫,然而帝国主义在加紧战争准备、喧嚣战争的同时,却也大念“和平经”,以此麻痹群众。沙皇尼古拉二世起劲地倡议召开所谓“和平会议”,鼓吹讨论“裁军”和“限制军备”问题。英、德两国也几次进行“限制”海上军备问题的双边谈判。一九一三年五月,英王还亲自访问柏林,双方重温“互相保证和平与友好的愿望”。然而,“和平经”念得越起劲,战争的危险也愈迫近。经过巴尔干地区几次局部战争后,一九一四年六月,奥国皇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也夫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刺死。德、奥就以此为借口,在八月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开始时,德国按照“施利芬计划”,闪电式地重点进攻西线,想一举击败法国,但未能得逞。接着,德国又转而重点进攻东线,仍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德奥集团利用速战,德国在西线又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并进行海战,最后也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一九一八年,由于德国的盟国接连投降和德国人民革命高涨,水兵发动起义,德国被迫投降。十一月十一日德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了字。持续四年又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遂告结束。
帝国主义战争不但不可能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促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愈益激化,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进一步觉醒,许多国家的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战示威,提出“敌人在国内”、“以战争反对战争”等口号。一九一七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俄国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一举摧毁了沙皇政权,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在革命的烈火中垮台了。接着,列宁又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查看完整版本: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