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广州发现一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对外交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7年02月 -> 广州发现一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对外交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7-02-27 00:00

广州发现一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对外交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3版()
专栏:

广州发现一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对外交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讯 最近在广州首次发现一处规模巨大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对外交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这处遗址,是在市内进行建筑挖土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领导部门已组织人力同文物考古工作者一道进行发掘,并约请造船厂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勘查研究。
这一古代造船工场遗址埋在地表下面五米多的地方,目前已发掘出两个造船台的一部分,船台旁边是木料加工场。经勘探,船场中心部分有三个平行排列的造船台,船台滑道的长度在八十八米以上,现在露出的仅是船台结构部分的九分之一。
已经揭开来的部分船台,有四行平行排列的巨大滑板,构成两组滑道,滑道下垫枕木。每组滑道上面搁置着一对对的木墩,形成两个并排的造船台。第一号船台,中宽一点八米,已露出的长度有二十九米,上面分立着造船时用来架承船体的木墩。第二号船台较大,木墩底部都有一个小圆榫与滑板连结。
木料加工场地上搁置着造船剩下的剩板余木,还有一个烤弯木料用的“弯木地牛”。
从船场中出土的文物,还有铁锛、铁凿、铁钉、铁条、划线用的铅块和木垂球、磨刀石等。有一块从兵器木柄上脱落下来的残漆片,上有针刻“丞里□”等字。在船场上面的土层中,还出土了许多战国到西汉初年的印纹陶片,以及绳纹瓦、秦代瓦当和半两铜钱。据初步考证,这处造船工场是秦代统一岭南时期建造的,到西汉初年时停用废弃了。
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吴越等地已有专门造船工场,称为“船宫”。秦汉时期还在今陕西、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等许多地方设置了专门造船工场,但是有关造船情况的记载很少。这个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造船规模及其工艺水平提供了实物证据和丰富资料。如船台上的木墩、滑板和枕木,以及造船过程中砍劈下来的小木片,分属格、樟、杉、蕈四种大乔木,它反映出当时造船工匠在造船和选材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造船设备上,这处船场已经采用船台与滑道下水结合的结构原理,这和现代船厂船台、滑道下水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根据船台长度和宽度计算,较大的二号船台可建造宽六到八米,长三十米,载重量五十到六十吨的木船。这标志着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船台遗址的发现还说明,广州从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一直是我国南方一个重要的对外交通口岸。汉武帝时期,我国大型的船队从广东出发,远航南亚诸国,发展通商贸易和友好往来,就是在秦代统一岭南奠定的基础上进行的。(附图片)
已发掘出的部分船台结构及加工场地。新华社稿
在船台上部地层中出土的部分文物:青釉陶三足罐(左上)、云树纹瓦当(右上)、秦代半两钱(左下)、铜三棱镞(右下)。
新华社稿


查看完整版本: [-- 广州发现一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对外交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