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三级书记齐上阵——河北邯郸县干部带头奋战干旱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7年03月 -> 三级书记齐上阵——河北邯郸县干部带头奋战干旱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7-03-31 00:00

三级书记齐上阵——河北邯郸县干部带头奋战干旱

第3版()
专栏:

三级书记齐上阵
——河北邯郸县干部带头奋战干旱
河北省邯郸县三级书记齐上阵,千军万马战干旱。东北部靠近滏阳河水利条件较好的六个公社引水提水,争分夺秒浇灌农田。东南井灌区的七个公社机声隆隆,昼夜不停。西部丘陵地带的七个公社,干部社员扁担上肩,车拉人担,千盆万罐,抗旱浇麦,耙耱保墒。全县二十七万亩小麦,基本上浇了返青水,进度快的社队,开始为棉田和春播粮田浇水,翻地送粪。全县到处是天大旱、人大干、战天斗地夺丰产的动人景象。
入春以来,邯郸县遇到了严重干旱,给小麦正常生长和适时春播带来了很大困难。春旱当前,县委立即召开了常委会,分析旱情,研究战胜干旱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困难。县委的同志们斩钉截铁地说:书记带头上前线,战胜旱灾夺丰收,经受“老天”来考验。十三名县委常委除留一人在机关组织面上的抗旱和日常工作外,都深入社队参加抗旱,指挥抗旱。全县七百多名县、社干部和二百六十多个大队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带领社员群众上渠沿、守机器、住井台、扛扁担,同干旱进行顽强的斗争。
位于太行山麓紫山脚下的工程公社,水源奇缺,不少村庄挑水浇麦一般要往返四、五里。公社党委提出:发扬大寨“千里百担一亩田”的革命精神,担水浇麦保丰收。党委首先带头,七名党委成员自抗旱以来,从凌晨到夜晚始终战斗在抗旱前线,每人每天平均挑水二十担,行程八十多里。党委书记黄振忠腿患关节炎,社员们见他一拐一瘸地挑水,劝他撂下扁担,干些轻活。他说:“抗旱如打仗,敌人没消灭,战士不能放下枪;干旱不排除,扁担不能离肩膀。”他坚持挑水,继续战斗。干部带头干,社员流大汗,全社男女老少齐上阵,拉车担水,盆罐端水,抗旱浇麦。康庄公社过去大部分土地是“望天收”,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鼓舞下,他们搞了二十二项挖塘、筑坝、修渡槽、引水上岗工程。干旱来临,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率领三千二百名农田水利建设专业队员,日夜紧张施工。使五项工程提前五十天完成任务,并在抗旱浇麦中发挥了效益。全社原来可浇小麦五千五百亩,扩浇到一万多亩,为夺取夏季丰收创造了条件。
领导带头干,群众劲冲天。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有七千多名过去参加田间劳动较少的代销员、电工、广播员、电话员、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积极参加抗旱浇麦斗争。出勤人员之多,工效之高,是过去少有的。他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千方百计开源节流,除抓紧机井建设外,还努力杜绝浪费水的现象。过去,东部平原一带用滏阳河水浇地,浪费水很多。抗旱以来,他们克服了大水漫灌的旧习惯,全部采用小水细浇,做到一亩不淹,一株不闪。西部丘陵地带的干部群众宁愿千里跑断腿,也要让小麦喝足水。在浇水的过程中,各社队注意增施肥料、及时中耕,努力夺取夏季丰收。
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三级书记齐上阵——河北邯郸县干部带头奋战干旱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