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舞姿动人 友情更浓——记罗马尼亚“穆列什”民间歌舞团在北京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7年05月 -> 舞姿动人 友情更浓——记罗马尼亚“穆列什”民间歌舞团在北京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7-05-29 00:00

舞姿动人 友情更浓——记罗马尼亚“穆列什”民间歌舞团在北京

第5版()
专栏:

舞姿动人 友情更浓
——记罗马尼亚“穆列什”民间歌舞团在北京
来自罗马尼亚穆列什河畔的“穆列什”民间歌舞团的访华首场演出,五月二十七日晚在首都舞台上同观众见面。幕布一拉开,浓郁的乡土气息,刚劲活泼的舞姿,奔放的民间曲调,象初夏的阵阵清风,扑面而来。演出以开场舞《独立史诗》揭幕,以终场歌舞《人民,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结束,贯串着罗马尼亚人民不屈不挠,为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演出中间,他们演唱刚刚学会的中国人民喜爱的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和《洪湖水,浪打浪》,抒发了罗马尼亚艺术家对中国人民的真挚、亲切和动人的同志情谊。
“穆列什”民间歌舞团的艺术家共有五十人,除一位曾访问过中国外,其他四十九位都是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中国,对他们来说,在地理上是遥远的,但并不陌生。歌舞团团长莫尔多万·尤柳斯同志说得好:“罗中两国人民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苦难和遭遇,经过共同的斗争,都获得了新的生活。社会主义给你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它给罗马尼亚人民也带来了同样的生活。”
因此,罗马尼亚艺术家活动的舞台,不仅仅在剧场,而且也在他们参观访问的足迹所到之处。在首场演出的那天上午,他们应邀到中罗友好人民公社作客。短暂的会面期间,感人肺腑的友情之曲,到处弹奏,令人难忘。公社用自己生产的土产招待客人之后,罗马尼亚朋友分散到社员家里访问。社员郑焕文邀请团长到他家作客。郑焕文一家九口人,宽敞明亮的住房,引起了罗马尼亚同志的深思和联想。“解放前,罗马尼亚农民住的是茅草房和土房,同你们一样,只是在解放后才盖起了新房。”团长同志爱抚地摸着依偎在老郑母亲身旁的小孙孙的头,风趣地说:“愿你健康成长,长大了要爱你的奶奶。”大家都笑了,但团长意犹未尽,又说:“我们很高兴,由于毛主席领导你们所进行的斗争,你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现在华主席继承毛主席的革命事业,相信你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在公社的联欢会上,公社的业余文艺爱好者演唱的学大寨的舞蹈和罗马尼亚民歌,博得客人们的热烈喝采。罗马尼亚艺术家即席表演了自己的优秀节目,作为回礼。分手时,许多社员亲切欢送客人到汽车旁。舞蹈演员拉蒂斯拉奥说:“今天我看到的情景,我一定回去告诉我的同志和亲友,并将永志不忘。”  
这一天,并不是所有的罗马尼亚同志都到北京郊区去观赏初夏的农村风光。安杰拉·莫尔多万和艾丽萨贝塔·托特两位女歌唱家自愿牺牲这一难得的参观,在旅馆里一遍又一遍地听中国歌曲的录音,认真地学唱。安杰拉·莫尔多万是一位功勋演员,一九五六年随“云雀”歌舞团访华时,周恩来总理曾出席观看并赞赏她的演出。中国同志告诉她,周总理生前十分喜爱《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但由于“四人帮”的阻挠一度不能公开演唱,只是在这伙祸国殃民的害人帮被粉碎后,这首歌曲才重见天日。这位女歌唱家听到这首歌曲的不平凡遭遇,立即表示要在中国舞台上演唱这首歌。她深情地说:“去年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到罗马尼亚,我掉下了眼泪。周总理喜爱《洪湖水,浪打浪》,我一定也喜爱。”她花了一天时间,记下了对她十分艰难的中国发音。当首都观众在舞台上听到这位女歌唱家引吭高歌时,都为她的美妙歌喉和真挚感情而热烈鼓掌。但人们可能不知道,乐队指挥亨兹·约瑟夫为了指挥乐队伴奏中国歌曲,钻研乐谱,熟悉曲调,通宵不眠直至凌晨。他熬红的双眼,是为罗中人民的友谊付出的代价。
罗马尼亚艺术家即将结束在北京的访问。莫尔多万团长深情地说:“我们深深感到,你们是从心眼里接待了我们。我们向你们保证,中国人民有一个非常可靠的朋友——罗马尼亚人民。”是的,中罗两国人民和文艺工作者之间的革命友谊和战斗团结与日俱增。中罗两国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相会,将长年不断,川流不息。
本报记者(附图片)
罗马尼亚艺术家为中罗友好人民公社社员表演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舞蹈,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记者摄


查看完整版本: [-- 舞姿动人 友情更浓——记罗马尼亚“穆列什”民间歌舞团在北京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