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衣带水千秋谊——从历史剧《望乡诗》看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段佳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7年05月 -> 一衣带水千秋谊——从历史剧《望乡诗》看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段佳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萧溯 1977-05-30 00:00

一衣带水千秋谊——从历史剧《望乡诗》看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段佳话

第6版()
专栏:

一衣带水千秋谊
——从历史剧《望乡诗》看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段佳话
萧溯
最近,在东京,一部反映日中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剧《望乡诗》正在公演,受到了日本观众的热烈欢迎。
《望乡诗》剧中人物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的盛唐和日本的以文化兴盛著名的奈良时代。当时,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已很频繁。献身于这一崇高事业的人士中最有名的有两个,一个是赴日传经讲学的中国高僧鉴真(渡日前已双目失明),另一个是毕生在中国从事文化活动的日本学者阿倍仲麻吕。日本文化界把鉴真和尚和阿倍仲麻吕誉为日中友好史上的“双璧”。
《望乡诗》剧的主人公就是阿倍仲麻吕。他于公元七一六年作为留学生来到中国,当时他还不到二十岁。阿倍仲麻吕到中国后起名叫晁衡。他在长安学习后,长期担任文化方面的官员,后来迁升为秘书监兼卫尉卿,可以说是掌管国家图书部门的最高官员。在他在中国工作的几十年间,日本曾多次派出遣唐使和大批留学生到中国,而阿倍实际上起了常驻中国的民间大使的作用,为两国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这位日本学者,还是一个热情豪迈、才华横溢的诗人,同唐代不少诗人结下情谊。在唐人诗集中,至今还保留着李白、王维、储光羲、赵骅等人写他的诗篇。公元七五三年,五十六岁的阿倍已经在中国度过三十六年,决定返回祖国。在依依惜别时,他与王维赋诗互赠。王维写道:“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阿倍回赠的诗句:“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读来极为深挚感人。
阿倍是和鉴真相邀一同乘船从扬州出发的。但是船到海上遇暴风,鉴真所乘的船侥幸航到日本,阿倍所乘的船却漂流到南海。阿倍在海上遇难的传闻,使他的中国朋友们不胜悲痛。李白写了一首题为《哭晁卿衡》的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不过阿倍没有死,他跋涉几千里,于公元七五五年重返长安,继续担任要职,直到七十三岁逝世。这位日本学者和诗人,就这样为中日友好献出自己一生。
阿倍仲麻吕的生平事迹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可惜传下来的史料却很少。然而,正是这一点给艺术家们留下了驰骋想象力的广阔天地。《望乡诗》剧作者依田义贤和导演兼主演员河原崎长十郎以上述历史事实为主要线索,不仅塑造了阿倍仲麻吕的形象,而且把同时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等大诗人以及其他一些人物的活动也穿插到剧情中。最近,河原崎长十郎发表文章指出,《望乡诗》的主人公“不仅是接触宫廷文化,而且接触江南的广大农村和在那里的劳动着的人们,可以理解到,正是这些人支撑着那个国家、支撑着文化”。为此,剧作家塑造了一个名叫玲花的贫农姑娘,使她从中国南方农村中出来,帮助仲麻吕。
剧名之所以叫做《望乡诗》,是因为阿倍仲麻吕在渡海之前写了一首怀念祖国的“和歌”(日本古典诗歌形式的一种)。歌的大意是: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阿倍冲破惊涛险浪,远离故国来到中国,一住便是五十几年,最后长眠于中国的大地。在航海艰难的古代,他的渴望看看家乡风物、与家人重聚的梦想没有能够实现。但是,他为培育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付出的坚毅的努力,却结下了丰硕的果实。《望乡诗》一剧在日本上演,生动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千秋情深的传统友谊。
(下图为河原崎长十郎在《望乡诗》剧中扮演的阿倍仲麻吕的剧照)


查看完整版本: [-- 一衣带水千秋谊——从历史剧《望乡诗》看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段佳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