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开发东部意在争霸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7年10月 -> 开发东部意在争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艾时 1977-10-31 00:00

开发东部意在争霸

第6版()
专栏:

开发东部意在争霸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艾时
苏联东部地区不但地域广袤,物产丰富,而且,南与中、蒙接壤,东与日、美相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苏联统治集团认为,“西伯利亚开发计划成功与否,是今后苏联经济发展前途的生死攸关的问题”。“生死攸关”四个字,说明了开发苏联东部地区,在苏联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具有何等重要性。
苏联领导集团从其反革命全球战略出发,十分重视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根据苏联的计划,“十五”计划期间,将在开发各油田和气田基础上,继续组建西西伯利亚区域性生产综合体、坎斯克—阿钦斯克燃料动力综合体,还要继续建设萨彦区域性生产综合体、勃腊次克—乌斯季伊利姆斯克区域性生产综合体,着手组建南雅库特区域性生产综合体,继续建设贝加尔湖—阿穆尔河铁路干线。要敷设天然气、石油管道。建设托博尔斯克和托木斯克石油化工联合公司的天然气加工厂,并着手建设苏尔古特国营地方发电站的第二期工程。在东西伯利亚,苏联吹嘘要以极高的速度发展电力工业、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电机制造业、纸浆造纸工业、轻工业等。在远东,要高速度地发展电力工业、机器制造业、轻工业。这些就是勃列日涅夫集团在荒凉僻远的东部地区的“宏图大略”。
苏联为何如此看重并不惜代价地开发东部地区?究其原因有五:
第一,苏联企图通过开发东部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铁等自然资源,向其欧洲部分的工业心脏地带提供更多的燃料和原材料,加速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为扩军备战提供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一旦战事发生时能把东部地区变成西线作战的战略后方。
第二,苏联指望在东部地区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木材等自然资源,捞取外汇,解救它困难重重的经济。
第三,苏联想通过开发东部地区,在那里建立新的工业基础,以分散苏联目前的工业布局,增强它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第四,苏联想通过开发秋明油田,以保证苏联在远东的庞大驻军和舰队就地得到充足的燃料供应。
第五,苏联想通过东部地区的开发,在那里建立更多的城市和居民点,以便随着东部地区人口的增加,逐步解决东部地区劳力不足的困难。
苏联在东部地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十五”计划要求东部地区提供全苏石油、天然气、铝增产量的全部、煤增产量的百分之九十,铜增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此外,苏联还在东部地区大力建设战略交通线,新建、扩建军用机场、海港、燃料库、弹药库和大型秘密粮库。勃列日涅夫曾叫嚷:“要在东部地区形成一个强大的拳头”。这个“拳头”显然是为苏联争夺欧洲,称霸世界的反革命战略服务的。
勃列日涅夫同赫鲁晓夫一样,特别热衷于同西方搞所谓“经济合作”,指望以此来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推进东部地区的开发。同时,通过“经济合作”鼓励西方的绥靖势力,麻痹西方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准备新战争的危险性的警惕。
苏联认为,日本是个应当努力加以捕捉的目标。因为,日本是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较雄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力量。它有能力为苏联解决一部分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盟国。因此,苏联挖空心思想拆散日美同盟,把日本拉到自己方面,削弱美国。拉拢日本“合作开发”西伯利亚,就是要给日美关系中“打进一个楔子”,这是苏联一条阴险的诡计。
由于日苏双方都想从发展相互关系中谋求各自的利益,日苏“合作”也有一定的发展。从一九六八年七月至一九七五年一月,日苏之间已就七个主要“合作”项目签订了合同。它们是:开发远东森林资源合同;修建弗兰格尔港合同;开发纸浆用材和工业用碎木资源合同;开发南雅库特煤矿合同;开发雅库特天然气合同;第二个开发远东森林资源合同;勘探库页岛大陆架石油合同。这些项目都是由日本提供贷款、设备、机械和器材。至于修建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和开发秋明油田两个项目,日本虽然表面上拒绝,但是并没有把大门关死。
现在苏联欠日本银行贷款达三十多亿美元,成了日本提供进出口银行贷款最多的国家。据日本专家估计,日本“要全面协助(苏联)开发西伯利亚,这笔资金将达到一百亿美元左右,是一笔庞大的资金,而且是二十年、三十年长时间(合作),日苏关系势必发展成为‘难分难解的关系’”。当日本深深陷入“共同开发”西伯利亚的泥潭之后,它在经济上依靠苏联的程度必然会大大增加,当苏联在一定程度上操纵了日本的经济命运之后,它可以采取诸如中断对日本的燃料、工业原料供应、拒绝偿还巨额贷款及其他伤害日本重大利益的手段相威胁,牵住日本的鼻子,使其在政治上听命于莫斯科。对此,日本刊物认为,同苏联的全面“经济合作”,对日本的政治和外交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开发西伯利亚问题是个“战略性的政治问题”,指出“日苏合作,必须谨慎”,这是有见识的。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继续维持对东欧“经互会”成员国的统治。在“经互会”内部,苏联利用其他成员国缺乏某些重要资源的状况,以“国际分工”、“兄弟合作”为幌子,一手垄断了对它们的燃料和原材料的供应,长期控制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据统计,目前“经互会”成员国从苏联进口的能源(包括褐煤、硬煤、无烟煤、硬焦煤、石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占“经互会”各国能源总进口量的百分之七十八点七,占各国能源消费量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九。因此,能源供应是苏联控制和剥削“经互会”国家的重要手段。
但是,从一九六九年以来,苏联石油产量的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苏联《统计通报》杂志承认:“国民经济对各种燃料和动力的需要一年比一年多样化,并且超过了燃料和动力生产的增长速度。”最近几年,苏联石油产量约每年递增百分之五到七,而国内耗油量每年递增百分之八。而且,今后苏联的石油和天然气还要有很多一部分用于偿还西方贷款和出口捞取外汇。这样,“经互会”成员国就面临着石油供应困难的局面。特别是苏联欧洲部分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日见枯竭,这更引起“经互会”成员国的恐慌和不安,甚至连苏联《经济报》也哀叹:“今后十年,燃料动力供应问题特别复杂,苏联燃料基地向交通不便、气候严峻的西伯利亚地区东移以及建设长距离的管道,要付出巨大物力和财力。”苏联为了摆脱这种困难,把增加燃料和各种矿物产量的希望寄托在东部地区的开发上,把东部地区作为燃料和原料供应基地。为此,苏联不惜血本,低三下四向西方国家乞求贷款,疯狂开采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一九六五年,东部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仅分别占全苏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和百分之十四,可是到了一九七四年,石油、天然气产量已分别达到占全苏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九和百分之四十七。
长期以来,苏联在“经互会”内部,滥施霸主淫威,对各成员国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被苏联吹嘘成为“经互会”东欧成员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所谓“友谊”输油管、“兄弟”输气管、“和平”电力网,实际上是缠在东欧各国脖子上的大锁链。这些工程本来是东欧各国动用了大量资金、人力才建成的,现在却成了苏联剥削、控制“经互会”各国的工具。
苏联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计划庞大,野心勃勃。但是,由于勃列日涅夫集团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加紧扩军备战,使国民经济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耗资四百多亿卢布巨款的综合开发计划,只好向外国乞求贷款。此外,东部大部分地区偏僻荒凉、人烟稀少、气候恶劣。除资金方面的缺乏外,苏联对这个地区的开发工作,又碰到了劳动力奇缺、技术设备落后等严重困难。再加上开发工作的组织、计划紊乱,许多重点工程都不能如期完工,这就使开发工作更加困难重重。同时,开发东部地区,使得与军事工业有关的重工业部门的生产迅速增长,这样一来,又更加促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促使混乱与危机的因素增长。
苏联重点开发东部,是为它重点争夺欧洲,进而称霸全世界服务的。在开发东部问题上,进一步暴露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妄图建立“俄罗斯大帝国”的狂妄野心。对此,世界人民必须高度警惕。


查看完整版本: [-- 开发东部意在争霸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