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苏联在西欧的“合股企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1月 -> 苏联在西欧的“合股企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许庆美 1978-01-31 00:00

苏联在西欧的“合股企业”

第6版()
专栏:伦敦通讯

苏联在西欧的“合股企业”
近几年来,苏联在“缓和”的幌子下,鼓吹所谓“全欧经济合作”,竭力向西欧扩张和渗透,在西欧经营苏式的跨国公司——“合股企业”。尽管苏联“合股企业”的规模目前远远不及美国的跨国公司,但其发展的速度和卑劣的手段,已使西欧有识之士感到严重不安。
熟悉西欧贸易界的英国人士在谈到苏联建立“合股企业”采取的手段时说,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困难,乘人之危,把一些现成的公司收购过去,从而对经营加以全面控制。这样,公司的招牌依旧,而苏联却充当了这种“合股企业”的主子。英国的一家刊物指出,“看来苏联从中得利极大,随着岁月的消逝,它将对西方经济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苏联通过“合股企业”,竭力争夺西欧市场,倾销苏联产品。小汽车是西欧市场上一项竞争性很强的商品。一九七二年以前,在英国市场上几乎没有苏联出产的小汽车;而一九七六年,苏联已在英国出售了一万辆小汽车,一九七七年又增加到一万二千辆。苏联向西欧出口的小汽车,是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同一类型的汽车。近年来,意大利的“投资者”与苏联搞“经济合作”,向苏联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苏联建立了一家汽车工厂。双方签订合同时,没有明文规定苏联不能把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投放西欧市场。于是,苏联利用这一漏洞,把产品投向西欧汽车市场。仅以英国而言,苏联为此建立了一百七十五个销售服务点,雇佣了一千五百名人员,以低于同类汽车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价格销售,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进行竞争。在照相器材、光学仪器和手表的国际市场上,西德和瑞士的产品一向分别占领先地位。苏联的“合股企业”也为苏联同类中、下档商品充当倾销的角色。一九七二年,苏联向英国出口这类商品价达一百三十万英镑,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两倍,达三百九十万英镑,冲击了西德、瑞士的传统市场。法国报刊还揭露,苏联在法国建立了一个生产钟表的“合股企业”,它剽窃法国手表的生产工艺,依法炮制,然后把它在法国生产的百分之四十的手表在法国当地销售。
尤其使西欧人士感到愤慨的,是苏联“合股”海运公司的扩张活动。这些公司与西欧各国争夺海上货运,打击西欧航运业。近些年来,苏联借助西方国家提供的信贷,急剧扩张它的海洋运输能力。据英国劳埃德船舶登记公司统计,一九六○年六月,苏联商船总吨数只有三百四十三万吨,居世界第十二位,到了一九七六年六月,苏联商船总吨数增至二千零六十九万吨,居世界第六位。随着船队的扩大,苏联的“合股”海运公司逐渐在西欧国家建立起来。据不完全的统计,苏联现在在西欧的“合股”海运公司已有九家之多,分设在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典、奥地利、芬兰。“合股公司”不仅为苏联的船队取得立足点,挤进新航线,并采取“大减价”的方式,以低于国际货运价格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运价,承包货运,抢揽大量原来由西方船运公司承运的货物。目前,苏联的商船已控制苏联和英国之间海运的百分之八十四,和西德之间海运的百分之七十五。西欧航运业本来还没有从不景气中恢复过来,在遭到苏联的沉重打击后,进一步加深了困难。一九七七年十月,英国贸易部驻议会次官克林顿·戴维斯专为航运问题去莫斯科谈判,苏方拒绝采取减少同英国和西欧国家抢夺航运生意的措施。戴维斯对会谈大为失望,他说,欧洲经济共同体其他各国的部长都已认识到苏联航运问题是个严重问题。
苏联的这种行径,剥开了“经济合作”的外衣,露出了“合股企业”的狰狞面目。这对那些幻想和苏联搞“经济合作”以束缚苏联、缓和西欧经济困境的人来说,无异是一种很好的清醒剂。
本报记者 许庆美


查看完整版本: [-- 苏联在西欧的“合股企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