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跟青年人谈谈心里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5月 -> 跟青年人谈谈心里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恒昌 1978-05-25 00:00

跟青年人谈谈心里话

第3版()
专栏:

跟青年人谈谈心里话
全国劳动模范、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总机械师 马恒昌
这些日子,我心头很不平静。咱们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新时期开始了!我今年虽然七十岁了,但是,我还要当个老小伙子,拿出当年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那股虎劲,跟着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进行新的长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立新功!
这时候,自然,我也想起你们青年人。
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要靠咱们大伙,但是归根到底,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年纪轻,到了公元两千年也不过四、五十岁。这一段时间,正是精力旺盛,大有作为的时期。我希望你们珍惜自己的青春,让每一分钟都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为了适应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华主席号召我们:“一定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就给我们每个人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紧迫的任务,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四十岁学习犹未晚
提到学习,有些青年人信心不那么足。他们说:“前几年‘四人帮’干扰破坏,我们在学校没学到多少文化知识,基础没打好,现在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怎么提高呀?”有些青年工人在技术革新中也觉得自己水平低,使不上劲。
我认为一个人科学文化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问题是看你肯不肯下苦功。我自己学文化就有这么一点体会。
我小时候穷得上不起学,没念过一天书。解放后,党为了培养我,把我送进了工农速成中学,当时只学两门课程:语文、算术。这在你们看来够容易了吧,但是,对于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可就难了!当时我已经四十几岁了,记忆力不怎么好,要掌握一个字可真费劲!学校看我基础太差,专门派了一位老师来辅导我。我就想:我是新中国的工人,是国家的主人,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得有文化。我又想起毛主席一九五○年在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给我们讲过的话:“只有决不骄傲自满并且继续不疲倦地学习,才能够对于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作出优异的贡献,并从而继续保持你们的光荣称号。”我想,要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学文化上也得走在头里才行啊!这么一想,我就不觉得难了,天天下功夫去记啊,写啊,背啊,把一点一点的时间都用上。夜里常常学到东方发白,实在困极了就用冷水冲一冲脑袋。开头,我得靠注音符号这根“拐棍儿”才能认得书上的字,两个月以后,不用注音符号我也会认了。哎呀,那时候心里真高兴呀,就象打了个大胜仗似的。
在工农速成中学学了两年半,我这个“睁眼瞎”的帽子算是摘掉了,会看书、看报、写信、写短文章,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也掌握了,这给我后来学习毛主席著作,搞技术革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你们和我那时候比起来,各方面的条件都强多啦!特别是你们都还年青,我能够提高科学文化水平,难道你们还不能吗?
说到钻研科学技术,搞技术革新的事儿,你们都看过电影《青年鲁班》吧!那个李三辈就是一个青年工人,他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以后在技术革新上作出了很大成绩。不久前,我在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还见到一些很有发明创造的青年工人代表。他们跟你们岁数一般大,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他们的文化水平,跟你们差不多,难道他们在生产上能够搞出发明创造来,你们就不能吗?
话又说回来,要搞技术革新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得有为四个现代化多做贡献的雄心壮志,还得有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要准备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你们看李三辈,他在搞技术革新的过程当中遇到多少次失败呀!他要没有顽强的毅力,不就半途而废了吗?所以,咱们青年工人一定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打掉自卑感,勤奋学习,努力实践,这样,我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就能很快提高,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能够掌握现代生产技能的熟练工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还要看到,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国家对我们工人阶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本世纪末,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主要部分要实现自动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大量采用新型材料和新能源,实现主要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就拿我们机械工业来说吧,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努力生产各种高质量的机械设备,提高大型的、精密的现代化成套设备的生产水平。要是我们满足眼前掌握的这么一点点生产技术,不去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不去学习和掌握现代生产技能,那怎么能够达到国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呢?
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我们工人阶级肩上的担子很不轻啊!咱们一定要刻苦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学习华主席的重要讲话,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主人翁的政治责任感。有了这种政治责任感,你就目光远大,时刻想到怎样去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艰难困苦志更坚
谈到这儿,我又想起解放初期的事儿来了!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沈阳解放了!我这个受尽压迫剥削的穷工人彻底翻了身。从解放那一天起,我就抱定一个心眼:跟共产党走,豁出命来干,当好国家主人翁!
那时候条件确实困难哪!厂子里有国民党特务搞破坏,国民党的飞机又三天两头来扔炸弹,可咱们工人没有一个是“熊包”。我跟九位苦大仇深的老工人组成一个生产小组,大伙选我当组长。为了多造枪炮支援解放军南下打蒋介石,我们小组向全厂七十多个兄弟班组发起生产竞赛,个个都拚着命干。我们十个人差不多全是“睁眼瞎”,为了提高工效,我跟大伙一起想办法搞技术革新,创造了斜度板胎具,大大提高了工效。我们就这样苦干加巧干,月月提前完成生产计划,被评为“生产竞赛模范班”。有一天,我们小组正在紧张地生产,忽然敌人飞机来轰炸,炸弹就落在离车间四、五十米的地方,窗子上的玻璃都震得哗哗往下掉。可我们照样埋头干活,好象没这回事儿一样!要问我们这劲头哪来的?一句话: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为了打垮蒋介石,建设新中国,不这么干行吗?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们工厂由沈阳迁到齐齐哈尔。当时各种条件都很差,厂房还没盖起来,大伙住在棚子里,那时候我们想的不是怎么吃好点,穿好点,想的只是怎样才能为建设新中国多作贡献。所以,尽管生活非常艰苦,大伙一天到晚全都乐呵呵的。工厂离火车站十几里路远,没有车子装运到站的机器,我们就人拉肩扛,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把机器搬回工厂,只用三个月时间,就正式开工生产了。抗美援朝期间,我们小组向全国工业战线的生产班组发起了爱国主义竞赛,很快就有一万八千多个小组向我们应战。打这以后呀,我们小组的劳动竞赛没有断过一天。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完成了相当于十四年的工作量。二十九年来,我们小组组长换了十三个,组员换了十二茬,可是大伙的干劲没有减半点!就是在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最厉害的时候,我们也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刻苦钻研技术,学习和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大干社会主义不动摇,年年月月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按原有指标计算,我们在二十九年里干了相当于四十三年零十个月的活,产品合格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五以上,对祖国和人民作出了我们应有的一点贡献。
我常常这么想:在本世纪内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的遗愿,是无数革命先烈生前追求的崇高理想,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咱们没有理由不豁出命来干。当年,王铁人为了甩掉我国石油落后帽子,脚踩荒原,头顶蓝天,发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誓言。今天,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也要发扬王铁人那种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刻苦学习,辛勤劳动,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而且大干了还要大干,永远走在时间前面。我们人人都要“以爱学习为光荣,以不学习为可耻;以又红又专为光荣,以不求上进为可耻;以埋头苦干,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为光荣,以好逸恶劳,光吃社会主义为可耻”。把我们的一切,都献给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事业。这样,到了公元两千年,当我们祖国真正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时候,看看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强大祖国,该是多么幸福,多么自豪啊!
我虽然已经是老头子了,但是我绝不服老。在新的长征路上,我要跟你们比试比试,看谁对四个现代化贡献大!怎么样,青年人,你们敢不敢应战哪?


查看完整版本: [-- 跟青年人谈谈心里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