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丝绸之路”换新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6月 -> “丝绸之路”换新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袁长发 李云飞 1978-06-19 00:00

“丝绸之路”换新颜

第5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丝绸之路”换新颜
六月十八日是喀喇昆仑公路竣工的大喜日子。乘飞机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朝着东北方向飞行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山区上空。凭窗俯瞰,新建的一段喀喇昆仑公路盘绕在层峦叠嶂、百川奔流的万山丛中。连结中巴两国的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此以其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世界奇迹
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段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山口,经过吉尔吉特,延伸至伊斯兰堡西北二百多公里的塔科特,全长六百一十六公里。这条公路跨越连结中巴两国的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两大山脉,沿着罕萨河、吉尔吉特河和印度河逶迤南行。它所经过的有些地段正是古代从中国通往西亚的著名“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从高处眺望,这一地区到处是壁立千仞的冰峰雪岭。从吉尔吉特到斯卡尔杜,方圆一百六十公里的地区内,就有约一百座五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峰。各山峰之间有无数的峡谷深川,水流湍急而清澈。在群山脚下,印度河畔则散布着一座座村落。这一带盛产杏、桃、苹果和葡萄,蕴藏着云母、钻石、金矿等各种宝藏,水力资源尤其丰富。
然而,这一派壮丽的山川却给筑路工程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障碍和困难。
从地质学上说,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是属于年轻的山脉,又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接触部位。由于强烈而频繁的地壳运动,造成了这一带地形十分复杂,岩石风化严重。泥石流、雪崩、塌方等情况时常发生,尤其在雨季,在云雾环绕的高山之巅发生滚石,声音与雷鸣极难分辨。
一九七四年,哈利格希附近的冰川爆发,引起了巨大的泥石流,带来了五百万立方米的泥石流物质冲向罕萨河。一九七四年年底,巴丹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二百公里左右的路段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塌方,交通中断。一九七六年,在亚尔发生的塌方,一次下塌土石竟达六万多立方米。在整个筑路期间,仅仅从哈利格希到塔科特之间清除塌方的土石物质就有八十万立方米之多。
千百年来,人们视这一带为畏途。某些西方专家在考察了一番之后,断言这里不可能修筑公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更是对喀喇昆仑公路的修筑百般诬蔑和攻击。但是,中巴两国筑路员工有志气,他们为繁荣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区,为增进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决心要把这条公路修建起来,用事实回击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诬蔑和攻击,打破某些西方专家的断言。
施工开始时,有些筑路机械没有及时运到,但是筑路工人没有等待。工具不齐,他们就自己动手制做;缺乏运输机械,他们就人拉肩扛。在施工过程中,艰险的作业条件,恶劣的气候,都时刻考验着筑路员工的意志。在岩石破碎、滚石坍塌不断发生的路段,他们坚持作业,在骄阳似火的盛夏,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六度,他们挥汗如雨地紧张劳动;冬季他们在摄氏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坚持施工。一九七四年巴丹地区的强烈地震发生后,公路遭到严重破坏,从卡米拉至比沙姆地段,塌方的流石盖满路面,有几处已不见路基。筑路员工不顾余震未消、坍塌滚石继续发生的威胁,勇敢投入抢修,将公路疏通。
在中巴两国筑路员工的长期共同努力下,如今喀喇昆仑公路已经胜利建成,全线通车。这是两国筑路员工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巴基斯坦报纸自豪地称誉这条公路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
友谊赞歌
在筑路战斗的日日夜夜里,中巴两国筑路员工,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当地居民热情支援,谱写出一曲曲中巴友谊的赞歌。
中国筑路员工从测量设计到施工,都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勘测线路时,当地居民积极主动地为中国人员带路,介绍水文、气象情况。
一天傍晚,中国测量设计人员来到一座七、八十米高的铁索桥旁,准备到对岸去。这时正刮大风,铁索桥象荡秋千一样晃来晃去,过桥十分危险。可是勘测任务紧急,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名叫萨利姆的巴基斯坦朋友不让中国人员自己过桥,他不顾个人安危,自告奋勇试过铁索桥,他胆大心细地在桥上来回走了一趟,然后又把中国人员一个一个地扶过桥去。
一九七五年冬天,一名中国员工在修建杜巴依尔桥时,不慎从桥上落水,水深流急,一名巴基斯坦筑路人员勇敢地从桥上跳了下去,将中国员工救起,并把他护送到医院。
几年来,中国筑路员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全心全意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教导,为增进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选择线路时处处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尽量避开群众的住房和耕地。他们为了方便群众用水,在公路沿线增设了许多渡槽和涵洞。
在筑路过程中,有的中国员工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在一个施工区发生了大塌方。二十多万立方米的风化岩石经暴雨冲刷后塌了下来,几万立方米石头堆积在公路上,交通被堵塞。中国筑路员工武治业见此情景焦急地说:“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打通道路,让汽车早日通过!”在他的带领下,抢险工作立即开始。第二天上午,他继续战斗在第一线。正当他在指挥打眼装炸药的时候,小石头不断地从山上掉下来,这是塌方的先兆。但是当他发现险区还有两国的员工在工作时,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向他们做手势,并大声呼喊:“焦迪嘎罗!焦迪嘎罗!(快走!快走!)有险情,快离开!”话音刚落,碎石从七、八十米高的地方象暴雨般落下来,紧接着巨石翻滚,伴随着一股尘烟向武治业冲来……。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鲜血浇灌了中巴友谊之花。
跟随中国筑路员工来到巴基斯坦的中国医护人员,除了为中国员工治病外,还为附近的巴基斯坦群众治病。一九七七年二月四日,一位名叫尤纳斯的巴基斯坦朋友在上山砍柴时,头被石头砸破,脑组织外溢。病人进院时,生命已经垂危。但是,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尤纳斯终于脱险了。四十多天后,尤纳斯出院时,他的父亲和全家人紧紧握住中国医护人员的手,十分感激地说:“你们使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真比他的亲兄弟还亲啊!”
古道新貌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
早在西汉时代,张骞就曾经从中国西北到达现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区。此后,东晋高僧法显,北魏僧人宋云,唐代高僧玄奘等中国著名僧人都曾到过现在的喀喇昆仑公路南端附近的斯瓦特等地。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宋云对斯瓦特作了这样的描述:“土地肥美,人物丰饶,百谷尽登,五果繁熟”。在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人们不时可以看到一些陡峭险要的崎岖小道。望着这些山间小径,我们仿佛依希看见古代中巴两国人民为了寻求友谊和知识,为了增进贸易往来,赶着牦牛和骆驼,不辞千辛万苦,沿着“丝绸之路”长途跋涉的情景。
现在,在这条宽阔的喀喇昆仑公路上,行人走车,安全方便。古老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了通衢大道。这条公路使居住在深山僻壤的千百万巴基斯坦朋友打破了“与世隔绝”的状态。在一些地方,他们到最近的城市的时间从几个星期缩短到了几个小时。
喀喇昆仑公路的建成,使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更为方便,增添了经济交流的渠道,把和睦相处的两个国家更加亲密地联系起来,它已被称为一条友谊之路。
新华社记者 袁长发
本报记者 李云飞


查看完整版本: [-- “丝绸之路”换新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