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记战斗在财贸战线上的共产党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6月 -> 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记战斗在财贸战线上的共产党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郭超人 1978-06-30 00:00

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记战斗在财贸战线上的共产党员

第2版()
专栏:

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
——记战斗在财贸战线上的共产党员
在烽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有一种特殊的革命战士。
他们没有参加争夺大渡河的冲锋,也没有投入抢占泸定桥的激战,但他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把干粮和弹药送到前线战士们的手上,用一种特殊的武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支援前线,一头给敌人挑去死亡,一头给革命担来胜利。
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有一种特殊的建设者。
在冰天雪地的石油会战中,直接站在井架旁向岩层开钻的不是他们,在开山造河的水利建设工地上,直接点火爆破土石方的也不是他们,但他们用自己的心血使钻机飞转,他们的汗水浸透每一亩高产稳产农田。
这些特殊的战士就是部队的后勤战士。这些特殊的建设者就是财贸战线上的广大职工,他们不愧是中国工人阶级中的一支光荣的部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地实践了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崇高信念。
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北部山区,有一位名叫刘明文的老红军战士。在毛主席亲自率领“十万工农下吉安”的战斗中,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他就被分配担任部队的给养员和事务长,用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为部队挑运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在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在抗击日寇的晋察冀前线,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南泥湾,他肩上的扁担不知挑断了多少根,箩筐不知挑坏了多少对,但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越挑越坚定。
全国解放以后,他来到志丹县双河供销社工作,一面为供销社的职工当炊事员,一面继续使用扁担和箩筐为贫下中农送货。
双河供销社的供销范围,沟沟河河几十条,山山峁峁几百座。每年,无论是黄沙蔽日的春天,还是白雪纷飞的冬季,刘明文挑着箩筐跑遍了农村的条条小路,走访了全社户户社员家庭,一面送来党和国家对农民群众的关怀,一面挑走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贡献。看到农村架子车、自行车坏了没人修理,社员修补一双胶鞋还得进城,刘明文就拜师学艺,逐步在下乡送货时把各种“修理”业务承担起来。看到山沟里没有理发店,刘明文就给自己的箩筐里添上一副理发工具,抽空为贫下中农理发。为了使社员群众不因小伤小病耽误生产,刘明文的箩筐里又准备了各种常用药品和简易医方。
在林彪和“四人帮”煽动停工停产达到狂热化的一九六九年,已是六十四岁高龄的刘明文却在陕北高原的小山沟里,以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进一步实践着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贞信念。
双河的向阳沟是延安通向榆林的交通要道之一。长期以来,这里没有一个茶馆,也没有一个饭店。过往旅客在这里喝不上水,吃不上饭。看到这种情景,他向上级要求,开设一个饭店,为过往的群众服务。对于人少事多的小供销社来说,开一个饭店并不容易啊!谁当炊事员呢?刘明文说:我!谁当管理员呢?刘明文说:我!还有服务员呢?刘明文说:还是我!一九六九年五月,向阳沟第一座饭店开张了,刘明文一个人兼做了三个人的工作。从表面看来,刘明文所做的事情,大都细小、琐碎、平凡,每个人只要愿意做就能做到。但是,从这些小事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就能爆发出多么巨大的精神力量。
一九七二年,六十七岁的刘明文在组织上的再三动员下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是,一个革命战士是很难在活着的时候退出战场的。参加革命几十年来一直为之奋斗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依然燃烧着他的心灵,推动着他的手脚。供销社的门市部忙不过来,他就站在柜台前卖货;饭店里顾客增多了,他自动去抹桌子端饭,旅社里服务员少,他又赶去扫地送水,上山下乡送货的日子到了,他照样担着两个箩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现在,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使七十三岁的刘明文变得更加青春焕发,他仿佛回到了四十多年前即将开始长征的前夕。他决心象当年紧跟毛主席那样,紧跟华主席开始新的长征……
在财贸战线的广大共产党员和广大职工中,涌现了何止千万类似刘明文这样的先进人物啊!人民群众怀着满腔热情送给他们各种称号,什么“硬扁担”、“红背兜”,什么“爬山虎”、“老黄牛”,什么“好管家”、“铁算盘”,还有什么“称心会计”和“万能货郎”。从这些称号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特点。透过这些不同的特点,却又可以看出他们有共同的精神气质:在他们身上再也找不出旧社会遗留给劳动人民的那种雇佣观念,而是处处表现出一种决心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崭新的主人翁的姿态。
在太行山区的河南林县,有一个石板岩供销社,建社三十二年来,一根革命扁担传了三代。一九四六年建社时,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尹兴德曾冒着生命危险,冲过敌人的炮火,用一根扁担为群众运送生产和生活用品。一九六一年尹兴德患病去世了。第二任党支部书记李林洹接过老书记的扁担以后,在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三年困难时期,在林彪、“四人帮”掀起“全面内战”的动荡年月,扁担不离肩,草鞋不离脚。一九七五年,李林洹调到了新的工作岗位,第三任党支部书记李合堂又挑起了革命扁担,在为人民服务的征途上继续前进。
这根革命的扁担整整教育了石板岩供销社的三代职工,使他们永远牢记他们不是一般的买卖人,而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永远牢记他们的工作不是简单地做生意,而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一个共产党人为人民做出的贡献,有时很难用货币来衡量。在青海省黄南草原上的泽库县,有一个给牧民流动售货的多禾茂商店。一九七四年十月,一场持续七天七夜的暴风雪袭击着草原,不少牧民的生活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这时,多禾茂商店的共产党员们带领全店职工立即赶着牦牛,驮着物资,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踏着两尺多深的大雪,迎着狂风向牧区进发了。在连续六个昼夜中,他们翻过十几座山岭,涉过十几条冰川,终于把食盐、茶砖等生活必需品送到二百多户牧民手中。对于这些商品,难道我们能用一般的货币去计算出它们的价值吗?
在江西省的兴国县有一个上社供销合作社,是在毛主席当年搞《长冈乡调查》时高度赞扬过的上社区消费合作社的旧址上办起来的。建社二十多年来,全社的共产党员和职工群众,继承和发扬上社区消费合作社在战争年代为革命群众服务的光荣传统,保持着“细、小、全”的经营特点。只要是人民群众需要的,一分钱的生意也坚决做好。有一年春节,农村火柴脱销。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各机关职工都放假回家了。供销社的同志们突然听说县城里来了火柴,便拿起扁担挑起箩筐,往返十六里赶到县城把火柴挑回来。这时天色已近黄昏,他们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又冒着刺骨的寒风出发到各个村庄,把一盒盒火柴送到各家各户……一盒火柴只值两分钱,送完一百盒火柴也只值两元钱,即使在最小的商店,也属于微不足道的营业额,如果从单纯的交换价值上看问题,人们很难理解他们的行动。但是,从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出发,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盒盒火柴抵得上一件件无价之宝,因为它们融汇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们对人民的无比忠诚和无限热爱!
四川省巴中县花丛区供销社党支部书记蔡大发,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用背兜为山区群众送货,行程二万六千多里,被群众亲切称为“蔡背兜”。但是,他看到山区农业生产在作物品种、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等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深深认识到,农村商业工作者仅仅做好物资供应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当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做科学种田的促进派。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蔡大发用自己的背兜给巴中山区引进了八十多种粮、棉、林、药的新品种,推广了一系列科学种田的新技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巴中山区的棉花产量很低,供销社每年收购棉花的任务都很难完成。蔡大发所在的向阳公社棉花亩产最高的也只有八十斤上下。一九七五年,蔡大发到外地农业科研机关挑选了一种适合山区特点的优良棉种,在向阳公社三大队种了两亩试验田,他在育苗、移栽、施肥、管理等环节上,对落后的生产习惯进行了改革。结果,这两亩棉田平均亩产棉花三百一十六斤。一九七七年,全公社的棉田的平均亩产终于突破百斤关。打那以后,人们对蔡大发的亲切称呼,又由“蔡背兜”改成了“蔡科学”。
在战争年月,有时需要后勤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来殉自己的事业。在和平时期,有时遇到激烈的阶级斗争的风浪,也需要财贸工作者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去实践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在一个夜晚,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甘棠供销社副主任、共产党员甘捏苟,和另一位职工在供销社门市部值班。一个作恶多端的犯罪分子悄悄撬开窗户跳了进来,企图抢劫贵重商品。甘捏苟同匪徒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匪徒拔出凿刀朝甘捏苟头部、背部猛刺十刀,其中一刀刺进肺部一点五厘米,鲜血流了一地,但甘捏苟在受伤昏倒以后仍死死抱住敌人不放,直到同志们闻讯赶来。……甘捏苟从一九六五年参加商业工作以来,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国家的财产,被授予“保卫国家财产的民兵英雄”称号。
银行金库,一向是阶级敌人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在一个夜晚,在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纵容之下,一个长期潜藏在阴暗角落里的歹徒,突然闯进山东荣成县东山公社柳树信用社,行凶抢劫。女信贷员毕英兰,为了保卫国家的资金,同匪徒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的搏斗,最后连同自己五岁的儿子一起惨遭杀害。但是,任凭反革命分子搜遍了她的住房,却没法找到她经手收藏的信用社的现款。房间里她经常教孩子写字的一块小石板,上面留着她亲笔写下的“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
这就是我们财贸战线上的共产党员!他们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从不渴望优厚的待遇,也从不追求显赫的名声,只知道不间断地为人民做得更多和更好。只要他们的心脏跳动一分钟,他们就会为人民战斗六十秒。在他们身上潜藏着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这就是共产党人决心为全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信念……
新华社记者 郭超人(本报有删节)


查看完整版本: [-- 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记战斗在财贸战线上的共产党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