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天门看支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7月 -> 从天门看支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本报记者 1978-07-23 00:00

从天门看支农

第2版()
专栏:

从天门看支农
本报记者述评
湖北省天门县的棉花产量,去年、前年连续两年都超过了一百万担。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这里边凝结着天门县供销社职工的心血,他们为农村商业部门支农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一切从发展生产出发,一切为发展生产服务,这是财贸工作的一个根本立足点。对农村商业来说,就要想农业生产之所想,急农业生产之所急,牢固地树立生产观点。去年四五月间,天门地区连续降雨五百多毫米,低温、渍水、病虫害,造成大量死苗,全县棉田有七十二万亩受灾。这么严重的自然灾害如何对付?要补种,一时能不能筹集那么多种子?在这紧要关头,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漠不关心,“你受你的灾害,我做我的买卖”;另一种是同呼吸,共命运,同广大社员一起奋力抗灾。天门县供销社采取的是后一种态度。他们及时组成了二百五十多个抗灾小分队,顶风冒雨,昼夜苦战,几天之内就把急需的棉种、农药、农用机油等抗灾物资送到了生产第一线。光是供应的棉子种,就相当于全县春播棉田用种的一倍半;有的地方补种三、四次,供销社就供应三、四次。
但是,也有这样的商业部门,他们的“官商”作风严重,生产急,群众急,他不急;平时又不注重调查研究,怎么能把支农工作搞好呢?在生产资料供应上,货不对路者有之,雨过送伞者有之,平时毫无准备,灾害一来束手无策者也有之,这样的商业部门,他们的生产观点跑到那里去了呢?至于有些单位以劣充优,以次充好,缺斤少两,那就更谈不上什么支农,简直是在坑农了。这些部门应当以天门供销社为镜子,认真检查检查工作,找一找差距。
为了加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这就给农村商业部门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搞支农工作,一定要熟悉和钻研农业科学和农业技术。如果供应化肥的不懂得合理用肥,供应农药的不懂得农药的性能和施用方法,经营农业机械的对保养和维修常识一无所知,那么,支农是断然搞不好的。天门县供销社的支农工作做得好,就是因为他们既有那么一股子革命热情,又有钻研农业科学技术的劲头。为了推广生物防治虫害,县生产资料公司技术员费柏芳等同志,在棉田里轮班日夜观察,终于摸索出以虫治虫的办法,为在全县棉田大面积推广生物治虫提供了经验。
天门县供销社面向生产,支援生产,参与生产,促进生产的事迹是十分突出的,他们这种精神是应当受到赞扬的。为了夺取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打好基础,我们财贸战线需要千千万万个“天门”!


查看完整版本: [-- 从天门看支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