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别让农民再到处跑农机配件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7月 -> 别让农民再到处跑农机配件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8-07-29 00:00

别让农民再到处跑农机配件

第2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别让农民再到处跑农机配件
“卖了耕牛买铁牛,买了铁牛变死牛”。这是农民对许多农业机械长期短缺配件的尖锐批评。
“铁牛”变成“死牛”,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供维修用的一些关键件、易损件短缺。有关部门早就说要解决,但直到现在,问题仍旧严重,不少单位为了购买零件,只好派人到处跑,有的跑来跑去还是买不到。
不久前,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一个单位,需要几件柴油机零件,乘飞机、火车、汽车,跑了乌鲁木齐、山东、北京、宁夏、湖南等地,历时三个月,花费数百元旅差费,才买到了价值几十元的配件。
湖南省大中型拖拉机因缺少配件,百分之二十六停机。北京市通县,有机动喷雾器一千二百台,因为买不到配件,四百台不能使用。山东省临沂地区有链轨车五百台,因缺链轨板停机的达一百五十台。
配件短缺,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报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强烈要求解决这个问题。社员气愤地说,没有机器想机器,有了机器干生气。辛辛苦苦干一年,钱哪去了?让“机”吃了不少。这哪里是支农?分明是坑农、损农!
配件短缺的问题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搞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遍地开花,求全求大,而且“重制造、轻维修,重主机、轻配件”。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八年,主机计划安排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九,而维修配件仅递增百分之十;每年维修配件的需要和计划安排,都有很大差距,而计划已经安排的数量,每年实际只能完成百分之六、七十;主机和配套配件的生产年年超额,维修配件的生产却年年完不成任务,计划、生产、供应严重脱节。再加上生产出来的配件,有些质量很差,几个不顶一个用,维修配件怎能不紧张?
国家为维修配件的生产,拨了大量的材料,如果真正按照国家计划去落实,配件绝不会象今天这样严重短缺。据了解,这些原材料分配到各省、市、地、县以后,你砍一刀,我挖一块,层层剥皮,挪作它用。此外,在供应和管理使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面对这样长期不能解决的严重问题,有的人象俗话所说的,“虱子多了不觉咬,账欠多了不发愁”。不管群众反映多么强烈,批评多么严厉,他们脸不红,心不跳,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追究起责任来,谁都该打,但谁都挨不着打。这些人的脑子里装满了许多为自己辩解的理由,唯独没有农民。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对工作缺乏热情,对人民漠不关心、不负责任的态度。
诚然,有些同志心里也感到不安,曾想解决问题,但他们没有具体措施,只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老是“研究、研究”,把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短缺配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说到底是有关领导的态度问题:是不是真正树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是不是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要抓紧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到一个电报或电话打给供应农机配件的部门,就把配件及时送到农民手里。这样才是用实际行动而不是用空话关心农民,七亿农民要求的就是这个,这也给农机部门指明了努力方向。
希望有关部门乘党中央关于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指示的东风,对维修配件问题来一个大会诊,看看我们农机工业体制和政策,哪些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每个单位都应以整风的精神,订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迅速解决。不能再让农民兄弟到处去乞求农机配件了;不允许将那些不合理的负担再转嫁到农民头上!(附图片)
江西拖拉机制造厂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内容的增产节约群众运动,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多生产优质拖拉机。这是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检查产品质量。
新华社记者摄


查看完整版本: [-- 别让农民再到处跑农机配件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