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读徐迟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7月 -> 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读徐迟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晓雪 1978-07-29 00:00

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读徐迟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第3版()
专栏:

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
——读徐迟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晓 雪
有的诗,分行排列,整齐、押韵,却平淡无奇,味同嚼蜡。有的作品,没有分行排列,却通篇充满诗意,读了使人兴奋、激动,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徐迟同志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样一部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
这个集子使人着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最突出的,我认为就在于它在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些新东西,就在于诗人向过去文学艺术家们很少问津的科学技术领域大步挺进的勇敢精神。
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时代赋予我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作者听到了我国亿万人民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号召下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脚步声,强烈地感到了我国亿万人民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奋勇攀登的坚强决心。而这个领域,过去在文艺作品中很少得到反映,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更是不能写、也没有人敢写的。在“锋利的宝剑砍出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之后,在一种庄严的时代责任感的驱使下,徐迟同志怀着“谦而不虚”、“狂而不妄”的豪迈感情,向这个领域大踏步走过来了!他先是在地质、地质力学的领域里,跋山涉水,后来在数学,在解析数论的王国里,探索隐微,接着,又到流体力学的领域和植物世界去旅游观光。老诗人青春焕发,激情洋溢,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写下了《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在湍流的涡漩中》和《生命之树常绿》等一批歌颂科学工作者的报告文学作品,在读者面前打开了风光如画,美丽无比,人物峥嵘,情节感人的科学世界。一向被人们认为深奥而神秘的科学领域,竟是如此的诗意盎然、引人入胜。它是层峦叠嶂的壮丽高原,是繁星灿烂的无垠长空。诗人是怀着多么真挚深沉的感情,来描述和赞扬给社会带来进步、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科学家们及其科学成果啊:
“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
徐迟同志用了不少笔墨描写科学领域的美好风光,但是并不满足于浮光掠影地摄下几个绮丽的彩色镜头。他的全部笔墨都为了写人,写我们时代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写长期被林彪、“四人帮”诬为“臭老九”、“反动权威”、“修正主义苗子”和“白专道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他们为人民忘我劳动,为科学呕心沥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在崎岖道路上奋勇攀登。从这一篇篇科学诗章中,我们看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如何用他的学识、他的智慧,为我国描绘了多么美丽的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稀有、分散元素等矿产资源的远景;看到了数学家陈景润如何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几乎粉身碎骨”的“可怕的滑坠”,才登上了(1+2)的台阶;看到了植物学家蔡希陶和他的战友们又怎样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劳动和反复实验,初步获得了采取人工群落结构方式,进行合理开垦、充分改造和利用热带雨林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科学规律,使大自然按照人类的愿望变得更丰富、更美。这些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在他们探求真理、大胆创造和攀登高峰的战斗历程中,成为他们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的,是他们决心献身于社会主义祖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壮丽理想,和他们对党、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崇敬的深厚感情。徐迟同志用他笔下的这些“真人真事”,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攀登科学文化高峰而艰苦跋涉的科学家、艺术家,已经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一部分,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他们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依靠力量!
俄国十九世纪卓越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独创性是擅于掌握本质的结果”。徐迟同志在他的报告文学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独创性正是这样。不论是李四光、周培源,不论是陈景润、蔡希陶,也不论是石油头王进喜或艺术家常书鸿,诗人都善于抓住构成他们的思想性格、精神品德的本质特征,然后把它集中突出地、真实感人地展示出来。
例如王铁人,我们已经读过不少描写这位英雄人物的文艺作品。可是,徐迟同志的《石油头》却又挖掘出“他多思”这一特点,独到地表现出王铁人与众不同的了不起的地方。“在战术、战役上,他勇冠三军;而在战略上,在大是大非上,他有智有谋,有科学预见更讲策略,讲技术更识路线。”“还没有找到大油田时,他就想了”——“就不相信石油光埋在外国的地下”。从解放军放哨站岗,他想到了岗位责任制。井打歪了,他首先想出了钻井扶直器,从冬天在水泡子的冰上打井,他想到了把钢筋冻进厚厚的冰层。在夜以继日的艰苦劳动中,他想了又想,“干着社会主义呵”,“想共产主义!”这就是我们的“石油头”、我国无产阶级英雄王铁人的形象!
陈景润,这位被外国人誉为“移动了群山”,达到了“光辉的顶点”的数学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徐迟同志同样非常敏锐而准确地抓住了构成这个人物的“秘密”的东西,把它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陈景润在选择了献身科学的道路之后,就把自己的“全部心智和理性”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生活上一无所求,穿着“通风透气不会得脚气病”的一双破鞋子,啃一个干馍馍就过一顿,仿佛整天生活在数学的王国里,只是偶然才回到现实中来。“有一次,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当同志们来向他祝贺新年,他才知道“今天是新年了呵”!甚至当病得起不来了,“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他还挣扎起来,坚持工作。他为什么呢?为自己吗?不!他是为人民,为党工作。他说:“不这样怎么对得起党?”所以,善意的误会,无知的嘲讽,恶毒的诽谤,他都不屑一顾;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威胁他诬陷邓副主席,他不屈!许以高官厚禄,利诱他向人妖效忠,他不动!”“数学家的逻辑象钢铁一般坚硬!”——这就是曾经被人歪曲而变形的数学家陈景润的本来面目。
作品的独创性,首先取决于作者是否有正确的独到而深刻的思想,取决于作家对时代生活洞察和理解的深度。徐迟同志得力于、借助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因而才对我们伟大的时代,对文化大革命,对粉碎“四人帮”的巨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的英雄人民,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壮丽的大革命,把工、农、兵,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还有圣徒和魔鬼,一古脑儿卷了进去。检举和被检举,揭发和被揭发,批评和反批评,批判和自我批判。人人触及了灵魂;三千年积污要涤荡。我们的生活朝气蓬勃了;生活中大量的阴暗东西就自行暴露了。渣滓浮上表面了;驱除它们就容易了。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方面,光明面,毫光四射了;阴暗东西的危害之大,也就越加明显了。”
这不过是诗人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精彩概括的片断。写得多么真实、大胆而又确切!陈景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进一步攀上科学高峰的。人物必须放在特定的典型环境里才容易表现出他的本质方面,我们的数学家也因被卷入了当代政治革命的万丈波澜而更加大放光彩。
我们翻开集子里的每一篇,都感到有一股时代生活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感到有一种热腾腾、火辣辣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深刻启示和有力鼓舞,催人为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而跃马扬鞭。《在湍流的涡漩中》仅仅写了周培源在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的经历,然而正是通过描写他在“危机到达了顶点,随时都可以爆发”的“最黑暗的夜”里的忧虑、悲愤和狂喜,诗人多么成功地表现出这位银发闪闪,意气风发的无产阶级科学家、教育家、革命家的内心世界和战斗风貌!文章的结尾,诗人激情地写道:“‘打倒四人帮’的口号,声震五湖四海!‘四个现代化’的足音,震动小小环球!湍流在奔腾,涡漩在翻动!一个时代结束,一个时代开了端!”读到这里,我们的心里不是也有一种涡漩在翻滚,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英勇挺进吗!
徐迟同志的报告文学的艺术独创性,还突出地表现在语言、结构、形式、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诗人摒弃了“四人帮”的那一套帮风、帮气、帮腔、帮调。他首先从生活中,从群众中,也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学作品中吸取有表现力的语言。请看作者是怎么描写云南杜鹃花的:“只见大自然抖开了丝绸,甩开了锦缎,大幅大幅的铺在中国大地上。它们覆盖起一座一座山峰,使整座整座山峰都如穿上了剪裁合身的最时新的艳丽的衬衫和裙子”。“各种各样的色彩,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清芬,有的芳洌可以提炼芳香油;也有低首回眸,也有丹唇皓齿,眄视流盼。”写得多么缤纷多彩,多么富有生命,又多么热情奔放啊!
徐迟同志象写诗一样来写报告文学。他的作品,不但有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而且有诗的想象、诗的意境和诗的构思。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每一篇都那么独特新颖,或正面写,或侧面写,或写一晚上,或写几十年,每一篇都有各不相同的开头和余味无穷的结尾,使人感到语言新,结构新,意境新。《哥德巴赫猜想》开头写了玫瑰花,最后又写到玫瑰花:“他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他反而取得成绩。而现在呢?应有所警惕了呢,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首尾照应,意味深长,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这位数学家的热切期望和无限深情。
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也有不足之处,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石油头》还“残留着一些被束缚的痕迹。”《生命之树常绿》由于采访时蔡希陶同志忽然病了,未敢多问,所以人物形象也就不象陈景润那样鲜明和突出。我们希望诗人继续尽情的歌唱,唱得更好!更希望所有的作家、诗人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都能解放思想,为我们伟大的时代大胆创作、放声歌唱!


查看完整版本: [-- 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读徐迟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