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海上大寨”——獐子公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8月 -> “海上大寨”——獐子公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袁维明 陈宝玉 1978-08-15 00:00

“海上大寨”——獐子公社

第4版()
专栏:

“海上大寨”——獐子公社
黄海北部、辽宁省旅大市以东的大海中,有个獐子岛。二十年前,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五日,獐子岛发生了一次大变,这里的渔民和附近三个小岛上的渔民,响应毛主席、共产党的号召,把原有的四个高级渔业生产合作社联合起来,变成一个核算单位,成立了以海洋渔业为主的獐子人民公社,开始了彻底改变獐子岛的贫穷、落后面貌的斗争。
孤悬在万顷碧波之中的獐子岛,据说原是个“棒打獐子瓢舀鱼”的富饶而美丽的好地方。可是,解放前这里单家独户的贫苦渔民,靠小船、破网给渔霸打鱼,忍受着沉重的剥削,挣扎在饥饿线上。海上风波难测,很多渔民葬身鱼腹,岛上常有寡妇孤儿的哭声。解放后,獐子岛渔民斗倒渔霸,翻了身,组织起来了。但是,直到二十年前成立人民公社的时候,他们还是小船小网,只能在家门口打鱼,生活还是贫穷的。二十年来,英雄的獐子岛渔民,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依靠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大办渔业机械化,赢得了“海上大寨”的声誉。现在,獐子岛成了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渔村,成了全国水产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獐子公社由面积共十五平方公里的四个小岛组成,其中獐子岛最大,占十平方公里。全公社共二千三百多户,一万一千多人。以经营海洋捕捞渔业为主,兼营海水养殖和岛上农业。站在獐子岛的码头上,向南遥望,海天空阔,公社的渔轮穿梭来往,汽笛声不断。岛上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环绕山间的层层梯田一片葱绿,清澈的水库旁抽水机欢叫着。碧波荡漾的海湾养殖了海带、贻贝等,只见一排排的贻贝筏子和一行行的海带筏子随波起伏,一颗颗的玻璃浮子象晶莹的珠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姑娘们划着轻快的舢舨,在收获海带和贻贝。岛上,这边有修船厂,那边有捻线厂。滩头坞道上,正在检修渔轮,响着叮当的锤声,闪着电焊的弧光。岛上正在进行基本建设,这里竖着吊塔,那里架着索道,拖拉机和推土机往来奔忙。所有这一切告诉人们,古老的摇橹出海的时代,在獐子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獐子岛的繁荣兴旺是怎么来的呢?
一九五九年,成立只有一年的獐子人民公社,就用公共积累购买了四十马力和六十马力的机帆船各一对,揭开了渔业机械化的历史。一九六○年,他们又继续购买了八条机帆船,正式成立了机帆船队。从那以后,他们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先改造原有的木帆船,实行土洋结合,改旧与买新相结合,在渔业机械化的道路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给木帆船安上机器,使渔船动力机帆化。这样就等于船队长上了“铁脚板”,不但在海上可以跑得更快、更远,而且可以把摇橹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多打鱼。第二步积极积累资金,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逐步购买渔轮,建立现代化的新的渔轮队,使渔船长上“铁翅膀”,飞向辽阔的海洋。
到一九六九年,他们全面完成了对原有一百二十多只木帆船的改造,而且把小船改成了大船,把平头船改成尖头船,全面实现了机帆化。
紧接着,獐子公社又迈出第二步,向国家的造船厂订购渔轮。到一九七二年,第一批四艘新渔轮在自己的轮机手驾驭下回到公社时,獐子岛海边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社员们欢声雷动,獐子岛渔业的新时代开始了。
从一九七三年到现在,獐子公社的公共积累一年比一年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一年比一年强。它年年购置新渔轮,有关渔业生产的各种设备越来越好。到现在,全公社渔船队的总马力达到了一万六千八百多马力,其中包括大小渔轮三十八艘,机帆船二百多只,渔船的吨位是公社化以前的三倍以上。
现在,獐子公社的机动船队,装备着各种新的网具,新的设备和仪器,驰骋在黄海、东海广大的渔场上。有时分散,有时集中,机动灵活,指挥自如。哪里发现鱼群它们就立即奔向那里,捕捞量大幅度增长,到去年,全公社水产品总产量比公社化前的一九五七年翻了五番,总收入增长了十五倍,给多种经营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人民公社成立以前,獐子岛上只有铁匠炉和木匠铺,只能打打铆钉,捻捻船帮。那时,换一根螺丝,安一块船板,也要上大连去。公社家大业大,自己不办工厂不行了。
一九六三年,他们在名叫“大扁滩”的荒僻海滩上,因陋就简地建成了自己修船的“土”船厂。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这个“土”船厂已经变成了有船体、机械加工、铸造和锻造等四个车间,有三百多名工人的船厂,既能修又能造。钢壳渔轮也可以自己承担一般的维修了。
从一九六九年起,这个公社又相继办起了生产尼龙网线的捻线厂和给社员服务的被服厂。工业生产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每年为公社提供上百万元的利润,对巩固发展集体经济,对促进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
从前,獐子岛的农业很不发达,耕地很少。四个岛上只有挂在山坡上的一些瓢一块、碗一块的小块地。一九六八年起,獐子公社才用渔业生产积累的资金来发展农业。这年冬天,公社把一些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了第一支“海岛创业队”,迈开了农业学大寨的第一步。
十年来,渔业生产每前进一步,岛上的农业也发展一步。从一九七○年起,又投资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把海岛建成了“青松压顶,板栗围腰,梯田遍山,村新路平”的农业发达的地方。现在,全公社四个海岛共有耕地一千多亩,全部实现了梯田化,比一九六八年扩大耕地面积四百多亩。而且修了水库,打了深井,能够灌溉或喷灌。岛上凡能植树建林的山顶,都栽上了青松,山腰都栽上了板栗和果树。岛上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去年全公社平均亩产过了“长江”。
一九六八年冬,獐子人民公社为给机械化筹划资金,在海湾里养殖了七百九十多台筏海带,获得了成功。以后,他们年年增加养殖台筏,在能放养的海湾里全部养上了海带。为了扩大养殖面积,他们决定改造海湾,那么,从哪里下手呢?经过勘察,选定了褡连岛。褡连岛在獐子岛的东面,由于岛上中部地势低洼,涨潮时淹没洼地,就把小岛一分为二隔成两半。如果在这条洼地上修筑一条拦海大坝,把两边联结起来,就可以出现两个很好的港湾,海水养殖就有了很大的海面。一九七○年四月,他们就在这里摆开了拦海建坝的战场。他们连续奋战了二年零八个月,建了一道长四百六十米,宽十五米,高七米的拦海大坝,把分开的褡连岛重新连在一起,开出两个海水养殖场,放养了一千七百多台筏海带和贻贝,使全公社海水养殖增加到六千多台筏,每年为国家提供四千多吨养殖产品。
獐子岛是我国黄花鱼、鲐鱼、鲅鱼、鳕鱼和底杂鱼的主要产地,也是海参、鲍鱼和扇贝等海珍品的生产基地。二十年来,尤其是机械化大发展的一九七二年以后,他们平均每年为国家提供各种鱼类、贝类、藻类等水产品达一亿多斤,每个渔业劳动力平均每年提供四万多斤,创造产值五千五百多元,上缴纯收益二千四百多元。生产不断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个人收入也就随之提高。现在,獐子公社的公共积累总额已经达到三千八百多万元,去年全公社总收入达到一千五百八十多万元,当年积累四百三十七万元,分配二百八十八万元,全公社平均每户收入一千一百九十一元,平均每人收入二百五十八元。年年分配兑现,家家都有存款。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社员集体福利不断增多,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那一幢幢宽敞明亮的青堂瓦舍,是公社为社员盖的新住宅。医院、学校、敬老院、托儿所、商店等高大建筑,耸立在公路两旁,每到夜晚,村村落落灯光通明,就象繁星落满海岛。全岛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有半导体、缝纫机、自行车,走进社员家里,只见被褥成垛,毛毯、线毯样样都是时新货,室内摆设齐全,炕上有柜,墙上有钟,窗户和门上挂着质地上好的帘子。青年人差不多都戴着手表,妇女们的的确良衣服,每人不是一件,而是几件,讲究质量,讲究花色。社员们的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社不但有自己的中学、小学,还办起了轮机、捕捞、财务、农机等专业轮训班,定期培训青年社员。公社的业余演出队、电影队、文化室,使社员们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新华社通讯员 袁维明
新华社记者 陈宝玉
(本报有删节)


查看完整版本: [-- “海上大寨”——獐子公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