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有“绝手” 百炼出精钢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8月 -> 中国有“绝手” 百炼出精钢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华觉明 1978-08-20 00:00

中国有“绝手” 百炼出精钢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中国有“绝手” 百炼出精钢
华觉明
百炼钢是我国古代冶铁工匠的杰出创造。自从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著名诗句以来,“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便成为文学创作和人们常用的习语。
早期的钢如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钢刀、钢戟,是用块炼铁经渗碳锻成的。西汉初期增加了锻打次数,使钢中夹杂物减少和细化,组织较为均匀,质量显著提高。河北满城刘胜墓所出的钢剑、错金书刀,就属于这种处于初始状态的百炼钢。
西汉后期发明炒钢后,出现了百炼钢的直接前身——卅炼钢。山东苍山东汉钢刀有“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涷大刀”的错金铭文,说明它是经过约三十次反复锻炼才制成的;比它更早的有广汉郡工官在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制作的“卅涷”金马书刀。可见,早在公元二世纪初,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有一定工艺规范、为各冶铁作坊广泛采用的制钢技术。王充《论衡》以剑喻人,说价值一金之剑,只要“更熟锻炼,足其火,齐其铦”,就可以成为“千金之剑”,无疑是源自锻剑匠师的丰富实践。
在三十炼钢的基础上,公元二世纪末叶出现有“中平□年五月丙午造作支刀百练清刚”铭文的百炼钢刀。三国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曹丕《典论》说:“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这样炼出的宝刀、宝剑,具有美丽的花纹,或耀似朝日,或彩似丹霞,称为“华锋”,“清刚”。《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讲大夏制作百炼钢刀,说明少数民族地区也已掌握这项技术。南朝谢平所制“神剑”,能削断悬挂在头发丝上的十五根?芒而丝不绝,号称“中国绝手”。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述了百炼钢的工艺过程,说是“取精铁,锻之百余火”,就可得到“纯钢”。《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明代重要科学著作,都提到了“百炼钢”。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所写的奏章中也说“用铁条烧熔百炼”,锻造大炮。
源远流长的我国百炼钢技术,传播到国外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据史籍记载,魏明帝曾赠给倭国女王卑弥呼五尺刀两口。作为珍贵礼品的宝刀,当是用的百炼钢。前述中平钢刀,也是在日本发现的。其后,日本人民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制成闻名世界的倭刀,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史实表明,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曾经有着友好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的悠久历史。
自然,百炼钢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业方式的制钢工艺,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可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极其困难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下,不畏艰难、精益求精的勇气、毅力和独创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人民群众从千百年斗争实践中认识到的“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的真理,将永远激励着人们经风雨、见世面,在火热的斗争中锻炼成长。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有“绝手” 百炼出精钢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