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毛主席指处茶满坡——记舒茶公社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8月 -> 毛主席指处茶满坡——记舒茶公社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徐元华 朱崇之 田文喜 1978-08-29 00:00

毛主席指处茶满坡——记舒茶公社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第4版()
专栏:

毛主席指处茶满坡
——记舒茶公社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在巍巍大别山的东麓,宏伟的淠史杭灌区南端,有个以盛产“舒绿”香茶驰名的公社——安徽省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一九五八年九月九日,舒茶成立人民公社。这年九月十六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舒茶视察。毛主席指着连绵起伏的青岗岭,亲切地指示大家:“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舒茶人民在毛主席的指示指引下,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排除种种干扰,向毛主席指点的青岗岭和其它荒岗野坡进军,大力开辟新茶园,把一个昔日“山秃地瘠薄,粮缺茶不多”的穷山窝,建设成粮丰茶满坡的社会主义新茶乡。一九七七年同一九五八年相比,公社茶园面积扩大了三点三倍,茶叶总产增长一倍多,粮食总产增长一点八倍,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社员个人平均收入都增长一倍以上。从一九六八年以来,全公社平均每年向国家贡献干茶五十多万斤,粮食三百五十多万斤。如今,舒茶公社已被人们誉为皖西茶区的大寨花。
(一)
舒茶公社境内岗峦起伏,山坡连绵,适宜发展茶叶生产,是皖西绿茶的重点产区之一。但是,解放前由于个体经济力量单薄,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这里茶棵衰老,产量低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才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毛主席亲临舒茶视察并作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在毛主席亲临视察和指示的鼓舞和推动下,这年冬天,舒茶人民满怀改造山河的雄心壮志,打响了改造荒山、开辟新茶园的战斗。他们披荆斩棘,开荒点种,大干一年多,新开茶园三百亩。但此后几年,由于受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广大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茶叶生产发展缓慢。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舒茶公社的干部、社员重新学习毛主席的指示,深入批判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极大地焕发出了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他们决心在“多多”二字上下功夫。为了加快开辟茶园的步伐,公社革委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制定了一个因地制宜,先近后远,集中连片,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各自和联合开辟茶园相结合的规划。一九六八年秋天,为了迎接毛主席视察舒茶公社十周年大喜日子的到来,公社革委会同各大队、生产队协商,决定组织五百多名民工,在毛主席当年视察时指点的青岗岭中的蛇皮岗上,建设一座高标准石砌宽幅梯式茶园。蛇皮岗土层薄石头硬,荆棘丛生。要在这里垒起一条条高大坚固的石坝,造出一块块平展展的梯地,确实困难重重。舒茶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坚强意志,同困难展开了顽强的斗争。蛇皮岗上硬石坚,他们就组织攻坚组用炸药炸,用钢钎撬,削掉“蛇皮”,搬走杂石;砌坝需要巨石,他们就组织石工队,攀悬崖,爬陡壁,打眼放炮,开山凿石,把成百斤、上千斤的巨石,一块块地从几百米远的山洼抬到工地。筑坝垫地,需要新土,两千多名女社员奋勇支援,她们踏着冰雪,用双肩把新土从一、二里外的地方挑上山岗。舒茶人民奋战九个月,采石三万五千方,运土十八万方,修起了十道平均长一百三十米,高五米,宽二点七米的弧形石坝,在石坝的两侧还修起了七十二道土坝,共造出七十多亩水平宽幅梯式茶园。广大干部和社员一致决定,以毛主席视察舒茶的日子给它命名,叫“九一六”茶园。
“九一六”茶园的开辟,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舒茶人民进一步看到人民公社集体力量的巨大威力。从此,全公社一百六十七个山区生产队,队队都能自力更生开山垒坝,建设梯式新茶园,有力地推动了新茶园的建设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二年,全公社开辟大型新式茶园四座,小型新式茶园一百多座,新茶园面积达两千四百多亩。同时,对一千八百亩老茶园进行了改造,加强了管理,使茶叶产量连年上升,质量不断提高。一九七二年,全公社茶叶产量由一九五八年的二十八万斤增加到五十三万斤。
(二)
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粮食和茶叶争地、争肥、争劳动力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成为舒茶人民“多多”开辟新茶园的一个新的障碍。为了扫除这一障碍,公社党委领导成员深入调查研究,访问茶区和粮区的干部和社员,用心寻找和总结群众中解决“三争”的先进经验。
位于两山夹一洼的舒茶大队冲老生产队,有四十七亩水田,六十五亩茶园,是以茶为主的生产队。这个队的社员在共产党员、生产队长魏良炳的带领下,在山上打主意,在田里做文章,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了粮茶争地、争肥、争劳动力的矛盾,促进了粮茶的双飞跃。他们的做法是:一、在种植上合理布局,实行粮食下山,茶叶上山,山坡上种茶,山脚下种粮;二、大种绿肥和发展养猪积肥,对四十七亩水田,全部实行绿肥、早稻、晚稻的一年三熟制,把绿肥和每年积攒的七万斤猪粪集中施在粮田里,而把过去粮食占用茶叶的化肥,全部用到茶叶生产上;三、自力更生兴建了一个茶叶机械初制厂,提高制茶工效十几倍,解放了大批劳动力,改变了历年早稻栽插和春茶采摘时劳动力紧张、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冲老生产队由于比较好地解决了粮茶之间的矛盾,茶叶和粮食生产都获得迅速发展,一九七二年全队茶叶总产达一万六千四百多斤,比一九六八年增长百分之五十,粮食总产比一九六八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七,成为全公社茶粮双高产的样板。
冲老生产队的经验象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茶粮双飞跃的大门。公社党委及时总结和推广冲老的经验,在全公社范围内提出一手抓茶,一手抓粮,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从建设高产稳产的茶叶和粮食生产基地出发,采取山、水、田综合治理,粮、茶、林合理布局,山顶造林,山坡种茶,山脚种粮;同时,大力扩种绿肥和发展养猪积肥,大搞制茶机械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粮茶之间的矛盾。现在,舒茶公社粮茶争地、争肥、争劳动力的矛盾已基本解决,昔日那种以粮挤茶,毁茶种粮,“远看是茶场,近看种着粮”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代之的是“山坡茶苗绿,山下稻谷香”,茶多粮丰的喜人景象。
(三)
一九七六年,正当舒茶人民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满怀豪情,在连绵三十里长的青岗岭摆开新战场,更大规模地开辟新茶园的时候,“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大抓“走资派”的妖风刮到了这里。顷刻间,许多在毛主席视察时就担任基层领导工作的老干部,成了挨整被批的对象。明明舒茶人民开了那么多的茶山、茶园,修了那么多的山塘水库,改造了那么多的粮田,却被诬蔑为“面貌未变,山河依旧”。这年七、八月间,正值“双抢”和夏茶采摘大忙季节,舒茶的公社干部和各大队的干部却被分别集中起来办“学习班”,检查“错误”,接受批判。当年毛主席视察时就担任舒茶公社第一把手的现任公社党委书记徐自长,被批判了一次又一次;全公社一百零三名大队支部委员以上的干部,被撤换了七十四名;二百一十四名生产队长被撤掉九十二名。但是,“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的倒行逆施,并没有使英雄的舒茶人民屈服。公社党委书记徐自长就在“学习班”挨整的时候,不顾身体有病,仍然带领公社干部登上青岗岭,同东风、沙墩、舒茶等六个大队的负责人商量制定继续向青岗岭进军,扩大新茶园的计划和措施。许多大队干部,白天不准离开“学习班”,就利用晚上回队安排生产。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给舒茶人民发展茶叶生产,扫除了最大的障碍,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一九七六年冬天,全公社上青岗岭兴建茶园的社员多达七千多人。他们奋战四十天,不仅胜利完成了“九一六”茶园的扩建任务,而且在其它各处开了一千多亩新茶园。去年以来,舒茶公社党委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进一步加强对茶叶生产的领导,对公社、大队、生产队的领导班子重新进行了调整,并指定第一把手亲自抓茶叶生产。各生产队还成立茶叶专业队,常年负责茶园的建设和管理。去年,他们打破“秋茶好喝摘不得”的旧框框,采摘秋茶十一万斤;由于采摘方法得当,采后又及时进行科学管理,今年春茶不但没有减产,反而比去年增产八万斤,为大面积采摘秋茶和夺取全年茶叶的高产闯出了一条新路。目前,舒茶公社的夏茶已采摘完毕。今年春、夏两季茶的总产量达到六十八万斤,创造了高产新纪录。
新华社通讯员 徐元华 朱崇之
新华社记者 田文喜(附图片)
八月二十八日,华主席参观普拉市著名古迹露天剧场。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查看完整版本: [-- 毛主席指处茶满坡——记舒茶公社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