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骏马”奔驰——访宁夏贺兰山新兴工业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09月 -> “骏马”奔驰——访宁夏贺兰山新兴工业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姬秉明 吴文彪 1978-09-29 00:00

“骏马”奔驰——访宁夏贺兰山新兴工业区

第2版()
专栏:

“骏马”奔驰
——访宁夏贺兰山新兴工业区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它的主峰海拔三千五百多米。在蒙古语中,“贺兰”是“骏马”的意思。可是,在解放前的千百年中,这匹塞上“骏马”一直在沉睡着。大自然赋予它的丰富宝藏,得不到开发利用,而历代的反动统治阶级,却给这里留下衰败凄凉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贺兰山这匹沉睡的“骏马”才苏醒、奔腾起来。一九五九年十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群英大会上接见了来自宁夏贺兰山区的矿工代表,亲切地说:毛主席对少数民族地区非常关怀。你们一定要努力发展煤炭事业,努力工作,把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搞上去。四年以后,董必武同志来到宁夏视察工作,登上贺兰山,兴致勃勃地写下了“兹山蕴宝藏,开发那敢误”的诗句。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成为鼓舞各族职工开发、建设贺兰山区的巨大动力。从一九五八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二十年里,这里煤炭、机械、冶金、电力、化学、电子、建材、纺织、皮革、造纸、食品等各种工业相继建立,蓬勃发展。一个北起“塞上煤城”石咀山市,南到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中卫县,长达四百多里的新兴工业区形成了。
在贺兰山北部,一座东起滔滔黄河、西临茫茫阿拉善左旗草原的天然煤炭宝库被打开了。这就是我国西北重要的贺兰山煤炭工业基地。据统计,目前这里的原煤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了二十四倍。
昔日贺兰山下,是有名的“风狂天际吼,沙飞人烟稀”的风沙线。而今这里机械工业迅速发展。现在,这里的机械工业总产值比自治区成立时大约增长了六七十倍。
当夕阳的余辉从奔腾而下的黄河波涛中渐渐消失的时候,沸腾的贺兰山亮起了一片灿烂的灯火。望着这不夜的景色,不禁使人回想起解放前的宁夏。那时,只是在银川,才有一个专为地方军阀马鸿逵服务的小电灯公司,一台几十千瓦的发电机,还是德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老古董。而现在,一个电力网在贺兰山区基本形成,现在一天的发电量几乎等于二十年前一年的发电量。
贺兰山区的开发、建设,也受到了刘少奇、林彪和“四人帮”的严重干扰破坏。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同宁夏当地各族职工一起,迎着阶级斗争的疾风暴雨前进,用艰苦的劳动改变了贺兰山区的面貌。
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先树立起来的大庆式企业之一石炭井三矿,是一个压不倒、摧不垮的英雄矿山。在“四人帮”横行、是非颠倒的日子里,有些人把他们污蔑为“死水一潭”、“只看煤炭堆成山,不管路线偏不偏”,硬说他们的“经验是吹的,成绩是修正主义管、卡、压的产物”。那些人提出“踢开党委闹革命”,“要建立没有规章制度的企业”,还直接写信给“四人帮”,告矿党委的状。
风狂浪恶何所惧!矿党委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不动摇,做到了领导班子不散,职工队伍不乱,规章制度不丢,革命、生产不断。一九七六年斗争更激烈了,有人扬言要“砸烂考勤室”,矿党委针锋相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了全矿的考勤制度和其它管理制度。当时铁路处于半瘫痪状态,采出的煤运不出去,需要的坑木等物资运不进来,生产面临着严重威胁。矿党委带领全矿职工努力奋斗,终于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原煤生产计划。
“四人帮”的彻底覆灭,揭开了宁夏工业发展的新的一页。
在紧张施工的石咀山发电厂扩建工地,记者访问了电力工业战线的一位老战士、电厂的党委书记毕聚德。
毕聚德今年六十四岁。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在延安和电打上了交道。解放战争初期,他和一些同志抬着机器行军,跟随伟大领袖毛主席转战陕北。全国解放了,他按照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背包一背,来到了宁夏。一九五八年,他带着建设自治区第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的任务来到了石咀山。二十年来,这个厂经过三次扩建,发电能力增长了十三倍,他一直战斗在这个岗位上。目前,他担负着电厂第四期扩建工程的指挥任务。他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新长征开始了。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贺兰山区有更多更大的“塞上明珠”等待着我们兴建呵!这话表达了贺兰山区各族生产建设者的共同心愿。
贺兰山区另一个喜人的变化,是一批多年的后进企业大踏步地赶了上来。大武口洗煤厂就是其中的一个。前几年,这个厂被“四人帮”那一套假左真右的反动思潮糟踏得不象样子,工厂成了名副其实的“重灾户”。在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中,一场紧密联系实际,狠批假左真右的战斗打响了。这个“重灾户”翻身了。今年全厂职工只用四个月就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任务,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第一次甩掉了亏损的帽子。职工们高兴地说:狠批了“四人帮”的假左真右,搬掉了新长征路上的大石头,洗煤厂要大显身手了!
战斗在贺兰山区的各族英雄儿女,正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满怀信心地建设着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姬秉明 吴文彪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解放前的宁夏,只是在银川有一台几十千瓦的发电机。而现在,一个电力网已在贺兰山区基本形成。这是宁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石咀山电厂的一角。 新华社记者摄


查看完整版本: [-- “骏马”奔驰——访宁夏贺兰山新兴工业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