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这样“走样”更合实际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8年11月 -> 这样“走样”更合实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纪桂平 吴其刚 1978-11-30 00:00

这样“走样”更合实际

第2版()
专栏:

这样“走样”更合实际
今年深秋的一天,江苏海安县朝阳公社党委书记蔡琏下去检查秋播工作。每到一处,但见田整得很平,沟挖得笔直。他十分满意。当他来到二大队五队的一块田边时,却看到沟的深度比公社规定的浅四、五寸,而且明显的上宽下窄,成倒八字,不合公社布置的规格。他很气愤。
这时,队长杭庆贵正好赶来,他向蔡琏介绍说:“我们队有十几亩田没按公社的规格挖沟,……”老蔡不容他讲下去,便打断话头,劈头盖脑地责备道:“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公社还要不要有个统一规划?”
杭庆贵解释说:“全社基本上是夹沙土,我们队这十来亩地是沙码土。沙码土的粘性比夹沙土差,假如同夹沙土的沟开得一样深、一样陡,遇到暴雨,沟壁就容易冲塌。”杭庆贵接着便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队里用两块相邻的田块做了试验比较:一块夹沙土,一块沙码土,开的沟是同一种规格。后来一场暴雨袭击,夹沙田挖的沟仍然完好,而沙码田挖的沟大多被冲塌了,麦子少收了两成多。
杭庆贵的叙述和五队去年挖沟的实践,使老蔡省悟过来:客观条件千差万别,对种田的要求怎能刻板一套呢?他深深感到,这个队“走样”走得好,走得更符合客观实际了。
蔡琏又从五队挖沟的教训联想到,其它生产队也有一些沙码田。各队都应该区别土质,因地制宜。回到公社,他专门跟党委的其他同志研究了沙码田挖沟的问题,然后分头下去了解情况,对全社有沙码田的二十五个生产队,重新提出了挖沟的合理标准。
纪桂平 吴其刚


查看完整版本: [-- 这样“走样”更合实际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