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和睦家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9年02月 -> 和睦家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于国厚 1979-02-27 00:00

和睦家庭

第4版()
专栏:

和睦家庭
在北京市东城区苏州胡同一○一号大院,有一户和睦的家庭。这家六口人,老太太王若兰,儿媳妇张瑞云和女婿(又叫新儿子)李锡成以及三个孩子。
为什么人称老李是老太太的女婿,又称新儿子呢?原来老太太的亲儿子张俊英十五年前就病故了,儿媳妇张瑞云一直坚持抚孤养老,对老人象亲妈一样。八年之后,张瑞云又和李锡成结了婚。不了解内情的人,总以为瑞云是老太太的亲女儿,自然就说老李是老太太的“女婿”了;知底细的人,都称老李是老太太的“新儿子”,因为他对老人那个好劲,简直和亲儿子一样。
王若兰原是唐山的一个农村妇女。儿子张俊英不满三岁那年,丈夫不幸去世。王若兰与儿子相依为命,靠自己种地艰难度日。她咬紧牙关,节衣缩食,供儿子上学。张俊英很理解妈妈的苦衷,他勤奋好学,中学毕业之后,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学校里,他结识了比自己低一届的同学张瑞云。两人毕业之后,先后分配到北京做教育工作,一九五六年结婚。他们两人政治上相互鼓励,生活上互相体贴,努力为党工作,一九六○年同时出席了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代表会。
谁能想到,不满三十岁的张俊英患了严重的肝病。一次,他对瑞云开玩笑似地说:“我要是好不了,一个老人,两个孩子,你的担子够重的。”张瑞云强饮泪水,宽慰丈夫。可是,病魔很快夺去了他的生命。
张瑞云搂着两个孩子,想到丈夫对她的期望,想到婆婆对她的疼爱,强烈的阶级同情心,使她不忍心把婆婆推给社会,推给组织。她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那时孩子没有长大成人,婆婆又年老多病,张瑞云感到很孤独,很苦闷。同志们都很同情瑞云,劝她说:“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你该找个人。”找个什么样的人呢?张瑞云心想,婆婆年近七十了,要对她负责到底。赡养老人,和睦相处,这是第一个条件。
后来,张瑞云看上了老实厚道的李锡成。他在北京市革委会财贸组工作。妻子在山东老家病故,留下两个孩子,男孩已结婚,小女儿七岁,还有个年近八十的老母亲。一天晚上,瑞云把老李的情况向婆婆作了介绍,征求她的意见。老人说:“合心意,就是有个老妈妈,要是她来北京,我这老太婆往那里放?”
婆婆思考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她推门找瑞云说:“这几年,你象个孤雁似的,心里的苦楚我是知道的,就和老李定了吧,他妈来北京也没有关系,还可以和我作个伴呐!”
一九七二年五月,张瑞云和李锡成结了婚。第二年,她和老李回老家探亲,把女儿小芳接来北京。小芳学习上碰到问题找“哥哥”,生活上有了问题找“妈妈”,亲热得很。
张瑞云勤俭持家,发了工资,每月给老李的母亲寄去生活费,逢年过节,还买些吃的用的寄回去。对婆婆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老人爱吃的瓜果菜蔬及时买回来。瑞云自己每天起得最早,给婆婆冲洗便盆,做早饭,样样家务抢着干。她中午在机关食堂吃饭,总是买便宜的菜,不舍得多花一分钱,每当看到有婆婆爱吃的炒菜,总要买一个装在饭盒里带回家给婆婆吃。老人冬有棉、毛、皮衣,夏有长、短衫,生活得很幸福。她高兴地对别人说:“我还想看看四个现代化呐!”
老太太可不是坐等享受的人。瑞云记得,老人在儿死之后,更加积极地到夜校扫盲,纸头上画的满是小人和符号,还在街道上提出入党的申请。作为共产党员的儿媳妇,怎能不把她看作是自己的同志而爱戴呢;瑞云也不会忘记,是老人与她灯下长谈,鼓励她“到啥份上都得往前奔……。”瑞云的两个儿子感受更深,他们深知,是奶奶把他们带大的,特别是妈妈去五七干校那几年,奶奶是特别辛苦的。老人心很细,老李是山东人,就经常给他做山东饭菜;发现谁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就凑过去谈谈。
几口人吃一个锅里的饭,难免有个碗碰勺的事。李锡成是从部队上下来的,他很会做思想工作,是家庭会的主持人。他和爱人、母亲的观点是一致的:大家都体谅些,不能针尖对麦芒,推横车;一个巴掌拍不响,得两好合一好。
张瑞云现在中国影协政治处工作,老李是北京市财贸学校的负责人,两个儿子是共青团员,老太太在街道上负责他们那个单元十家住户的工作。他们都精力充沛地工作着,学习着。真是家和人心齐,四化添力量。
本报记者于国厚


查看完整版本: [-- 和睦家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