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长征中显身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9年03月 -> 新长征中显身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9-03-31 00:00

新长征中显身手

第2版()
专栏:

新长征中显身手
本报讯 为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广大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几个。
魏建昆培育玉米新品种
河北省农科所旱作物研究组组长魏建昆,从一九六五年开始从事玉米育种的科学研究。他育成的单交种,增产幅度大,很快在河北省国营农场和唐山地区推广。魏建昆不满足于这个成绩,继续同遗传研究所协作,又用了三年时间,从几十个杂交材料中筛选培育出一个新的玉米单交种——群壮一○一。这个新品种适应性强,不论在南方、北方,肥地、薄地,遇旱、逢涝,春播、套种,都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在北京、山西、山东、辽宁、河北等省推广到七十多万亩。一九七一年魏建昆从事玉米雄花不育的研究,并已筛选出几个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农艺性状好、高产、抗病、品质好的新杂交组合。黎健雄创造氢氮比自动调节仪
在我国小氮肥厂的生产中,控制氢氮比长期是由人工调节的,常因控制不了气体成分的波动而影响生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东风氮肥厂工人黎健雄,为高速度发展我国的化肥工业,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他同仪表组的同志一起,创造了氮肥生产中的氢氮比自动调节仪、浮筒式流量自动跟踪仪、自力式蒸汽自动调节阀、重锤式自动稳压阀等简便自动控制仪器。
黎健雄设计的浮筒式流量自动跟踪仪,能有效地测定氮肥生产中的气体流量和液面波动,保证了生产安全,减少了生产用工。
何花兰培养橡胶高产树
广东省南林农场刈胶红旗手何花兰,加强对橡胶园的管理,把一个单株年产干胶只有二点八五公斤的树位,培养成为单株年产干胶八公斤、亩产二百零八公斤的树位。
何花兰为了提高橡胶产量,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改变橡胶林的生产条件。几年来,她常年做到“三个一”:早上出工挑一担水肥上林段,刈胶等胶水时间刈一担绿肥压青,下午出工再挑一担水肥。她还在林段挖肥池,用青草、牛粪沤肥。每株橡胶树施肥上千斤,周围盖草,经常浇水,使整个林段的地面保持湿润、软绵。
何花兰在施肥方面先后搞了九项试验,逐渐掌握了肥料品种、施肥部位、施肥时间的规律,使原来四十株日产只有七八十毫升胶水的低产树,提高到一百五十多毫升。
何花兰每天磨好三把刀,定点换刀刈胶,力求做到刀刀锋利,株株割好。她还注意总结刈胶经验,摸索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对不同的胶树,采取不同的下刀方法,该浅刈的就浅刈,该深刈的就深刈,不但提高单株产量,还减少病害。
朱面创出千担蔗
福建省漳浦县万安农场女工朱面,一九七七年管理四亩九分甘蔗,总产七万四千斤;一九七八年管理甘蔗八亩,总产十万多斤,创造了人产千担蔗的纪录。
去年春天,阴雨绵绵,对甘蔗生长不利,朱面就冒着风雨和寒冷进行排水、戽水,保证了蔗苗正常生长。夏季又遇到连续干旱,为了不同水稻争水,朱面就在晚上把水引到蔗地。


查看完整版本: [-- 新长征中显身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