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穷山上长出了“摇钱树”——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林业生产纪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9年04月 -> 穷山上长出了“摇钱树”——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林业生产纪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田培植 武赞庭 1979-04-29 00:00

穷山上长出了“摇钱树”——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林业生产纪事

第2版()
专栏:

穷山上长出了“摇钱树”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林业生产纪事
最近,记者访问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所在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公社西沟大队,对这里抓林业所收到的显著效益,印象很深。
三月的西沟,河槽里杨柳泛绿,山上松柏郁郁葱葱。春季植树造林的季节到来了,全队干部社员正在山坡上挖坑播籽,突击造林。苹果园里,林业队的社员正忙着修剪整枝。
西沟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李顺达指着满山遍野的树木,兴奋地对记者说:“学习了三中全会公报,总结西沟建设山区的经验,大伙更加深刻体会到山区要想富,发展农林牧的道理。现在大伙全面发展农林牧副的积极性更高了,植树造林的劲头也更大了。”
支部副书记、副大队长申纪兰接着说:“这两年,咱西沟遭了大旱,工作也没有做好,农业减了产,可是林牧副业收入多,每个劳动日的分红和前几年一样,还是一元钱,要不是搞全面发展,恐怕三角钱也分不下。”
大队会计给记者提供了一九七八年全大队的各项收支情况:
农业收入九万零四百九十六元,而支出就有四万三千七百零一元;
林业收入九万六千三百元,而支出只有四千八百四十二元;
加上牧副业及其它,全大队总收入三十一万七千四百九十一元,与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九七一年相比,只减少一万八千多元。
在西沟大队,这几年农林牧副各业,纯收入最多的要数林业。去年已占到总纯收入的一半还多。社员们一谈起林业,就乐哈哈地说:“咱们这过去的穷山上,如今长出了摇钱树。”
二十多年前,西沟还是个“荒山秃岭乱石沟,旱涝风雹年年有,庄稼十年九不收”的穷地方。一九五一年冬季在李顺达的带领下,西沟办起了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第二年,就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野岭。
经过二十七个春秋的艰苦奋斗,如今,西沟的河滩里、沟岔里,凡能造地的地方都造了地,一万五千多亩能种树的山头山坡,已有一万二千多亩种了松树、苹果树、花椒树。“山上松柏核桃沟,河槽两岸栽杨柳。半坡种的苹果树,山桃山杏满山头。”这就是今天西沟人民绿化荒山成果的生动写照。据统计,全大队四百四十二户社员,平均每户就有三千株木材树,三十株苹果树,三十株木本油料树。去年,全大队光林业一项的纯收入,平均每户就有二百零六元。
西沟发展林业生产的历程表明,要搞好植树造林,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办社初期,大家讨论如何改变这里的贫穷落后面貌,提出在种好现有耕地的同时,立即着手绿化荒山。可是,有人说什么“粮食不过关,林业顾不上”、“植树造林是远水不解近渴”。这种说法对不对?党支部启发大家深入讨论,认识林业是农业的重要部分,不植树造林,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发展农牧业的条件。大家还根据本地的情况算了一笔帐:当时,论耕地,每人只有一亩;论山坡,每人就有二十亩,是仅仅在一亩地上打主意,还是同时在二十亩山上作文章?这样一算,人们开阔了眼界,都说:光靠一亩地能有多大收入,能给国家多大贡献?既要在一亩地上下功夫,争取多打粮食;还要靠山吃山,在山上打主意,发展多种经营,向荒山要宝,党支部制订出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规划:“河滩梯田种庄稼,远山高山种松柏,近山低山种五果,向阳坡上做牧坡。”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干巧干,西沟的干部社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规划,营造了一万亩松柏林,栽了一万多株苹果树。实践证明:早造林,早解渴,不造林,永远解不了渴;植树造林,真能促进农牧副的发展。
认真贯彻党的农业方针和农村经济政策,才能保护农林牧副全面发展。这是西沟大队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在这方面也有深刻教训。
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下,所谓“批集体经济内部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批判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西沟大队的干部社员奋力排除这种干扰,基本上坚持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但是,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以为抓农业,就是单纯抓粮食,对林业生产有所轻视。有些零星地块,长着年年结果的梨树、核桃树,本来应该以林为主,但是为了抓粮食,也给砍掉了。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他们学习大寨的根本经验,促进了农业发展,但是,也生搬硬套了某些具体做法。例如,不从当地条件出发,搞“人造小平原”和“连心田”,把本来土层较厚的地块上的土,推到土层薄的地块上,结果都成了土层薄的地,不耐旱了,误了工不说,还多打不下粮食。为了图好看,用了三个冬春,投了三万多工,花了三万多元钱,补贴了一万五千斤储备粮,在山坡上的梯田里,搬来大石头,垒了五条地岸。结果,梯田窄,地岸高,不坚固,经常塌,而且也没有扩大耕地面积。如果把这些工本投在林牧副业上,那该换来多大的收获呵!
在林彪、“四人帮”煽动批“物质刺激”、“工分挂帅”,诋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刮起平均主义妖风的时候,西沟大队基本上坚持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制度。他们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不记“大概工”,避免了分配上“一拉平”的平均主义倾向。还敢于对那些在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生产队和社员,给予应得的报酬。
在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堵资本主义的路”,大砍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时候,西沟虽然也受到影响,收了社员的自留地,但是在保障社员的正当的家庭副业方面,却坚持了党的政策。不但没有收回属于社员所有的树,而且鼓励社员在院里栽果树,屋后插杨柳;主动供应树苗;让技术员登门修剪整枝,喷药灭虫;还帮助社员代售自产的苹果。
对于这些做法,也有人怕犯错误,提出疑问:“咱们帮助社员栽树,还是不是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大队党支部组织社员学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还给大家算了一笔帐:现在集体的树已经发展到百万株以上,而社员院里的树也不过几千棵,只占集体的千分之几,在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鼓励社员发展植树等正当的家庭副业,既可增加社会财富,又能增加社员收入,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好处,这是保障社员民主权利,关心社员物质利益的表现,有利于调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在西沟大队,记者参加了李顺达主持的大队管理委员会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根据党的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联系西沟实际,安排了一九七九年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计划。西沟,这个曾经被毛主席表彰过的农业战线上的老先进单位,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进军中,正在迈出新的步伐。
新华社记者 田培植 武赞庭


查看完整版本: [-- 穷山上长出了“摇钱树”——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林业生产纪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