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访平壤万景台养鸡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9年08月 -> 访平壤万景台养鸡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施大鹏 1979-08-31 00:00

访平壤万景台养鸡场

第5版()
专栏:朝鲜通讯

访平壤万景台养鸡场
平壤万景台养鸡场建于一九六六年,是一个大型现代化养鸡场。由于它为改善城市职工生活和促进外贸做出了出色贡献,曾荣获“金日成勋章”。在访问中,场长朴昌禧、副场长车仲烈和几位养鸡能手告诉我们,建场前,金日成同志审看了设计图纸,亲自决定把这个机械化养鸡场建在离平壤八、九公里的万景台区的一坐荒山上。这样做,大有好处:一是不占耕地,二是自然通风、排水方便,三是采集、栽培青饲料容易,四是离城市近,运输供应省劲。
这个场占地三十公顷,建筑面积八万五千平方米,其中鸡舍有七万平方米。共养鸡七十余万只:其中有蛋鸡四十万只,种鸡三万六千只。每只蛋鸡,产蛋指标为二百到二百三十个,前一阶段已达到二百三十到二百五十个,现在正为每只鸡产蛋二百七十个而努力。
这个厂共有职工一百五十人,女工约占百分之七十,青工约占百分之六十。管理人员二十八人。该场工人大都是中学和技术学校毕业生,来场后,还须经过养鸡专门技术业务的培训。全场技术员有七十人,还有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四十五人。
场长说:他们场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正向自动化迈进。现在全场的种蛋孵化、育雏、供料、送水、拾蛋、清粪等工序都实现了机械作业;工人饲养管理的鸡数,除新工人外,一般已达到每人一万只,最高的一人可养一万六千只鸡。
这是一个有平房、两层楼和两座新建五层高楼的养鸡场。鸡舍有三格的,有五格的,小鸡住平房,母鸡住楼房,分格归栏。
参观中,主人告诉了我们鸡的孵化饲养过程。孵化车间每二十一天孵化一次,每次约二十万只小鸡。然后,送到育雏车间进行挑选,雌雏留下,经过分段喂养,再在野外放养一个月,半年“成禽”、产卵,经过一年半的产蛋期,之后全部淘汰作为“肉鸡”。
主人介绍说,雏鸡很娇嫩,最易生病、死亡,要特别注意防疫工作。这里采取了自然通风和机械空调相结合的办法,使鸡舍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并随时清除粪便,昼夜三班照看。养鸡能手金浩英告诉我们,由于精心饲养,场里规定雏鸡的成活率为百分之九十,现在普遍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最高的已达百分之九十八到九十九。
饲养管理成禽也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工人们每天要四次操作机器供料、送水、拾蛋、清粪并使鸡舍保持适当的温度。老工人李勇女对我们说:水、饲料、温度,这几件事极端重要,搞好搞赖,能使产蛋率相差百分之十左右。
场长介绍说,成禽车间工人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细心考察自己所管母鸡的进食和下蛋的全面情况,善于抓“二流子”。养鸡模范、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员金福实同志给我们讲解了抓“二流子”究竟是怎么回事。福实同志是技术学校毕业生,一九六七年到场。她刚开始是人工养鸡,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养上了七千只鸡。一九六九年金主席到场里视察,号召工人掌握机械化养鸡技术,每人管理一万只鸡。之后,她积极参加夜校学习,掌握机械化养鸡技术,现在她一人能养一万六千只鸡。实践中,她掌握了一门高超的技术,能看出哪些鸡会下蛋,哪些鸡不能下蛋。她对我们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是不能好吃懒做的。也不容许鸡光吃料而不下蛋。对于“二流子”鸡,必须将它们及时淘汰处理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蛋的比率。目前福实养的母鸡产蛋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二,创造了全场最新纪录。
朝鲜同志告诉我们,该场使用的饲料,统一由专业的鸡饲料加工厂进行生产。平壤就有一个大型的马兰饲料加工厂,负责供应平壤地区十几个机械化养鸡厂的饲料。大约生产一亿个鸡蛋,约需饲料三万吨(不包括种鸡)。另外,这个厂的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可以回收一部分饲料。
主人们还谈到:他们场在这三年中还试养了一万只鹌鹑。每天可产蛋四、五千个。由于鹌鹑长到六十天即可生蛋,产蛋期很长,蛋的质量高,营养丰富,饲料消耗少,粪便又是蔬菜的优质肥料。因此,发展这种生产,大有可为。
自从朝鲜劳动党在一九六五年提出发展养鸡事业的任务以来,朝鲜北半部采取以国营集中大型机械化饲养为主,与合作农场集体饲养、广大农户分散饲养相结合的方针,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记者 施大鹏(附图片)
朝鲜万景台养鸡场的工人用科学方法饲养蛋鸡,提高鸡蛋产量。朝鲜中央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查看完整版本: [-- 访平壤万景台养鸡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